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篇》1 第一人称叙述
(是一款类似于游记的东西,是行走世间这么多年来一路下所见到的人或事约等于变相史同…吧?记录的都是人和事,但选择了借用被记录的人的第一人称视角进行叙述。可能会带有一点类似语言cosplay的感觉,虽然一直都在写第一人称也有可能人物有点冷门但基本上都会标注解释的可以放心使用)
一溪明月散薄云作流光徘徊于案上竹筒上,夜风顺半掩窗漏入,吹得那烛几分摇曳欲熄。我手握笔刀,心思已不在面前的公务上,我见面前新任的君王眉眼间褪去初见时的稚气,多年因战火纷飞刀戈相交而动荡不堪的国家致使他平添一丝沉稳。
越地多雨,细雨绵绵不断、伴微风落入窗内,虽已是春三月,却仍感阵阵寒意。我又坐于窗边,他似是注意到略带春寒的夜我却仍是一件单衣,道,再去添件衣吧。
我曾于越王宫伴读之际,对尚是越世子的他说道,染了风寒世子又要耽下课业了,还是再去添件衣吧。
岁月似流水流淌而过,不经意间细数起年岁,我已伴他三十个春秋。
仍记初遇那日,阿父同我道,入了宫不可做逾越之事。我尚不知阿父因何要带我去,许是阿兄与越世子相比岁数过大,又或因阿父受越王重视,最终兜兜转转这世子伴读的身份终还是落到我头上。
世子鹿郢并非想象中那般难相处,阿父入宫前那番嘱咐现在看来不过他的多虑,到底是世子性子跳脱些,不过相见几时便熟络起来。我不常见阿父,也不常见他口中的“王上”,可事实上,除世子外我最常见的也不过是先生。对越王更多的印象,往往是课余之际听世子讲的。
再然后,再然后我还是没见过越王几面,倒是阿父,来的越发频繁。是了,越国败兵于吴,越王随大夫范蠡入吴为奴三年,国政便全权交付给了阿父。之后,之后越王回越,他辅佐越王终得伐吴,可最后阿父得来的是越王赐他的一柄剑,我得到的是阿父自刎的死讯。
阿兄说,文润,走吧,他(越王)既能赐死父亲,他对我们难道就会留情吗?与其等杀身之祸找上身,不如先随我与族人离越吧!此生莫再求功名,听我的吧,文润,走吧!
可最终却是我选择留在越国……说来也是,阿父的挚友也曾附信劝他离越,阿父与我一样,都选择了留越。
所幸,我并未等来第二把“属镂”剑。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越王,我见他眉眼间的沧桑,却无法试想他年轻时的模样。我面前的君王,哪是阿父说的那般躬行节俭、与民同耕的贤主,他是后半生笼罩在猜忌的阴影下,直至曾辅佐过他的功臣离去或身死方才能打消些许多疑。
他问我,能否留越。
“文润,自愿留越,愿辅佐越王与太子鹿郢,助越争霸诸侯!”
终结的炽天使:晚冬飘梅待雪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