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又西北420里,曰峚(mi四声)山,其上多丹木,员叶而赤茎,黄华而赤实,其味如饴,食之不饥。”
山海经:“丹水出焉,西流注于稷泽,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原沸沸汤(shang一声)汤,皇帝是食是飨(xiang三声)。”
山海经:“是生玄玉。玉膏所出,以灌丹木,丹木五岁,五色乃清,五味乃馨。黄帝乃取峚山之玉荣,而投之钟山之阳。瑾瑜之玉为良,坚栗精密,浊泽有光。”
山海经:“五色发作,以和柔刚。天地鬼神,是食是飨;君子服之,以御不祥。”
山海经:“自峚山至钟山,460里,其间尽泽也。是多奇鸟、怪兽、奇鱼,皆异物焉。”
山海经:译“再往西北420里有座山,名叫峚山(今新疆叶城县十尔岱山),山上生长着许多丹木(槭树),长着圆圆的叶子、红色的茎干,开黄色的花朵,结红色的果实,果实的味道如糖浆一样甜,吃了它不会感觉到饥饿。”
山海经:“丹水发源于峚山,向西流入稷泽,水中有很多白玉,还有玉膏,玉膏涌出的地方一片沸腾,皇帝就曾以这种玉膏为食,还用它来招待宾客。”
山海经:“由玉膏又生出了黑玉。”
山海经:“用玉膏涌出之地的水来浇灌丹木,经过五年,丹木便会呈现出五种清新的色彩,发出五种芬芳的香味”
山海经:“皇帝于是取峚山之玉的精华,将其投在钟山的南面。后来便生出优良的美玉,坚硬而状如栗,精密细致,浑厚润泽而有光彩。”
山海经:“它发出的五种颜色相互辉映,以此来调和阴柔与阳刚。”
山海经:“天地间的鬼神,都来享用这种美玉;君子将其佩戴在身上,可以抵御不祥之气。”
山海经:“从峚山到钟山,距离为四百六十里,其间全部是池泽。那里生长着许多奇鸟、怪兽和奇鱼,都是怪异罕见的动物。”
灵儿听的都想尝一口
尝尝那个描写的美玉的味道是什么样子的
那种果实也想尝一尝,是不是真的像糖浆那么甜
这次的两种东西都没丢,不过为了满足自家崽的愿望,山海经打开那一页通道开启,让灵儿去
给她准备了一个袋子和杯子
觉得有些不好意思的灵儿,根据山海经指示找到了那棵树,就摘了一个果实,放进空间
传说中的美玉有河水那么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灵儿弄了满满一杯
弄完以后就被山海经传回来了
灵儿本来想,把果实分成四分,但是山海经表示自己是本书,吃不了东西
于是灵儿只能把果子分成三份,一口下去和喝了糖浆一样,味道十分的浓郁
每人倒了一杯
吃完喝完,完全感受不到饥饿
一天的疲惫瞬间被清空
难以形容那种感觉
一瞬间身心舒畅
不过他们没有喝太多,略沾不敢多饮,因为那样会产生依赖
太过于依赖不是什么好事
好东西尝的多了,就显得没那么珍贵了
山海灵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