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俨这小子也聪明,他深知,即便皇帝是他的父皇,但正因为不是普通的父亲,而是一个国家的皇帝,即便只有极小的可能会真的丢去突厥,但他也不能松一口气!
“谁让我不如太子大哥幸运呢?出生便是父皇的嫡长子,顺顺利利的被立为太子。一个是一国之储君,一个只是琅琊王……二者,宛如天壤之别呐!”高俨心里苦涩的想着。
“更因为大哥是太子,从小所学的东西都和弟弟们不同,被父皇关注的也更多!”
“太子才几岁呢,就被父皇带着与大臣见面了;才几岁呢,就被允许坐在皇帝旁边听大臣报告;才几岁呢,父皇就早早地为太子准备了一套小朝廷班子!”
“这些人,都是东宫人马呐!”
这让他嫉妒非常!
但他越嫉妒,越不能将真实的想法流于表面,不单单父皇不会支持他,怕是母后便会先警告他了。
太子太优秀了,明明他们只相差两岁罢了,他自认自己只是比大哥晚生了两年罢了,他要证明自己,给一直着重培养大哥的父皇看,我高俨并不比大哥要差!
于是,他努力的追赶太子的脚步,却还不能触碰他的光芒……
但他却没想到,自己居然还有可能面临成为“质子”的境地!上天和其不公啊!!难道次子注定不得上天所庇佑吗!
他不服!
“一定有办法的,一定有办法的!”他强迫让自己冷静下来思考。
“也许母后想错了……佗钵可汗并非一定要一个皇子,只要是十分受宠父皇的高氏子弟便可。”
“要知道,在此要求之前,突厥只是要求一个高氏公主而已。不管是神武皇帝的公主,还是文襄皇帝,文襄皇帝,孝昭皇帝,还是当今父皇的……或者高氏哪个适龄郡主也能封为公主。”
“得父皇看重的高氏子弟……”高俨陷入了沉思。
神武皇帝虽然有很多儿子,但,活到今日的还有几个呢?有几个甚至都在战场上牺牲了(战场上牺牲是私设。除了有的是自己得病死的;有一部分是高洋继位后杀的(老三,老七,老十一),本文里设定那三个历史上被高洋或者因高洋而死的三个在齐周两国之战中战乱被杀了。)
他想了想,设计神武皇帝的儿子去突厥怕是有些困难,不是他有能力能顺利实施的。
除非……便是他这一辈儿的了。
但大伯一脉的几位堂兄都快和他分成了两辈分的了,明显也不可能是他能算计的。
那边只有二伯或者六伯那脉的堂兄弟了。
比起六伯家的几位堂兄弟,和他差不多大的样子,但襄城王高亮、乐陵王高百年两人首先排除。其他五人都是些小透明,怕是胆小的根本不可能被忽悠愿意去突厥。
那便只有“英雄天子”的血脉了!
比如太原王高绍德,王妃便是突厥的公主。看着是个极好的人选。然后便是以范阳王高绍义为首的庶出出身的三王了。
高绍德自小傲气,从小就一个莽夫一样,还喜欢打打杀杀的,若是去了满是草的突厥也不会害怕反而如鱼得水吧。
他脾气暴躁,完美的继承了高洋暴虐的一面性格,以范阳王高绍义为首的庶出出身的三王都对高绍德这个二哥没啥好感。一直隐隐对着干似的。
不过,自从二伯的嫡长子高殷被六伯杀了后,父皇为了对大家表示自己不会对文宣皇帝一脉的子孙有什么打压,还将文宣皇帝唯一的嫡次子提溜了出来,颇位重用。
就比如之前齐周两国之战,高绍德因为自幼比同龄人长得高壮,一副身板说是即将成人的小伙子怕是都有人信。也在那一次,高绍德有了“参加战争”“保卫大齐”的光线辉煌的“履历”,就这么把其他比他小的三个弟弟甩开了。
如今,转眼却是七年过去了,昔日的被高绍德“英武履历”打压的黯淡无光存在感平平的范阳王高绍义三人逐渐成年,崭露头角。
*
范阳王府
“王爷,琅琊王殿下来了。”
高绍义心里疑惑,“宫里的二皇子怎么来了。”
“高绍义见过琅琊王!”从身份上来看,高俨是当今皇帝的儿子,而高绍义只是宗室王爷,所以应当是他给高俨见礼。
“绍义堂兄不必多礼。”
“本王此来见绍义堂兄,还望没有打扰了堂兄。”
高绍义自然道“没有”,“不知琅琊王今日前来有何贵干?”
高俨直接说出来意,“突厥佗钵可汗不再延续之前的木杆可汗与我们大齐为敌的策略,选择与我们大齐修好联盟,共抗北周。如今,佗钵可汗求娶大齐公主不成,又提出让我大齐王爷作为两国交流使者,此后便留在突厥……”
高绍义恍然,难道高俨此来是想让他作为那个“使者”的?
可是,他好好地大齐王爷,干嘛傻乎乎的作甚“使者”?说的好听,不还是质子嘛!
高俨严肃认真的道,“此事,非堂兄去做不可!”
高绍义吓了一跳,怎么的,高氏这么多子弟呢,几乎人人都是王爷,那么多王爷呢,怎的要他高绍义去呢,欺负人呢这是。
“绍义堂兄可是想说,此事为何不说让绍德堂兄去,而是让你去。”
“绍德堂兄虽然很得父皇看重,但绍德堂兄性情容易暴躁,并不太适合与突厥人友好交流,只怕会闯下大祸!”
“而绍义堂兄则恰恰相反,绍义堂兄文武双全,却又性格稳重沉稳,早早地便凭借自己的才华能力得孝昭皇帝重用,历任侍中、尚书令、定州刺史。”
“我听说,绍义堂兄曾在定州时对突厥语颇有研究?我猜测,以绍义堂兄的才能怕不是甚至能说出突厥语吧。”
高绍义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他只是冷着脸道,“本王和许多宗室亲王一样,骄纵不法,专好与一帮所谓的拍马小人吃吃喝喝,还交结宫中阉宦,打死博士任方荣!由于有此劣迹,曾被陛下打过二百大板。也因此,才算有所收敛。”
高俨:“那是绍义堂兄为了自保被逼无奈自黑罢了。”琅琊王殿下说的时候好像很能理解高绍义一样,混不在乎高绍义的“荒唐”。
“其实,父皇也是知道的。也正因此,父皇也是怕绍义堂兄和他们玩得深了,自己也被他们带坏了。这才恨铁不成钢让人打了你二百大板。不过,父皇也怕那些人打板子时没有轻重,还让内侍把握好分寸。”
历史上:
【高绍义称帝,是北齐灭亡过程中的一个插曲。
高绍义和许多宗室亲王一样,骄纵不法,专好与一帮拍马小人吃吃喝喝,还交结宫中阉宦,打死博士任方荣,由于有此劣迹,曾被武成帝高湛打过二百大板。此后,才有所收敛。
后主高纬从晋阳逃往邺城时,让他当了尚书令、定州刺史。
北周武帝攻克晋阳后,以齐降将封辅相为北朔州(治马邑,今山西朔州市)总管。
北朔州作为北齐控制和防御突厥而设置的边境重镇,士卒骁勇。此时,前长史赵穆和司马王当万等人,都不甘心做北周的将吏,便密谋囚禁封辅相,从瀛州把抗周的任城王高湝迎去,领导抗周。
后来。高湝没有迎到,只得把定州刺史范阳王高绍义请到。高绍义虽不如高湝威望大,毕竟也是宗室亲王,可以号令百姓。
因而,建德六年(公元577年)二月,高绍义于来到马邑时,昔日的齐国边境军民,重又燃起了一线复兴的希望。自肆州(今山西忻县)以北二百八十余城纷纷反正,表示效忠高绍义。
高绍义登基帝位后,遂率军南下,打算夺取晋阳。队伍刚到新兴,周军已占有了肆州,绍义前锋两仪同率部降周。周军进击显州,活捉刺史陆琼,又攻拔周围诸城,绍义被迫退保马邑。
周军乘胜攻马邑,绍义战败,对众发誓道:“有死而已,不能降人。”他确实没有降周,却也没有以死许国,而是投奔了突厥。
此时,他身边尚有众三千人,绍义宣布:“不愿随往突厥,欲回家者听便。”当下就散走了一大半。
突厥佗钵可汗一向尊敬文宣帝高洋,称他为英雄天子。如今见来降的高绍义模样,尤其是腿踝长得酷似其父,因而对他甚见爱重。实际上当然还是想利用高绍义作为对付北周的一个筹码,所以,将跑至突厥境内的齐人,统统交由绍义管辖。
同年十二月,北齐宗室的疏属、仍在黄龙(今辽宁朝阳)坚持抗周的营州刺史高宝宁上表劝进,高绍义遂称帝,改号武平,以宝宁为丞相。突厥佗钵可汗特地为之发兵壮胆。
第二年(公元578年)闰六月,高绍义得知周武帝病死,以为老天有眼,助他复齐。
恰好幽州人卢昌期起兵据有范阳(今河北涿县),奉迎绍义。绍义当即带着突厥兵南下。中途听说周幽州总管领兵出征,便乘虚袭击幽州治所蓟城(今北京市),北周柱国将军宇文神举派大将军宇文恩率兵四千往救,大半被突厥兵消灭。
就在此时,宇文神举已攻克范阳,生擒了卢昌期。高绍义获悉后,知复国无望,遂率全军素衣举哀,追悼卢昌期,然后退回突厥境内。
随着北周对齐国故土的统治日益巩固,高绍义在中原已经失去了号召力,完全依赖突厥的庇护苟延残喘。此时,突厥与北周的关系也开始逐渐改善。
大成元年(公元579年)二月,突厥佗钵可汗要求与北周和亲,北周以交出高绍义为条件,同意将千金公主嫁给佗钵。佗钵可汗没有答应。但双方关系仍在继续改善。大气候的变化,预示着高绍义的苟安日子已经不会长久了。
大成二年(公元580年)六月,周遣汝南公宇文神庆、司卫上士长孙成送千金公主入突厥,又遣建威侯贺若谊厚赂佗钵可汗,要求交出高绍义,佗钵权衡利弊,觉得高绍义已经不再有用,决定把他抛弃。
遂以出猎为名,把高绍义诳到南部边境,使贺若谊捉去。七月,高绍义被押至长安,随即,又被流放蜀中,最终死在那里。】
快穿之我是小配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