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文言文的美
超小超大

后赤壁赋

注释(赏析):前虽都以秋江夜月为景,以客为陪衬,但后赤壁赋重在游、状景,而前赤壁赋意在借景抒怀,阐发哲理。本文第一段,作者在月明风清之夜,与客行歌相答。先有“有客无酒”、“有酒无肴”之憾,后有“携酒与鱼”而游之乐。行文在平缓舒展中有曲折起伏。第二段,从“江流有声,断岸千尺”的江岸夜景,写到“履巉岩,披蒙茸……”的山崖险情;从“曾日月之几何而江水不可复识”的感叹,到“悄然而悲,肃然而恐”的心情变化,极腾挪跌宕之姿。第三段,借孤鹤道士的梦幻之境,表现旷然豁达的胸怀和慕仙出世的思想。 《赤壁赋》分前后两篇,珠联璧合,浑然一体。文章通过同—地点(赤壁),同一方式(月夜泛舟饮酒),同—题材(大江高山清风明月),反映了不同的时令季节,描绘了不同的大自然景色,抒发了不同的情趣,表达了不同的主题。字字如画,句句似,诗画合一,情景交融,真是同工异曲,各有千秋。 《后赤壁赋》是《前赤壁赋》的续篇,也可以说是姐妹篇。前赋主要是谈玄说理,后赋却是以叙事写景为主;前赋描写的是初秋的江上夜景,后赋则主要写江岸上的活动,时间也移至孟冬;两篇文章均以"赋"这种文体写记游散文,一样的赤壁景色,境界却不相同,然而又都具诗情画意。前赋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后赋则是"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不同季节的山水特征,在苏轼笔下都得到了生动、逼真的反映,都给人以壮阔而自然的美的享受。 全文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写泛游之前的活动,包括交待泛游时间、行程、同行者以及为泛游所作的准备。写初冬月夜之景与踏月之乐,既隐伏着游兴,又很自然地引出了主客对话。面对着"月白风清"的"如此良夜",又有良朋、佳肴与美酒,再游赤壁已势在必行,不多的几行文字,又写了景,又叙了事,又抒了情,三者融为一体,至此已可转入正文,可东坡却"节外生枝"地又插进"归而谋诸妇"几句,不仅给文章增添生活气息,而且使整段"铺垫"文字更呈异采。 第二层次乃是全文重心,纯粹写景的文字只有"江流有声"四句,却写出赤壁的崖峭山高而空清月小、水溅流缓而石出有声的初冬独特夜景,从而诱发了主客弃舟登岸攀崖游山的雅兴,这里,作者不吝笔墨地写出了赤壁夜游的意境,安谧清幽、山川寒寂、"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西鹊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奇异惊险的景物更令人心胸开阔、境界高远。可是,当苏轼独自一人临绝顶时,那"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的场景又不能不使他产生凄清之情、忧惧之心,不得不返回舟中。文章写到这里,又突起神来之笔,写了一只孤鹤的"横江东来"'、"戛然长鸣"后擦舟西去,于是,已经孤寂的作者更添悲悯,文章再起跌宕生姿的波澜,还为下文写梦埋下了伏笔。 最后,在结束全文的第三层,写了游后入睡的苏子在梦乡中见到了曾经化作孤鹤的道士,在"揖予 "、"不答"、"顾笑"的神秘幻觉中,表露了作者本人出世入世思想矛盾所带来的内心苦闷。政治上屡屡失意的苏轼很想从山水之乐中寻求超脱,结果非但无济于事,反而给他心灵深处的创伤又添上新的哀痛。南柯一梦后又回到了令人压抑的现实。结尾八个字"开户视之,不见其处"相当迷茫,但还有双关的含义,表面上像是梦中的道士倏然不见了,更深的内涵却是"苏子的前途、理想、追求、抱负又在哪里呢? 文中写苏子独自登山的情景,真是"句句如画、字字似诗",通过夸张与渲染,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文中描写江山胜景,色泽鲜明,带有作者个人真挚的感情。巧用排比与对仗,又增添了文字的音乐感。读起来更增一分情趣。但总的来说,后赋无论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不及前赋。神秘色彩,消沉情绪与"赋"味较淡、"文"气稍浓恐怕是逊色于前篇的主要原因。 《后赤壁赋》作于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至黄州之时,贬谪生涯使苏轼更深刻地理解了社会和人生,也使他的创作更深刻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澜。《后赤壁赋》沿用了赋体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的传统格局,抒发了自己的人生哲学,同时也描写了长江月夜的优美景色。全文骈散并用,情景兼备,堪称优美的散文诗。不仅让我们感到了作者高超的表达能力和语言技巧,文中的孤鹤形象更能够让我们感到超然物外的人生哲理。孤独、寂寞、高贵、幽雅、超凡脱俗的孤鹤历来便是道家的神物。乘鹤是道化升仙的标 志,苏轼不仅借孤鹤以表达自己那种高贵幽雅、超凡脱俗、自由自在的心境,更表现了那种超越现实的痛苦遗世的精神。那我们就看看他在《后赤壁赋》中是如何将孤鹤的孤独、寂寞、高贵、幽雅、超凡脱俗展现得淋漓尽致的。山石高峻怪异,既是对立、压迫着他的自然力量,又象征了他积郁难消的苦闷之情。鹤则是这一苦闷孤独情感的意象。歇于松柏,不作稻粮谋的孤鹤在苏轼心中,就像在其他隐逸 者的意中一样,本是高蹈于世外的象征。苏轼曾作《放鹤亭记》,以放鹤招鹤、与鹤共处来渲染内心弃世的幽情,孤鹤的形象尤其为他所钟爱。此际在苏轼最感孤独时,忽然有一东来的孤鹤振翅横江而掠过小舟西去。这只在暗夜独飞,独鸣的鹤是孤独的,它可以蔚藉同样感受状态中的苏子之心。因此与客不交一言的苏子对它注意极深。而且它不仅是苏子此际情怀的象征,也是七月之夜的道士形象新化。苏轼以“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的觉悟,联想前来入梦的道士,表明作者在这只孤鹤身上寄予了自己怀念故友之情。而道士的思想,原是苏子思想中的一个侧面,苏子--孤鹤--道士的联结,暗示着苏轼在精神上已归向高蹈于世外的隐逸者。“开户视之,不见其处”结尾处写自己梦醒后开门寻找,夜色茫茫,不见孤鹤,也并无道士。一笔双关,余味深长。将苦闷与希望糅合在诗化境界中。山形与鹤形,使苏轼因自然的变化和人事的不谙的精神不适感,和在孤独中向往自由的念头找到了对应。通观全文,在我们的眼前自然就展现出了好一幅“水月禅境、山鹤幽鸣”的美景图!

作者介绍: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人。北宋诗人、词人,宋代文学家,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其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现存诗3900余首。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中秋》、《赤壁赋》、《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记承天寺夜游》等。

诗与文言文的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重生之将军,公主她来找你了 连载中
重生之将军,公主她来找你了
秋破竹
简介:(简介无力,移步正文。这是第一次写书,写的不好见谅)司马曦是武朝最受宠的小公主,李皓宇乃武朝将军,唯一的世袭异性王。上一世,司马曦在李皓宇为她而死时才知道他对她爱之入骨,重来一世,她决心不再重蹈覆辙,把上一世的悲剧一一扭转,再此过程中,她似乎发现了这世间并不如她所想的那般简单,他们能如愿白头偕老吗?【小剧场】一个肉嘟嘟白瓷娃娃似的小孩子窝在司马曦的怀里。司马曦正拿着玩具逗弄他,屋子里传来银铃般的笑声。李皓宇走了进来,看见司马曦怀里的小娃娃,皱了皱眉头,直接把小娃娃提起来放在地上,过程简单粗暴。“你长大了,不能再让你母妃抱了,你应该独立起来!”小娃娃奶声奶气的说:“父王,我才四岁啊!”“那也不行,要抱找你自己媳妇抱去,你母妃是我的!”说着,就将司马曦抱走了,独留俩人的儿子留在此地。司马曦哪怕在心大,在孩子面这样搂搂抱抱的还是有些不好意思,脸颊泛红,“你怎么这么幼稚啊,连你儿子的醋都吃。”“可是我不想让其他男孩子抱你啊,夫人哄哄我呗!”“这可是白天!”
4.1万字2年前
倾尽天下,乱世繁华,云幕终端 连载中
倾尽天下,乱世繁华,云幕终端
林曦梓好优秀
简介:现代有名大盗舒文静,一次重生偶然穿越到了古代,成为贵妃娘娘云拂晓,开始了新的宫廷生活。但宫中华妃因嫉妒云贵妃的美貌与地位,几次加害云拂晓,但,她想的太幼稚了,她可是大盗,怎么会轻易被撩倒?她发誓拼了命也要处死云拂晓,取代她的地位,得到皇上的恩宠!现实,幻想,究竟什么才是真相?
0.4万字2年前
铭歌 连载中
铭歌
醉梦白苏
简介:悬赏:宸九歌原因:偷走了顾铭泽的心
2.2万字2年前
重生女主王爷宠 连载中
重生女主王爷宠
(157)天使的恶魔翅膀
1.2万字2年前
公子别跑 连载中
公子别跑
叫我烂苹果
简介:黑化清冷偏执公子×桀骜不驯浪子莫少安×林子赋叶绾绾以银月刀为嫁妆,嫁于世家公子莫少安。大婚当日,林子赋在知己叶卿卿的帮助下盗取银月刀,意外见到莫少安不为人知的另一面。自此,银月刀不知所踪,林子赋也人间蒸发。莫少安派人追查,却意外发现天下重宝。此事一出,天下大乱。叶卿卿乔装混入莫少安府上。林子赋再入中原。莫少安以黄金万两悬赏活捉林子赋。几路人马明争暗斗,一路从南到北,究竟是谁算计了谁?乱世之下,风云变换,宝刀归谁?绝世美人何去何从?一场畸形的爱恋,又该如何收场?
3.5万字2年前
巳死 连载中
巳死
腻咕
简介:一朝为君,一朝为臣。她命他从。为他指腹为婚,令他杀子,灭妻。他从。只是妄想她回眸时多看自己一眼。后来啊。她爱上了心怀鬼胎的八皇子,奋不顾身,飞蛾扑火自取灭亡。她助所谓的夫君登上皇位,无上尊荣,一国之母。最终空梦一场,打入冷宫,一无所有。他救她,夺皇位,杀尽叛军,手刃敌人。他一次次付出,一次次拯救,终她回眸,爱意灿烂。据闻玻山林有位名医,妙手回春,救人百病,却只为糟糠之妻缝衣描眉,梳妆打扮……她笑,他欢,她有孕,他寸步不离,小心呵护。十月怀胎,诞下二女。起名倾慕,昭华,只因她欢喜……
0.6万字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