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之书
超小超大

《木兰》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也是一篇乐府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第一段,写木兰决定代父从军。诗以“唧唧复唧唧”的织机声开篇,展现“木兰当户织”的情景。然后写木兰停机叹息,无心织布,不禁令人奇怪,引出一问一答,道出木兰的心事。木兰之所以“叹息”,不是因为儿女的心事,而是因为天子征兵,父亲在被征之列,父亲既已年老,家中又无长男,于是决定代父从军。

第二段,写木兰准备出征和奔赴战场。“东市买骏马……”四句排比,写木兰紧张地购买战马和乘马用具,表示对此事的极度重视,只用了两天就走完了,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进的神速、军情的紧迫、心情的急切,使人感到紧张的战争氛围。其中写“黄河流水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之声,还衬托了木兰的思亲之情。

第三段,概写木兰十来年的征战生活。“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概括上文“旦辞……”八句的内容,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往战场,飞越一道道关口,一座座高山。寒光映照着身上冰冷的铠甲。“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将士们十年征战,历经一次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战死,有的归来。而英勇善战的木兰,则是有幸生存、胜利归来的将士中的一个。

第四段,写木兰还朝辞官。先写木兰朝见天子,然后写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再说到木兰辞官不就,愿意回到自己的故乡。“木兰不用尚书郎”而愿“还故乡”,固然是她对家园生活的眷念,但也自有秘密在,即她是女儿身。天子不知底里,木兰不便明言,颇有戏剧意味。

第五段,写木兰还乡与亲人团聚。先以父母姊弟各自符合身份、性别、年龄的举动,描写家中的欢乐气氛,展现浓郁的亲情;再以木兰一连串的行动,写她对故居的亲切感受和对女儿妆的喜爱,一副天然的女儿情态,表现她归来后情不自禁的喜悦;最后作为故事的结局和全诗的高潮,是恢复女儿装束的木兰与伙伴相见的喜剧场面。

第六段,用比喻作结。以双兔在一起奔跑,难辨雌雄的隐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多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

其诗中几件事的描绘详略得当,一,二,三,六,七段详写木兰女儿情怀,四,五段略写战场上的英雄气概。从内容上突出儿女情怀,丰富英雄性格,是人物形象更真实感人。结构上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这首诗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而又真切动人。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

这首诗具有浓郁的民歌特色。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繁简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诗中以人物问答来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以众多的铺陈排比来描述行为情态,神气跃然;以风趣的比喻来收束全诗,令人回味。这就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木兰辞》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璧”。

摸鱼之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伴凯一生 连载中
伴凯一生
榆木:-D稚年
简介:身为明星的王源从出道时就对王俊凯暗生情愫,而王俊凯的心里只有一个人--刘志宏。但是刘志宏已心归他处,王源为了帮助刘志宏,自己遭受了粉丝的咒骂,心爱之人的憎恨,他该这么办,一场虐心的斗争,就此展开。小凯,你能明白我的爱吗?
2.0万字2年前
方圆传 连载中
方圆传
普美善
简介:一草一木一分缘,一点一滴一生情。一笔一刀一红尘,一书一剑一乾坤。我名叫普方,法号寻缘!世人皆称我为,普寻缘,我这一生充满了传奇,但又像是一场梦,有时我不愿意醒,有时又盼望着快点醒来,只是那逝去的红尘,埋藏了我太多的爱与恨,人世间最痛苦的事情,就是…………
27.2万字2年前
记忆之前 连载中
记忆之前
miki林蜜橘
简介:关于我的故事现实和虚拟相处串插从第四章开始(抄袭必究)
0.3万字1年前
婆家娘家 连载中
婆家娘家
小白兔兔兔
0.4万字2年前
暗夜络网 连载中
暗夜络网
清婉舒逸
简介:这个世界真如你所看到的一般吗?你见过他们吗?在无人之地是否会有我们不曾见过的?身边的“人”都还是他们吗?夜色降临,华灯初上。接下来由我带领你们进入这神秘的络网。
0.6万字2年前
好想和你在一起(思年) 连载中
好想和你在一起(思年)
夏天放暑假
0.2万字1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