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返回衙门,阿祖才突然抬头,说道:“有线索了。”
此时的赵县令正等待他们归来,刚看见他们就听到了阿祖的话语,忙问道:“什么线索?”
阿祖笑道:“杨捕头,你若是要到李府寻我?该如何叫唤?”
杨捕头道:“当然是报于门房,叫门房帮忙通传一声。”
“额……”阿祖道:“假如我家没有门房,那又该如何?”
杨捕头笑道:“那当然是直接呼喊你的名字喽!”
说到这,杨捕头恍然大悟,兴奋道:“你是说那船夫去张三家叫门,呼喊的应该是张三的名字,而并不是张梁氏,除非他知晓张三不在家?”
“正是!”阿祖道:“这就是他露出的破绽。”
赵旭听的云里雾里的,毕竟那一些细节他不知晓,忙问杨捕头。
杨捕头便将在张三家阿祖与张梁氏的对话内容说与赵县令听。
“原来如此!”赵旭兴奋道:“去将那船夫押来审问。”
杨捕头下去办事了,而阿祖觉得此事八九不离十,便也功成身退了。
有了那条线索,赵县令便可对船夫严刑拷问,船夫招架不住,便招了。
后将事情经过说与县令大人,画了押,锁进大牢。
原来那日清晨,张三前往江边,见赵大还未前来,便在船上歇息,船夫知晓张三与赵大二人经常外出做买卖,这次带了更多的银子要外出。
一想他们二人过着小康生活,而自己仍在出卖苦力生存,心下一狠,便将船驶入江中,一棍将张三拍晕,拿了他的银子后又将他推入江中,最后才又回到江边。
赵大来到江边后,见船夫在船上熟睡,忙将他叫醒,问张三是否已经来过?
船夫假装迷迷糊糊才刚睡醒,忙道不曾见过张三。
于是赵大便叫船夫前往张三家中叫人。便有了后来阿祖与张梁氏的对话内容。
之后赵大觉得此事有蹊跷,便去县衙报官。
案子破后,赵县令派人去江中将张三的尸首打捞了上来,又将船夫藏匿起来的银子找出还给张梁氏。
张梁氏接过银子,得知其夫已在江中被打捞起尸体,哭的几乎晕厥过去。
“功成身退”的阿祖在李府内祈祷道:“希望真如我所料。”心道:特么的,赶鸭子上架,刑侦我又不是专业的,为什么老是问我。
过了好久,杨捕头来到李府求见阿祖,接见之后得知真如他所料,这才放下心来。
之后的几天里,赵县令得知阿祖在寻店面,便叫杨捕头替他寻得一位置甚嘉之处。
阿祖甚是满意,而在店面装修之后,便将现有的几样物品都放在店内,且安排小翠来统管,八个家丁轮番过去帮忙。
赵县令还特地吩咐衙役们,不要为难阿祖极其店铺。
有了赵旭的支持,阿祖的店铺自然一炮而红、蒸蒸日上。
这日,周老大又回来了,自然免不了一番“分赃”,周老大美滋滋的,一张老脸上笑出了数不尽的皱褶。
又过了几日,衙门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叫衙役通报一声,说是要见赵县令。
衙役见那人不怒自威,不敢为难,只能进去禀报赵县令。
阎王殿系统升级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