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谢道蕴领着学子们读完了《木兰辞》并让大家积极的讨论已发表自己的意见
梁山伯和祝英台默契的举起了手,一左一右,两人相视而笑,祝英台示意让梁山伯先说
谢道韫:请讲
谢道蕴收回视线面,含淡淡的笑容微微的抬手
梁山伯:学生梁山伯,学生觉得这首《木兰诗》一定是一个男人所做,他虽然写出了花木兰的忠和孝,却未能写出女子的自主意气
谢道韫:微微的点头,愿为其详
梁山伯却笑着侧头对边上的祝英台说“英台,你讲”
祝英台笑着看着梁山伯,笑着起身
祝英台:先生,故事里的花木兰之所以从军,并非出自本意,而是因为军书12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木兰出自于忠孝,不得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其聪明勇敢,中校得行,令人佩服但令人遗憾的是,花木兰最终还是回到了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的规格之中为什么女人就不能挥洒自己的天地,而男人就要把女人关在房中,不让其自主自由呢?
温如轩也赞同的点了点头,表示同意他们的二人的观点,虽然男女主都有些小毛病,但本质上的思想还是很先进的虽然在古代是大逆不道但是在现代确实很正常的
一旁关注着温如轩的马文才,看着温如轩的眼里对,祝英台和梁山伯闪过一丝欣赏,心中竟然有一股不平之意
谢道蕴对祝英台和梁山伯的回答显然是很满意的脸上的笑容越来越明显,这个时候,一个搅屎棍王蓝田就冒出来了
王蓝田:自古以来,男尊女卑,先生乃是女流之辈,何以有颜面端坐其上,让众男儿而屈服而下而面无愧色呢?
谢道韫: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书院讲堂自然已到高术专者为尊,不学无术违者为卑,这就是我为什么端坐上位而面无愧色的道理?
眼看着马文才就要出声讽刺谢先生了,为了防止后面马文才带着中学子逃课后又像谢道蕴下跪道歉的剧情温如轩立马开口
温如轩:先生,刚刚那个问题,我有不同的见解
谢道韫:哦,请讲
温如轩:学生认为,花木兰之所以替父从军,归根结底还是当时的朝廷军事力量弱却连年征战,常年征战,士兵死伤不断,就只好征兵,连木兰年长的父亲也要征兵,若无战乱,自然也不需要征兵木兰也不会在外征战数年才回到家乡,况且木兰也不知是否有一颗想要保家卫国的心,时势造英雄,这次征兵恰好给了木兰一个机会而已,木兰以自身经历告诉世人巾帼无需让须眉最后木兰拒绝赏赐,回到家乡更是说明了木兰不慕权贵的高尚品格,是学生对祝英台的说法有些不太赞同木兰最后回归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又何尝不是因为她想回到闺阁,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安宁和幸福呢?
温如轩:他人又等知道,最后回归闺阁不是花木兰自己想要的呢,须知国安泰,方德万户安居乐业,国强盛,方得百姓无惧忧患,过往荣辱皆数小我,到回归了闺阁之后,花木兰方可放下这有何尝不是一种幸事!
温如轩:若是日后有机会,学生希望自己也能有幸报国,不负少年
众人都在思考着这一番话,就连马文才都在深深的思考里面的问题,温如轩心里下稍安,谢道蕴点了点头
谢道韫:这首为北魏流传的民歌,意在通过聪明勇敢的花木兰宣传中孝的思想,这是中原文化的传统,难得你们三位学子都能有自己的见解
谢道韫应先是点评论温如轩
谢道韫:这位学子,你的目光长远,都充分的看到了木兰所处的背景,确实战争是根源而有你所说的国安胜,方得百姓安居乐业,也充分的表明了你是一个心怀大志之人,恐怕你的才学也是不低有济世之治须有治世之才
而后谢道韫又笑着夸奖了祝英台和梁山伯
谢道韫:两位生为男子,却能考虑到女子的自由,想来将来两位的夫人也必会十分的幸运
谢道韫:转头看向温如轩:我见公子有些面熟不知公子是?
温如轩:学生温如轩
综影视之挽梦之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