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回来啦!!!
作者:都别急,先让我看看从哪开始恢复更新啊。
作者:不用担心我开学的问题,我还有两个星期呢……
作者:补偿大家,近几天先更几篇之前写了没发的文章。
1
“你现在位于午火月支之上,酉时三步,子时九步,立于‘两地缝’之上,注射单胺氧化酶药物。”
“收到,执行中。”
医生张涛听到助手陈武的指示,驾驶着手术台上病人体内的半自主性微型机器人——“琉珠”前往目标位置。
不过张涛并没有缩小身体体积坐在机器人里面,而是头戴着一个插满各种导线的“铁帽子”,闭着眼睛静卧在手术室一旁的躺椅上,远程操控着机器人的运动。
而方法就是将机器人的前置摄像头、照明灯和引擎等元件在近万枚纳米级特种芯片与传感器相连下,进行脑电波信号的回馈与接收,并将拍摄到的画面传达至“驾驶员”的视觉感觉中枢,让“驾驶员”能够实时根据“眼前”的状况作出判断,进而通过大脑的思考和决策来决定机器人下一步的行动,由此完成一次信息的传输、转化和循环。
机器人的体积只有几十立方纳米,是一个普通人体细胞体积的千分之一左右,也是毛细血管的百分之一左右,再加上外表的材料都是脂质等人体兼容性材料,所以完全不用担心机器人在人体内的穿梭会造成什么不良影响。
但是体积小也有一个麻烦,就是不易进入人体内。不能口服,也不能注入血管,怕被血流冲得分不清方向和位置,不好控制,所以就用“基因枪”同时把几百颗球形的“琉珠”随机打入病人体内,以提高成功率。
稳定之后,再选定其中一个离目标位置最近的机器人进行连线控制并确定位置,随后在靶向抗体的引导下前往“灾区”,释放相应剂量的药物来消灭病毒,或是促进免疫细胞的产生。
当然有时候也会同时派遣多个驾驶员一起合作,人为地编织出一张由特殊蛋白质纤维构成的网状膜来“包围”并“吸收”病毒来减缓病情。
而之前两人交谈话语中的“步”,其实就是“琉珠”在人体内移动路程的基本单位。
等到它们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这些机器人就会自动进入人体的循环系统,在48小时内全部排出体外,也不会对环境造成什么污染,除了造价高昂,技术还有点不成熟,其他还真没什么缺点。
可是……
“涛哥,别磨蹭,你到胸腺了,赶快释放淋巴因子!”
“哦……知道了。”
张涛刚刚还在沉浸于“琉珠”的制作原理,想放松一下大脑,这时已被在一旁监督辅助的老陈吓醒了,于是赶忙控制“货舱”开启舱门执行任务。
虽然这样的手术目前还在推广,全球也只有几千例,但成功率意外的高。
不得不说,人类才刚刚步入21世纪中叶,生活条件就好像已经领先21世纪初一百年了……
时钟机关之星:命运的齿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