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一假期的最后一天,郑羽欢按照宋渝湘给自己发过来的定位,骑着自己的摩托车,一路从繁华的市区开到郊区的山下。
除了因为昨晚宋渝湘跟她说的那件事,也有一部分她自己突发奇想的原因。
重庆最不缺的就是山,最开始那几年,她也会爬爬山,登一下顶,试图用上帝视角看看众生,再去寺庙里面拜拜佛,佑思绪不灭,愿前路顺遂,保妹妹平安。
夏亦歌曾经对郑羽欢这种信佛行为表示不理解,要知道,那些不信佛不信命的,都能百年安康;信佛信命的,大多也都毁在了这上面。这东西,神神叨叨的,太可怕。
说实在的,一开始神明这方面的事情郑羽欢并不是很相信。不过信则有,不信则无,有时候拜一拜,也是求个安心。
刚开始那些日子的跪地诵佛,小心翼翼,只希望奶奶的在天之灵能看到,她郑羽欢落个什么结局不要紧,只希望曾经和他一起长大玩耍的郑季欢可以长命百岁,大不了一岁补一岁,只要她能好好的。
到了山脚下整修了一会儿,锁好摩托车后郑羽欢就上了山。
她一步一步往上爬,按照宋渝湘说的方法,每走九十九步就行三拜——这也是她的老习惯了,才走到半山腰,膝盖处已经全黑。
好不容易登到山顶,饶是郑羽欢也有点体力不支,站在佛寺门口缓了一会儿才进去,取了香,敬畏的拜了最后三拜。
总有人说,拜佛求愿的时候不要去人多的大寺庙,那里每天人来人往,佛祖也不一定能看到你,对待你的愿望也不一定会很上心。
倒不如去一座冷寺,跪下来虔诚地求愿,冷寺的神灵会因为你的到来而心怀感激,尽心尽力地去实现你的心愿。
郑羽欢双手合十,长久地跪在堂内高大的佛像前虔诚地祷告。
脑海里闪过无数个名字,郑季欢、南星、夏亦歌、宋楠滢……
还有,张真源。
旁边跪坐在蒲团上的僧人闭着眼睛敲着木鱼,吟诵着经文,寺庙主持的方丈则是摇动着装着签的桶。
木签叩击竹筒的哗啦声和木槌敲击木鱼的咔哒声环绕在郑羽欢的耳边,让人感到身心愉悦。
渐渐地,脑海里就只剩下张真源一个人的名字了。
竹筒里的木签掉出来一支,方丈弯腰将其从地上捡起,查看着木签上的文字。
“三及禹门开,鲤鱼变化来,东西南北路,直上云天台……”
老方丈喃喃念着签文,顿时悟出了什么,道了声“阿弥陀佛”。
“鲤鱼跃龙门化龙,鲲化大鹏展翅直上云天,都是预示着脱胎换骨更上一层楼的意思。无论施主您问的是什么,都预示着您会得偿所愿。”
郑羽欢“多谢大师解读。”
郑羽欢站起身来,双手依旧合十,朝着方丈微微鞠躬行礼。
方丈亦弯腰回礼:“姑娘如此年轻,怎么会年纪轻轻便为情所困呢?”
郑羽欢闻言微微一愣。
郑羽欢“大师是如何知道,我心中所想的?”
“心诚则灵,姑娘的心愿,佛祖在冥冥之中已有了解,自然会向我等传递,让我等为姑娘排忧解难。”
方丈笑的憨厚,朝着郑羽欢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郑羽欢跟着方丈来到庙前种着的一棵高大的菩提树前,树上挂着写着愿望的红彩带和刻着名字的各类铜锁,或许因为无多少人问津的缘故,最低处的一些树枝上面。
“若是姑娘不嫌弃,可以将您的心愿写在红绸上挂到树上,心诚则灵,姑娘愿意光顾这里为佛祖送上香火,佛祖定会感激姑娘,为您解开心病、实现心愿。”
说完,方丈便将笔墨纸砚在案上铺展开来,请郑羽欢写下心愿。
郑羽欢“那便多谢大师了。”
郑羽欢行礼,转身走至案前,提起毛笔小心翼翼地在红绸带上写字。
她写得很慢很慢,一横一竖、一撇一捺,一个勾、一个点,仿佛都凝聚了郑羽欢心中的渴望。
少女的簪花小楷细秀好看,字里行间都透露着爱意。
简单的几个字,郑羽欢足足写了三四分钟。
最后一笔落下,一直凑在旁边的方丈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双手恭恭敬敬地接过郑羽欢写好了的红绸,转身朝着菩提树那走去。
郑羽欢站在原地,看着方丈将自己的红绸,挂在了指向东南方向的树枝上。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方丈笑着道,“耐心等待吧姑娘,会有得到你希望的结果的。”
下山离开佛寺后,郑羽欢仍然沉浸在方丈为她解读的签文之中。
可能在她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那个人,那个闯进她心里的人,在无形之中陪伴她走过了人生中的一段重要时光。以至于让她生出了未来两个人也会像这样细水长流地走过人生中许多重要时光的感觉。
——因此这一次,她许愿让张真源,平平安安,无忧无虑。
-
明天结束军训!!!太不容易了呜呜呜……
等我修整两三天后满血复活!!!开启持续日更!!!
一个十分重要的打卡区→
张真源:蓝色不良进行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