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2年5月,日本关东军决定首先在诺门坎一带进攻蒙古人民共和国,占领其东部的领土哈拉哈地区,作为下步侵入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跳板,进而实现蓄谋已久的“北进计划”。
5月13日晚21时,日本关东军第23师团搜索队队长东八百藏中佐奉命率104名骑兵、90名装甲兵到达距诺门坎尚有80多公里的甘珠尔庙,派出侦察兵进行作战准备。关东军司令部将驻齐齐哈尔的飞行侦察第10战队、海拉尔飞行第24战队、关东军汽车队的运输汽车100辆,归23师团指挥、使用。
5月14~15日,东八百藏部队在5架日机的配合下,向哈拉哈河以东的蒙军742高地攻击。蒙军居于劣势,主动撤向河西。5月17日,东八百藏率部队返回海拉尔。
俄罗斯政府依据《俄蒙互助协定》而介入,立即将第11坦克旅开往哈拉哈河地区,同时命令驻在乌兰乌德的第七集团军第一师一部向哈拉哈河集合。并将第57特别军司令部从乌兰巴托迁到距哈拉哈河125公里的塔木察格布拉格。
俄罗斯的飞机也不断在战事地区集合,并在诺门坎地区飞行侦察。蒙军骑兵第6师又渡过哈拉哈河,架起浮桥。
5月28日拂晓,由山县武光大佐负责指挥的第64联队一部约1058人、东八百藏中佐搜索队约200人及伪满兴安骑兵第1、2、8团各一部,分三个方向围攻蒙军,结果被俄蒙联军击败。
6月19日,俄机轰炸阿尔山、甘珠尔庙和阿木古郎附近的日军集结地,500桶汽油被炸起火。6月20日,第23师团全体出动,小松原带着2万人向诺门罕进发。关东军司令部调第1坦克团和第2飞行集团支援第23师,共有12个步兵营、70辆坦克、180架飞机。
6月21日,日军第2飞行集团团长嵯峨彻二中将把他的司令部从长春迁至海拉尔,调来4个飞行团,集中17个战斗轰炸、侦察机中队。
6月22日,俄军出动150架飞机空袭甘珠尔庙、阿木古郎将军庙一带的日军集结地和野战机场,日机也倾巢出动。
双方从22~24日,在诺门坎地区上空大战3天,近60架飞机被打落在草原上。此后,俄机不断增多,而且出现新型战斗机,日军则逐渐丧失主动权,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7月1日,日军在小林少将的指挥下,6000人的部队向哈拉哈河西岸攻击,中午时攻占河东岸的谢尔陶拉盖高地。
俄军则组织150辆坦克、154辆装甲车、90门大炮和全部飞机及其它部队,分三路反攻。
由于巴音查岗高地周围全是开阔地,非常有利于飞机和战车作战,日军全部裸露在俄军坦克和装甲车炮的面前。
7月3日上午7时,第一批俄军轰炸机和歼击机对日军进行了轰炸和扫射。同时,俄蒙联军的大炮猛烈轰击日军集群。
这两股火力立即阻止日军行进,日军无法开展火力,只顾匆忙地在沙地上挖掘个人掩体。
上午9时,俄军第一装甲师的150辆坦克向龟缩在沙丘掩体的日军开火。
“乌拉!”熊二喝了一口伏特加,然后驾驶着坦克不停地向沙丘里的日本人开炮。那双绿莹莹的眼睛紧盯着不断上前冲锋的日本人,眼神里不在是单纯,而是充满杀意。
“榴弹,正前方小高地向右0-40,土木质发射点,800,短停,放!”
8月20日凌晨,俄蒙联军发起总攻战役。俄蒙军以3个步兵师,2个骑兵师,5个装甲旅,1个机枪旅,1个空降旅以及大量的飞机、大炮,开始举行大规模的反攻。日军在阵地上和俄军激战。
构筑在蒙古旷野上的土木机构工事很快被大炮轰成平地,日军就依托单兵用工兵铁锹挖成的简易单兵掩体作战。
8月24日,日军发起了反击,3000名没有炮火掩护的日本步兵被阻止在铁丝网和野战工事以及大炮面前,随后俄军坦克开始出击,日军后退。
战斗到8月26日,日军第23师团已经被完全合围了。在俄军重炮群、坦克群、航空炸弹的猛烈轰击下,日军第23师团损失惨重。
8月29日,鉴于日军在诺门坎地区的不利情况,日军大本营决定在关内战场调集:第5师团,第14师团,野战重炮兵第9、第10联队,速射炮9个中队,16个野战高炮队,1个飞行战队,22个汽车中队到达我国东北,以增强诺门坎地区。
8月31日,在被上万吨炮弹轰击第11天后,弹尽粮绝的日军第23师团决定突围。2000多名第23师团士兵用手榴弹近战突围。日军各部队亦随之突围。
9月9日,东乡驻俄大使向俄罗斯提出诺门坎停战要求。
9月15日,日本驻俄大使东乡与俄罗斯外交部长莫洛托夫签订停战协定,双方于9月16日凌晨2时停止一切实际军事行动。
熊出没之战争风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