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世界历史
超小超大

阿尔布雷特·丢勒

阿尔布雷特·丢勒

生平经历

德国人利用造纸革命引进活字,意大利人却利用自己的艺术才能和制造奢侈品的本事迎头赶上,夺回主导权。丢勒何其幸运,恭逢其盛,得以发挥才华。

少年时曾追随父亲习艺,他对绘画表现出特殊的才能,13岁时就能逼真的画自己的肖像,19岁时为父亲所画的肖像已充分显示他成熟的素描功力,可与达·芬奇遥相呼应。后来在画家沃格穆特(Michaaeel Wolgemut)处工作三年。沃格穆特的大工作坊也为丢勒的教父、印刷商兼出版家安东·柯贝尔格(Anton Koberger)制作木刻插画。在当时,这家最大的厂子,对丢勒产生了很大影响,他在儿童时代初次接触到铜技巧,这个经久不灭的印象,对他后来在版画艺术方面创造性地发挥起了决定作用。

师满后,年轻的画家走出画室沿着莱茵河游历德国主要工业城市,到过法兰克福,访问过科隆和巴塞尔。4年间的旅行学习考察对画家的世界观形成和艺术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23岁的丢勒已是一位有影响的艺术家,在这一年里,他与故乡的一位音乐家的女儿阿格列萨·弗湟伊结了婚,此后丢勒作为首饰匠和画家开始了独立工作。

1485年,德国教育在人文主义影响下处于即将进行改革的前夕,丢勒进入了纽伦堡的一所公立小学。依照他家的传统,父亲让儿子在自己作坊里当学徒,想把他培养成一个首饰工人。丢勒在作坊里初次获得了绘画训练,并且很快精通此道,这就成为他从事艺术活动的基础,丢勒为学会首饰工艺所必需的装饰艺术,进一步开始临摹艺术家们的人物画,还临摹了马丁·桑恩古厄的雕刻等,这为他想做一个艺术家创造了条件。丢勒十三岁就用银针刻了第一幅自画像,并在画上写道:“1484年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照着镜子画了自己。”他第二年的钢笔画“宝座上的圣母玛丽亚和天使”为第二幅最早期作品之一,该画被保存至今。

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丢勒对人物结构和绘画法则感到很大兴趣,因此,他请求父亲允许他做一个画家。其父依从了儿子的愿望,送子到纽伦堡附近的画家迈克尔·瓦尔盖默特画室,契约规定学徒三年。丢勒临摹了老师的作品,还逐渐学会了多种绘画技巧,并以大自然,人体以及植物为对象开始进行研究,而且开始尝试创作。同时还精心研究色彩的调配和运用,所以,当他学徒期满时,就能够按照艺术法则,进行创作了。二十三岁的丢勒成家立业后,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正式成立了画室,开始画肖像画。

后来,丢勒完成了第一部了不起的杰作——“启示录”的木刻组画。这本启示录起源于罗马帝国尼禄王朝旧基督教的神秘的幻想。他制作了一组十五幅不朽之作,表现了人类在十五世纪末叶,由于世界末日的到来而感到无可奈何的恐怖和失望的情绪。当时德国正处于资产阶级和手工业者之间的斗争,农民和封建主之间的斗争,饥饿和剥削之间的斗争,人民的激昂情绪终于发展成为无数次的宗教的,政治的和革命的群众运动。丢勒想把启示录中的幻想付于现实的形象,给予这些幻想以寓意的力量。其中几幅画,不隐讳的对统治势力进行了批评,他把自己的意见交给每一个人的良知。

自从“启示录”刊行后,丢勒被名列于当代大艺术家的光荣行列。腓特烈又邀请他绘制第二幅祭坛画。

1498年丢勒以充沛的活力和初得声望的信心画了一幅身穿华贵服装的自画像(现存马德里的普拉多陈列馆)。

1514年3月19日,丢勒在他母亲[3]去世的前两个月,给母亲画了一幅肖像,在这幅木炭画里他创作了他一生中最活泼动人的作品,这就是流传至今的唯一的一幅丢勒母亲的肖像。当他母亲于1514年5月17日逝世后,他在画上题了几句话:“这就是阿尔布莱希特·丢勒的母亲,1514年祈祷周前的星期二夜间二时逝世,享年63岁。”说明他终身对母亲的尊敬和热爱。

1490年至1507年,他先后游历巴塞尔、斯特拉斯堡及威尼斯等地,并拜会了他仰慕已久的乔万尼·贝里尼(Giovanni Bellini)。他不但极力加强自己艺术知识层面,而且着手研究数学、几何学、拉丁语、古典文学等,他和学者的接触较之与艺术家的交往更为频繁、密切。

1512年成为马克西米里安大帝(Emperor Maximilan)的御前画家。后到安特卫普、布鲁塞尔、马连、科伦、密得堡、布鲁日和根特等地旅行,备受礼遇。

1521年7月返回故里,健康情形转坏,但他仍然笔耕不辍,直至去世。

丢勒作为德国最伟大的画家,他的艺术探索对德国的影响是深远的。正如有人评论的那样,“丢勒是德意志的代表民族画家。他同时又是把意大利文艺复兴思想带进德意志,并开创了德意志民族艺术新纪元的艺术奠基人。”恩格斯也曾高度评价过他,并把他和达·芬奇视为是需要巨人的时代所产生的巨人。

丢勒是北部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当时的德国正处于其历史上最为暗淡的一段时期,思想和信仰十分混乱。饥荒和瘟疫(黑死病)无情地夺去大批人的生命。社会矛盾的激化使德国的文化与艺术疲弱不振,外于严重的低迷状态。与此同时,以意大利为首的欧洲各国却已经先后走出中世纪,进入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开放与繁荣时期,人文主义的光辉已经照亮欧洲大陆。于是,作为一个德国艺术家,丢勒只能在一个代表着过去的落后国度里苦苦追求和传播着“现代”欧洲的先进思想。

这位天才少年已经准备好了要独自一人将现代文化引进德国。只是,他那充满好奇和疑惑的目光和基督式的指示性手指表明,不同于意大利文艺复兴对于人与人的世界的欣喜观看,也不同于荷兰文艺复兴对于外部世界的执拗关注,德国的文艺复兴将略带苦涩地凝视人自身。而这将使他成为一个充满矛盾的独行者和先锋派。

作为一个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丢勒相信艺术家必须要深入观察自然和竭力发现宇宙的秘密,以揭示和表现美。但与此同时,他又坚持其半中世纪的信念,认为艺术家连同其艺术应是上帝的工具。

当米开朗基罗以大卫雕像(1501-1504)展现人的完美和新生时,丢勒以同样高超的技法创作了蚀版画《圣尤斯塔斯》(1501),将这位殉教者与神迹相遇的景象表现的如人间乐园。不过,他在那个时期的代表作则是稍早一点创作的《启示录》木刻组画,其在内容和表现风格上更明显带有哥特式教诲性小型画像的特征。

同达芬奇一样,丢勒也具有科学的头脑,因而曾深研数学和透视学并写下了大量笔记和论著,在透视法和人体解剖学方面,他创作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的绘画作品。他同时还研究建筑学,发明了一种建筑学体系。丢勒还是位美术理论家,著有《绘画概论》和《人体解剖学原理》。他使德国艺术摆脱哥特式艺术的影响和束缚,走向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的现实主义艺术道路。他把当时幼稚的版画艺术推向完美的新阶段。

他支持当时的宗教改革运动,同情农民战争,曾主动为宗教改革运动的领袖马丁·路德的宣传册子绘制版画插图,并以农民战争纪念碑的设计来终结自己的创作道路。

其画的动植物素描之精确完全可以同达芬奇所留下的相媲美,但同时他又对《启示录》中记载的各种怪兽的存在深信不疑。因此丢勒不仅是画家,而且还是雕刻家,炼金术师,数学家、机械师、艺术理论家,哲学家,神秘学家,解剖学家,建筑学家,他曾创立了筑城学理论。

他平生不停的旅行,足迹之广,眼界之阔在当时几乎无人可与比肩,可又始终保留着一些农民式的愚昧和狭隘。他相信理性和知识会使人成为高贵的存在,却又对于人的不完美有一种深刻的意识。

1523年末,丢勒开始写自传,不仅作了自己一生的回顾,而且叙述了他的双亲和他十七个兄弟姊妹及他自己的生平遭遇。当时在世的只剩下他的一个弟弟。

1525年,丢勒的重要著作“量度艺术教程”出版。因此,他跃居文艺复兴时期第一流艺术理论家之列。

1526年,是丢勒创作杰出肖像的一年,如《伊司马斯·范·鹿特丹》,成为他最伟大的一幅人物杰作。

1527年,丢勒第二部科学著作《筑城原理》出版。

1528年,《人体解剖学原理》脱稿,这是他二十七年来对人体解剖学研究的结晶。可惜,他没有看到这部著作的巨大影响。五十七岁的丢勒,从荷兰归来后,体力衰弱,屡为病魔侵扰,这颗灿烂的文化巨星于1528年4月6日突然陨落了。

主要作品

祈祷之手

德国艺术大师阿尔布雷特·丢勒(Albrecht Durer)有一幅名画“祈祷之手”,丢勒于1507年至1511年与马蒂亚斯(Matthias)联合为位于法兰克福的多米尼加教堂海勒祭坛创作的三联画所绘制的草图,这双手是三联画中中中间一幅右下角门徒绿衣门徒的双手,而这双手的蓝本正是画家丢勒本人,因为这双手多次出现在丢勒的画作上,这幅三联画因火灾毁坏于1729年。

海勒祭坛创作的三联画复制品。这幅人们由于对这幅画非常喜欢,于是就流传了一个传说,还被一些中国名人在演讲中以真实故事来引用。

十五世纪时,在德国的一个小村庄里,住了一个有十八个孩子的家庭。父亲是一名冶金匠,为了维持一家生计,他每天工作十八个小时。

生活尽管窘迫逼人,然而这个家庭其中两个孩子却有一个同样的梦想。他们两人都希望可以发展自己在艺术方面的天份。不过他们也了解,父亲无法在经济上供他们俩到纽伦堡艺术学院读书。晚上,两兄弟在床上经过多次讨论后,得出结论:以掷铜板决定──胜者到艺术学院读书,败者则到附近的矿场工作赚钱;四年后,在矿场工作的那一个再到艺术学院读书,由学成毕业那一个赚钱支持。如果需要,可能也要到矿场工作。

星期日早上做完礼拜,他们掷了铜板,结果,弟弟Albrecht Durer胜出,去了纽伦堡艺术学院。哥哥Albert则去了危险的矿场工作,在其弟弟上大学的时候来为弟弟提供经济支持。Albrecht在艺术学院表现很突出,他的油画简直比教授的还要好。到毕业时,他的作品已经能赚不少钱了。

在这位年轻的艺术家返回家乡的那一天,家人为他准备了盛宴,庆祝他学成归来。当漫长而难忘的宴席快要结束时,伴随着音乐和笑声,亚尔伯起身答谢敬爱的哥哥几年来对他的支持,他说:“现在轮到你了,亲爱的哥哥,我会全力支持你到纽伦堡艺术学院攻读,实现你的梦想!”

所有的目光都急切地转移到桌子的另一端,坐在那里的Albert双泪直流,只见他垂下头,边摇头边重复说着:“不……不……”

终于,Albert站了起来,他擦干脸颊上的泪水,看了看长桌两边他所爱的亲友们的脸,把双手移近右脸颊,说:“不,弟弟,我上不了纽伦堡艺术学院了。太迟了。看看我的双手──四年来在矿场工作,毁了我的手,关节动弹不得,现在我的手连举杯为你庆贺也不可能,何况是挥动画笔或雕刻刀呢?不,弟弟……已经太迟了……”

四百五十多年过去了,Albrecht Durer有成千上百部的杰作流传下来,他的速写、素描、水彩画、木刻、铜刻等可以在世界各地博物馆找到;然而,大多数人最为熟悉的,却是其中的一件作品。也许,你的家里或者办公室里就悬挂着一件它的复制品。

为了补偿哥哥所做的牺牲,表达对哥哥的敬意,一天,Albrecht Durer下了很大的工夫把哥哥合起的粗糙的双手刻了下来。他把这幅伟大的作品简单地称为“双手”,然而,全世界的人都立刻敞开心扉,瞻仰这幅杰作,把这幅爱的作品重新命名为“祈祷之手”。

下次当你看到这幅感人的作品,仔细看一下。如果你也需要这么一幅画,就让它成为你的提醒,没有人──没有人能单枪匹马地获得成功!

艺术门类

阿尔布雷特·丢勒的艺术门类主要是版画。[6]

人物评价

1、德国的达芬奇;2、自画像之父。

据同时代人著文回忆丢勒的长相时写道:“他有一张表情生动的脸,一对明亮的眼睛,长着希腊人称之为四角形的鼻子,长长的脖子,宽阔的胸脯,束紧了腰的腹部,大腿筋肉十分发达,小腿也结实匀称,样子文质彬彬。有人见过他的手指,长得秀美如葱白,他那俏皮的言谈举止更令人陶醉,以致听众都觉得再也没有比他结束讲话时更令人惆怅的事了。他几乎通晓天文地理、哲学美学不仅懂得,还会口述出来。”

恩格斯在评价欧洲文艺复兴这一历史时代的那段著名论述中,把丢勒看作是和达芬奇一样的杰出人物之一。他说“阿尔布莱希特是画家、铜板雕刻家、塑像家、建筑家,此外还发明了一种筑城学体系”。

这种美誉即便有几分夸张,也足以说明丢勒这位天才在同代人心目中的形象。

丢勒最为传世的作品是《手》,后来被人们改名为《祈祷之手》,其影响力超过其他任何作品。

西方世界历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后妃全传 连载中
后妃全传
兔小闹
34.5万字2年前
请与我共同演奏 连载中
请与我共同演奏
柒拾叁淼
简介:1969年,中岛国与切金斯国于3.1日分裂。因遭受多个国家的惦记,中岛国只好求助于其他大国:诺亚国。两国派出了两位代表人物进行谈判。其中,中岛国的代表却是一位瞎子:林启缘,但智商高达267。“杰尼斯·乔。”在确认完身份后,林启缘的手垂下,但却一直死死握着手里的枪……“先生,你来教我弹琴如何?”
1.4万字2年前
大唐第一闲人 连载中
大唐第一闲人
萧玄武
简介:重生于大唐盛世,萧珪只想阅尽繁华、逍遥自在;携美终老、百子千孙。做一个既不太累、也不太忙的,富贵大闲人。本书数字版权由“讯读”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本书数字版权由“讯读”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联系话本客服(我的-设置-客服咨询内)。
233.0万字2年前
三国之我老婆吕玲绮 连载中
三国之我老婆吕玲绮
阎三更
简介:三国时代,带着老婆吕玲绮跟着伯父吕布闯荡三国,这是一篇怎样的传说,三更带你领略不一样的三国,不一样的红颜知己,红颜佳人伴长生,江山似景颜如玉。何人不起故园情,奈何明月照沟渠。作品很好看,求关注求收藏,不定期爆更,企鹅粉丝群:833163232
4.1万字1年前
抗日烽火之重返战场 连载中
抗日烽火之重返战场
冷眼看天下2_068947191
简介:简介正在更新
0.5万字12个月前
大唐崛起传 连载中
大唐崛起传
坂田千金郦
简介:(已完结)唐朝,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声誉远播……
3.1万字1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