李全阳打断了他们:“慢着,你们是干什么的?”一位士兵将领说:“我们是奉命行事,来捉拿李凉远的。”“李凉远?不在我这!”“丞相说在你这,搜!”“诶!唉!这是我的地盘,你们怎敢?”
“报告,未搜查到。”“怎么可能,走,回丞相府报告。”“是!”
“这些人是干什么的?”李宏柏带着李月芳走出密室,问道。“不知道,但是,好像是丞相的兵。”“丞相为什么来搜查这里?”“可能是因为李凉远做错了什么事情了吧。”
李宏柏接而问道:“李凉远是谁?”“哦,他的官职邢审处令,邢审处就是如今审问犯人的地方,他就是邢审处掌管者。属于刑部。”
“莫非他错关了人,或是闯下大祸?”“不知啊,我因与他同姓,还称他为表叔父,所以,他常来此,寻我父。”“寻你父作甚?”“此事说来话长,日后再议。”
李宏柏离了他,刚入家,又接圣旨,皇帝召见。李宏柏随人进了御书房。“臣参见皇上。”“平身吧。”“谢皇上。不知皇上召见臣有何事?”“没有事,坐!”“皇上既然无事,臣不敢坐。”
“好吧,朕让你来,是因边疆之事,你可有何见解?”“皇上若要边疆太平,必先楚国内太平。就如昨日之事,就因他等又不臣之心,所以才会谋反。若您改革内政,则可以高枕无忧也。”
“你可说怎样改革?”“臣认为,如今之势,应先将官员势力削弱。”“如何削弱?”“应采取兴六部制。”“何为兴部制?”“如今已有六部:吏,户,礼,兵,邢,工。这些二品之职降为正三品,二品设国务处,兵务处和财务处,国务处设吏,户二部;兵务处设兵,邢二部;财务处设户,工部。
“这些处内,各自相互管辖,不分高低。每处设一监察员,监察员没两月一换,监察员之责乃是监察处内官员,向您汇报。而丞相应减少权利,不得过问兵务处,御史大夫,不得过问兵务,财务处,而大将军,只得过问兵务处。
“由此,官员之事便可解决,而经济,您适当设置税费,凡月收入过百银,则收取三银,若收入过千银,则收取三十银。而没逢税前,应派户部官员亲自收税,查税。
“而地方上,应设地方检察官,若百姓未得好事,逢年必换,若百姓皆大欢喜,则可考虑长久也。”
“好啊!好啊!真是妙也。明日上朝,朕一定助你。”“臣拜谢皇上。”
次日已到,皇上上朝,礼节过后,“皇上,臣有事要奏。”“爱卿请讲。”“臣认为如今我大楚形势,应当改革。”
“你且讲。”于是乎,李宏柏又原封不动的讲了一遍。御史也是没想到,自己的养子竟然害了自己的利益。但是他依然支持他的养子:不是百里洪,而是那个更名换姓的李宏柏。
吏部尚书:“臣不赞同,若改与此,便是导致朝中没有高低,如,吏与礼部同级,礼部之事,怎能干涉吏部,吏部乃是改查百官之部,岂能动之?”
“尚书放心,各处设监察官,两方不可干涉对方行事,若干涉,则由监察官报告于皇上,难道,尚书还不信任皇上吗?”李宏柏反驳道。
“你这,你...你。”尚书无力反驳,只得退回。
(本章完)(今天,终于破万字了,祝贺祝贺!!!)
汇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