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星期的剧本围读,让肖战读的生无可恋,那台词差点让肖战背到昏厥。同为主角之一的王一博,虽然台词不多,但他有很长陪着肖战对剧本,剩下的时间到处飞,赶行程。
一周的剧本围读结束,就迎来了整个剧组的开机仪式。
开机仪式当天,所有人来的特别早。用于供奉的案桌都用红绒布遮盖,桌上供奉关帝,两旁是香炉和上供的烤乳猪及鲜美水果。摄影机用红布盖着,陈导杨导及制片人依次上香拜神,最后掀开机器的红布,宣布开机。
剧组很多演员,都很不解为什么开机要拜神?肖战侧过脸跟他们小声说:
第一,也就类似于开幕式、奠基仪式、剧组人员动员大会,同时也为了引起观众的关注。
第二,因为拍影视剧有很多人为难以控制的不确定因素,比如演员生病、天灾人祸导致停机一日,就会损失不少费用,所以,祈求上苍保佑。有时候机器被摔坏等等不可预料的损失。
据说,这个程序最早来自于对“划片”的恐惧。所谓“划片”,是指早年胶片时代时,摄影机里的胶片在拍摄时被里面的零件意外划伤。如果发生“划片”,将给剧组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但是机器划片又不可预计也难以预防——唯一能做的就是用红布盖住摄影机“镇邪”。
第三,一些灵异类型的电影。不管是临时搭建的场景还是真的寻到传说中的“凶地”,在开拍前,剧组一般都会在场景内做法事烧纸钱。为的是向可能徘徊于场景内的“好兄弟”借光。到了实拍时,如果一旦发现什么异样:道具、摄像机、场景等出了问题,剧组一般会暂时停工,静观其变。另外哪怕不是灵异的戏码,只要是夜晚拍摄的场景,资深的剧组人员都不建议单独逗留。影视作品,难免会有一些特殊角色,比如残障人士,或是中途“死亡”,或是一出场就是墓碑上的“照片”,这些特殊角色在剧组也有特殊待遇。他们每个人都会得到一个红包,按照“见红程度”和剧组资金的不同,红包数额不等,只是为了图个吉利。而对于那些夜半照镜、清明上坟、凶案现场这样的戏份,资深的剧组成员绝不会那儿拍照留念,就算是灵异电影需要留下一些剧照,也是在人多时或是大白天修图完成的。而一旦拍摄完毕,剧组成员们会自动自发到“人气旺”的地方走一走再回家,以避免不必要的“追随者”。而陈情令这部剧,也有涉及于灵异玄幻元素。
第四,图个吉利,民间也有穷算命,富烧香的说法,穷算命意味着命运不可把控,而富烧香意味着不出差错,所以,一般做生意的人都喜欢烧香拜佛,主要还是为了图个心理上的安慰。因为剧组不可控因素太多,每一次拍摄,要很多人互相配合才能完成。
在拍摄过程,潜在的危险也很多,比如爆炸场面、打斗场面、有时还要吊威亚杆,用载人摇臂,这些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稍有不慎,出了事故,可能会前功尽弃。在拍摄的过程中,还要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预算会不会超,超出了之后,会不会有资金补充,这些情况确实很难把控。拍摄计划能不能如期进行,这些确实是谁也无法保证。
还有,演员会不会缺席,拍摄器材有没有故障,工作人员会不会出错等等,每一次顺利拍摄,必须要具备很多条件才能完成。很多意外情况,都是无法控制,中国人有个习惯性的思维,当不可控因素太多,人力不可控制之时,便会寄命于天,一切看天意。
第五,这种仪式起源于香港,香港的影视剧商业化运作早于大陆;拜祭的对象没有一定之规,信佛的拜菩萨,信道教的拜神仙,什么都不信的,就拜祖宗,甚至拜关公鲁班的都有。其中比较有名的是泰国白龙王,当时林建岳的寰亚电影公司无畏低迷市道,仍然在淡市中大展拳脚。拉拢四大影帝刘德华、梁朝伟、曾志伟和黄秋生合演一部制作费高达四千万的《无间道》,还举行了一次极具排场的拜神开镜仪式,摆满鲜花、祭品,祭品有红酒、鸡、鸭、水果与小炒等,更邀得白龙王专程由泰国来港主持大局,兼为众人祈福。并有传说《无间道》的电影名字是白龙王的建议下改名的,之后大卖。
其实你别说明星,就是咱们小老百姓来个店,里面也要放个招财猫,供个关公或者财神爷的对吧?
每个剧组开机也都希望自己的剧大火大卖,逐渐开机上香就变成为一种模式。
一些年纪小的,或者没怎么拍过戏的,似懂非懂的点头。
不明觉厉。
博君一肖:难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