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的眼中闪着不知是火是泪的光,喟然一叹
胤禛(雍正帝):他们不学无术,看不到盛世隐忧,不行耗限归公,那就无官不贪;不追索亏空,那就府库荡然,不搞一体当差纳粮,士绅和平民永远对立。不施雷霆之威,那就四海无甘霖。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不是《易经》里讲的?
胤禛又饮了一口酒,长叹一声
胤禛(雍正帝):蒙古人入主中原,九十载灭国,为什么?就是死抱着他,没入关前那一套不放,毫无变通。前明末年,国家明明有钱,却收不上税来,那些士绅手里攥着大量财富,却一分钱也不肯拿出来。最后只能向百姓征税。税赋繁重,再加上天灾连年,百姓走投无路,人自相食,最后只能揭竿而起!最后崇祯煤山自缢,明朝灭亡!这才过去了八十二年,难道我们不应该警醒些?
胤禛越说越激动
胤禛(雍正帝):前车之鉴,后事之师。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李绂也许自恃身正,所以他要搏名,捡着朕最疼处揭疮疤儿,沾染了汉人阴柔奸狡拼死搏名的恶习,朕实感痛惜。就算他背后无阴谋,像马稷失街亭,岂得无罪?孔明杀了马稷,朕又何不能挥泪斩李绂?
允祥听着这激愤的言语,但觉字字惊心,句句警譬,金石般掷地有声,不禁离座长跪在地,说道
胤祥(怡亲王):皇兄高屋建瓴,深思远虑,臣弟已经明白。
胤禛摆摆手
胤禛(雍正帝):起来说话。
随后冷峻地抬起头,傲然说道
胤禛(雍正帝):这件事就这样,照这宗旨,不提李绂的名字发旨六部,叫他们从速议政,不要再观望。
另一边允祉仍在劝说李绂
胤祉:天下事自有公道,让你去工部你就去。到时候自然有人说话,我也会说话。
李绂也是个倔强人
李绂:我辞官是表明我的态度,如何处置我是皇上的态度!大清朝不能没有铮臣!
允祥照胤禛的意思,发下明旨之后,这些清流官员一片哗然
官员甲:真是岂有此理?田文镜安然无事,李大人反倒被贬了官,发配到工部!我就不信小人道长君子道消,咱们不管他继续上折子,我就不信了,咱们这么多人,扳不倒一个田文镜!
另一个官员应和道
官员甲:各位,以后咱们联名的折子也不上了,从今天起,咱们自己上自己的折子,就是淹也要把田文镜淹死!
而胤禛收到这些清流官员的折子,冷笑连连
胤禛(雍正帝):他们这是要学允禩逼宫啊!
因召集这些官员,齐聚养心殿正殿议事
胤禛(雍正帝):朕已经明旨说了朕对这件事的态度!也给你们打了招呼,不要再闹事!为什么变本加厉结党乱政啊?
官员甲:回皇上话,上疏言事是臣等的职责,不是闹事更不是乱政!
胤禛冷哼一声
胤禛(雍正帝):那你就是承认结党喽?
官员甲:皇上说是结党就是结党!
胤禛(雍正帝):朕的《御制朋党论》,你们没看过吗?
官员甲:回皇上,君子有党小人无党!
胤禛点头
胤禛(雍正帝):好气派!那当年河南生员罢考,也是你们结党所为喽?
官员甲:回皇上,不是!雍正二年考生罢考,完全是田文镜这个酷吏造成的!
胤禛(雍正帝):田文镜为什么是酷吏?
官员甲:回皇上,他对河南的士绅们,动辄叱骂,甚至用鞭子驱赶,强逼着他们去修堤坝!他这是逢君之恶,明知道一体当差纳粮是违背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祖制,却一意孤行,闹得天怒人怨!皇上这样的人难道不是酷吏吗?
胤禛冷笑一声
胤禛(雍正帝):你们总算说出心里话了!原来你们咬牙切齿的,不是田文镜,而是朝廷的一体当差纳粮的新政对不对?
官员甲:是,皇上明知道一体当差纳粮不是可行之策,否则为什么要试行?可恨田文镜一味奉迎,使得读书人脸面扫地,国家元气大伤!皇上,官绅不当差不纳粮,那是千百年来的旧规啊!求皇上罢黜田文镜这个小人,废除一体当差纳粮的弊政,则天下太平!
胤禛拍案而起,面色冷若冰霜
胤禛(雍正帝):田文镜是奉朕的旨意行事,你们说他是酷吏,言外之意就是朕是任用酷吏、残害良善的桀纣之君了!
这话这些官员可当不起,一个个吓得跪倒在地,胤禛哈哈大笑起来
胤禛(雍正帝):就凭你们也配说天下太平?国库空虚,百姓独自承担税赋徭役。朝廷连赈灾的钱,都拿不出来!可士绅们呢,田地他们最多,差役一点也不当,税赋一文钱也不肯交!任凭国弱民穷,这样的成例,这样的祖制,难道不应该改吗?
官员甲:不应该改!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这是圣人的话!
胤禛(雍正帝):那民为重呢,又是谁的话?翻过几篇朱子格言,超过几篇高头讲章,就敢在这里妄议圣人之言,抨击新政,真是岂有此理?
步步惊心之江山为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