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时还想争辩
弘时:皇阿玛,这天下本来就是大家的,八叔德高望重,多年来为大清费尽心力。他也应该得此殊荣。儿臣——儿臣将来也需要八皇叔辅佐的。
胤禛冷笑一声
胤禛(雍正帝):滚出去!朕没有你这个儿子!既然你这么喜欢你八皇叔,好,朕成全你!
允祥顿感不妙,这个弘时脑子被驴踢了吗?
胤祥(怡亲王):皇兄,弘时他年少无知,希望皇兄——
说着踢了弘时一脚
胤祥(怡亲王):还不快向你皇阿玛认错!
胤禛怒吼一声
胤禛(雍正帝):够了!来人啊!
图里琛走进来下拜道
图里琛:皇上有何吩咐?
胤禛怒指弘时,声色俱厉的开口
胤禛(雍正帝):传朕旨意,皇三子弘时少放纵,行事不谨、不忠不孝。为人断不可留于宫庭,是以令为允禩之子,即日逐出宫廷,不得逗留!朕与弘时父子之恩,就此绝矣!
弘时大惊,跪在地下叩头出血
弘时:皇阿玛,儿臣知错了!请皇阿玛原谅儿臣,不要不要儿臣,皇阿玛!
胤禛脸色煞白,毫无血色,身体微一摇晃,险些栽倒,连忙扶住桌子支撑,绝不能在这时候倒下!紧接着怒吼一声
胤禛(雍正帝):滚!
几个侍卫上前,不由分说将弘时拖了出去,弘时拼命呼喊
弘时:皇阿玛,儿臣知错了,儿臣知错了!
图里琛回到雍正御座前跪了,禀道
图里琛:礼部的人刚刚进来,让奴才代奏,百官已经都在,乾清门前按班跪候,请示主子有什么旨意。”
胤禛(雍正帝):叫他们等着!
雍正稳住身形,冷哼一声开口
胤禛(雍正帝):待会儿还有旨意。告诉他们各部尚书,有私议国家大政者,休怪朕开杀戒!
图里琛:喳!
雍正眼中闪着阴狠的光,转过身来对允禩等人格格一笑
胤禛(雍正帝):朕即位之初就曾说过,朕无意做这个皇帝,只是圣祖托付,不得已儿提了起来。圣祖德近三王,功过五帝,就是撤除八王议政,也是他老人家手里的事。你们今日突然发难于,大庭广众之中,说是要恢复八王议政。朕想知道你们的真心,是圣祖措置失误,还是朕自己有失德的地方?你们谁想当这个皇帝,不妨站出来直说!?
自从朝臣们遵命退出,允禩便有一种蓦然而至的失落感。平常在私邸里,几个人密议,雍正似乎无能得不堪一击。刹那间才感觉到中央机枢之权在握的威权,占起自己的便宜要多容易有多容易!
眼前弘时的下场,让他想到了毙鹰事件之后,和康熙父子情绝的自己。
但他却不肯就此认输,因为他知道这是最后的机会,一旦认输,等待他们的就是万劫不复!
胤禩:皇兄言重了,臣弟等人并无谋逆之心,只是皇兄施政多有缺失,弄得八旗清流怨声载道,所以才想要通过八王议政,来辅佐皇兄,匡补皇兄政治上的过失。
胤禛冷哼一声
胤禛(雍正帝):朕有何过错?
胤禩:皇上自当政以来,仅仅用人方面,就有很多过失。年羹尧就是个例子,群臣是敢怒不敢言啊!还有那个田文镜,那么多的清流士子、大臣一起弹劾,皇上却置之不理,反倒把这些清流杀的杀、流放的流放,皇上口口声声指着圣祖仁皇帝说话,敢问皇上,圣祖仁皇帝当政之时,可有过这样的事吗?
胤禛冷笑
胤禛(雍正帝):继续说下去。
胤禩:再者士绅不当差不纳粮,这是千古流传下来的规矩,可皇上却偏偏要冒天下之大补为,逆天而行!导致天下士绅怨声四起、人心惶惶。人心怎么能不失,政局怎么能不乱?圣人说,君为轻社稷次之、民为重。士为四民之首,没有了士绅的支持,祖宗的江山社稷,怎么能够稳固?
这时张廷玉站了出来
张廷玉:臣有话要说,廉亲王之言,臣不敢苟同!
张廷玉扫视一圈
张廷玉:刚才各位旗主王爷说到了八王议政,那我就来说说什么是八王议政。太祖天命四年,太祖令褚胡里等五臣与喀尔喀部五卫王,一起共谋反明。注意,这不是八王,而是十王!因此也叫十固山执政王。到了天命六年,情形又是一变,参与盟誓的并没有五卫王,也没有喀尔喀诸王,而是四大贝勒代善、阿敏、蒙古尔泰和我太宗文皇帝!还有得格垒、迹尔哈朗、阿吉格和岳托四王。这就是所谓的八王议政。
张廷玉:但是自此以后,凡是遇到大事具名议政的,又不定是这八个人。太祖遗嘱中所说的,旗主各主一旗的像多尔衮、多铎这些王爷。就不在八王之内。因此也就从来,没有什么八王议政!
步步惊心之江山为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