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着明日四个新人就要入宫,皇后让江福海到养心殿请皇上到景仁宫用晚膳,免得两人没时间碰面把事儿给耽搁了,毕竟也算是功臣之女。不知道还以为她这个皇后故意打压新人呢。
皇后一脸的郁闷,现在宫里的妃子都不成气候,皇上太后绝不会允许自己一家独大的,可这要自己亲自扶持对手她是绝不想干的,但自己不干,由皇上和太后下手,那结果可不如自己选人来的好控制。
算了,兵来将挡,顺其自然吧!
能挡一阵是一阵!
皇后宜修:剪秋!
剪秋:娘娘,您有何吩咐?看您紧张的,肩膀都僵硬了,奴婢帮您按按
皇后宜修:剪秋,让景仁宫的人最近低调行事,贵妃薨逝不久,短时间还没人特意揪出来,但我们不能太明目张胆的显示宫中就我们一家独大,懂吗?
剪秋这才重视起来,的确,现在宫里的妃位就敬妃和齐妃,这两人短板明显,不会来挑衅皇后的威严,但不是她们不代表不会是别人,妃位还有两个空缺,如果皇上有心扶持两个有宠有子的妃嫔来平衡后宫也不是难事。
剪秋跪下行了一礼,才站起身应下。
剪秋:是
等皇上过来的时候已是傍晚,景仁宫小厨房的饭菜都已经上了桌,皇后只能招呼皇上先吃饭。
见皇上吃得差不多才端了茶盏递给皇帝,说起正事来。
皇后宜修:先前定下的四位功臣之女明日就要进宫了,位份之事皇上可有章程?
皇上沉默了一会儿,没答反问。
皇帝:皇后可有提议?
毕竟是后宫之事,皇上也不想太过独断,这段时间皇后的处事极有以国之母的风范,皇上也想投桃报李,让皇后来定这事儿,也给新人一个下马威。
而且华妃之事一次就够了,功臣之女更应该约束言行,行后宫规矩之事。
皇后宜修:这四家总归在汝南王之事上立了大功,以她们的家世平时也就是封个常在,这次毕竟事出有因,就每人再加个封号,四个刚好凑齐:祺祥福瑞,一起住在永寿宫,也是好意头
这次毕竟没有原著那么大的事件,功劳也不足以让她们封贵人。
皇帝:嗯,皇后言之有理,那就这么办吧
皇帝沉吟一会儿,手上的佛珠甩了一会儿才道
皇帝:那就瓜尔佳氏为祺常在,洛氏为祥常在,黎氏为福常在,倪氏为瑞常在。另外宫里的老人也久不加封,这次也一并办了吧
终于来了,皇上终究还是不肯让我这个妻子独享尊荣,一失衡,立马又是打一巴掌,给一甜枣。
帝王稳定的统治自来平衡之道。
皇后低头苦涩一笑,
皇后宜修:对,宫中老人不乏资历深厚的,伺候皇上也尽心尽力,是该晋一晋位份了
皇帝:欣贵人对上一向恭敬,又替咱们伺候着皇额娘,颇有孝心,就晋为欣嫔,为长春宫主位;
皇后宜修:如此,丽嫔,吉嫔,仪嫔,恭嫔,襄嫔,欣嫔,六嫔也算是俱全了。
皇上露出一个深不可测的笑容,微微摇头,明显不是
皇帝:此次平叛,富察氏也是出力最多,恭嫔虽然不怎么机灵,至少为人还算自律,以她满军上三旗的身份,朕准备晋她为妃,是为恭妃,也好压制永寿宫四位功臣之女;齐妃有子,敬妃有权,也好互相制衡,那就再晋储秀宫仪嫔为妃,必要时也可冷冷恭妃脑子里的水
皇上现在已经不在自己面前顾忌形象了吗?这样现实的晋封缘由,她要谢谢皇上没有说出:若皇后如有不妥,四位妃主也可制衡皇后吗?
皇后宜修:襄嫔之前一直住在翊坤宫后殿,是否让她搬到前殿正一宫主位?
皇帝:曹氏?不了。就让她在后殿呆着吧。婉贵人和沈常在也暂时不再晋封了,倒是文常在一向勤谨,为人也很是温顺,这次也晋为文贵人吧
皇后也想起一个夏冬春,刚进宫还跟自己示好过,后来跟了华妃也一直没什么出路
皇后宜修:夏答应当初也是无妄之灾,不如复了她的位份?
这个人皇上无可无不可的
皇帝:就依皇后的,夏答应晋为英常在
听见夏冬春,皇帝又想起年世兰,想了想,才道
皇帝:乔答应和余答应也都晋为常在,迁到丽嫔的启祥宫去。就这样吧,剩下的皇后看着办
说完,皇帝就大步离开了。
剩下的?还剩下什么吗?
哦,咸福宫的高贵人,启祥宫的颖常在,伊常在。
意兴阑珊!
算了,这是帝王,不是王府的四阿哥。
甄嬛传之寿终正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