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景不长,两年后贺知章退休回老家了,李白也因得罪了权贵被炒鱿鱼。”
“李白在江湖上浪了几年又去拜访贺知章时,才知道贺知章早病死了。”
“李白大哭一场,想念着贺知章对自己的知遇之恩,两人的忘年交情,故人已逝,自己却壮志难酬……百感交集下,李白一边哭一边为贺知章写的两首诗。”
话音落下,同行的工作人员中,诗词储备量稍微丰富的人都不由自主的想起了那首《送宾客归越》。
这首诗就是李白写给贺知章的赠别诗。
此诗先想象友人回乡,终日泛舟遨游镜湖的情景,在运用王羲之写字换鹅的典故来赞美友人的书法艺术。
全诗紧扣“归越”二字,形象的表现了贺知章的性格特点和才华所在,用典自然精确,内容丰富有趣,显示了诗仙炉火纯青的诗艺。
正在这时,徐一卿听到工作人员所在的人群中传出一声感慨。
“文人所得意,一是雅趣高质,二便是文学造诣。”
“李白以同道中人的身份写下这首《送宾客归越》,足见两人相交之诚。”
“现在看到这诗,也不得不为李太白的时运不济,贺知章的天不假年叹息一声。”
“若是两人相逢壮年,说不定盛唐的诗坛中又要掀起怎样的风浪呢。”
徐一卿抬头望去,看到来人后笑容布满了脸庞。
“侯勇老师,您来了!”
由于人群遮挡着,侯勇完全没有发现,这里正在采访,只是正好听到徐一卿的话,不由得感叹出声而已。
等走近了才发现,原来这里在进行采访。
“哟,你们在采访啊,不好意思啊,打扰了,你们继续。”
徐一卿笑着站起身,快步上前,握住了侯勇的手。
徐一卿我就是瞎说的,让侯老师您见笑了。
侯勇摇了摇头,表示不同意。
他认为徐一卿说的很对,认为历史上不乏著名伟大的友情。
如伯牙与子期,李白与汪伦,白居易与元稹……
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哪怕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依旧被世人诉说和赞叹。
但在这众多友情中,贺知章与李白的这一段忘年之交,就显得特别且略有遗憾。
两人出生年龄相差40年,虽结交时一见如故,彼此欣赏。
但不同于很多朋友之间,他们没有机会,一起经历人生的坎坷起伏,没有那么多时间一起分享快乐与忧愁。
他们也曾渴望可以和知己走过世间山河,穿过时间岁月,但这份短暂的友谊,终究是留下了遗憾的美丽。
同时侯勇认为,这份友谊的特别之处要首先从二人的差异性说起。
贺知章生于约659年,少时就擅诗歌,695年中状元进入仕途,先后任职国子四门博士,太常博士,礼部侍郎,太子宾客等。
86岁寿终,追赠礼部尚书。
在他的一生中,可谓是将每一件事都做到了极佳,读书便是得到头名,为官则是颇受唐玄宗重用,不乏升迁提拔。
贺知章为人真诚,豪放不羁,他的诗词作品中,最擅长写景咏物,表达的感情均是清新且明丽。
那孩童皆知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以及“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都描写着生活中常见的场景,让读者产生亲近熟悉之感。
再看李白,他生于701年,虽也是少年时就展现文学才华,却不曾科考,一直四处游历。
他数次上书自荐,希望谋得一官半职,最终都是未能如愿,虽然他的诗歌名满天下,但是政治抱负一直是李白心中抑郁之处。
侯勇表示,说起李白的作品,我们首先都会想到豪放,潇洒之意,无论是:“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亦或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都在表达着作者虽然经历了现实生活中不如人意的坎坷,但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积极态度。
一个是学业和事业都顺风顺水的才子贵人,一个是读了万卷书,行了万里路,却依旧找不到生活方向的诗歌天才。
以贺知章当时名扬天下的诗坛地位,以及官场受人瞩目的成就,他仍愿意与还未成名的一介布衣品诗论字,可见贺知章为人真诚豪放,虽居高位,但不势利。
相信你这样的品格,若是在盛年时代遇到李白,以两人经天纬地的才华,一定能在大唐文坛掀起令人惊叹的风浪。
如果历史是这样,或许现在的古唐诗又要多背几首。
徐一卿侯勇老师,我能问一下你为什么知道的这么清楚吗?难道你是李白的狂热粉丝?
“你这不是让我守护《上阳台帖》吗,这可是已知的李白唯一的真迹,那我当然得去好好了解一下李白了呀。”
徐一卿哦哦……
(我知道这一章有点水,我下回少刷点小破站,刷小破站看到这种不写出来感觉心里不舒服。)
全明星团宠的幸福生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