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蹋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特地找了半天,找到这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关中地区闹饥荒,民不聊生。这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又辗转经同谷(今甘肃成县)到了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他感到快乐和自足,于是歌唱春雨,寻花漫步,遣兴江边,以诗酒自娱。但这种表面上的安逸掩饰不住他的贫穷,更不能冲淡他那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上元二年(761)秋天,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让他忧思,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诗。杜甫在这首诗里描写了他本身的痛苦,但当读者读完最后一节的时候,就知道他不是孤立地、单纯地描写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在狂风猛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是“吾庐独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激动读者的心灵,并发生过积极的作用。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少年时才华卓著,常出人于岐王李范和殿中监崔涤的门庭,得以欣赏宫廷乐师李龟年的歌唱艺术。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和同样流落至此的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邸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这首诗抚今思昔,叙写了时代的变迁,抒发了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大唐王朝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和人生凄凉、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走廊里阴暗又狭窄,我却在疯狂地思考这些古诗,他们太吸引人了,以至于我驻足在此,久久不肯离开。诗文内容有很多,不同的东西也有很多,不变的只有一个东西,就是我们骨子里的魂魄,那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是我们永远不灭的火光。
我看了很久,但是始终无法迈开脚步离开这里,去寻找那个小孩,去完成这个虚拟的任务。
原神:捡个钟离当老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