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和二年春,阴雨连绵的眉州,难得放了晴。
今日眉山上下很是热闹,原来是苏家与青神王家结了姻亲。
苏家长子苏子瞻要迎娶贡进士王方之女王小娘子,单名一个弗字。
说起这位王小娘子,那也是眉州远近闻名的佳人,幼承庭训,知书达理,亭亭玉立。
王方是苏轼的老师,又跟苏轼的父亲苏洵为多年好友。
因此苏家与王家结亲,的确说的上一个门当户对。
据说,明日就是才子佳人拜堂成亲的日子,所以今天王家的嫁妆送进了苏家。
本朝嫁女极为讲究,特别是大户人家,给的嫁妆极为丰厚,那可是将女子一辈子要用的东西都准备得齐齐整整的。丰厚的嫁妆,给足了姑娘面子,让她在夫家挺直腰板,不用看他人脸色。
王弗作为家中唯一的女儿,自幼得父母疼爱。到了嫁人之际,父母虽然极为不舍,也为女儿备足了满满当当一百二十八抬嫁妆。
由王弗的亲兄弟、堂兄弟们亲自送妆。
十里红妆浩浩荡荡,引起了沿街百姓的驻足观望,瞠目结舌。
蜀地虽然富庶,但能出得起这般多嫁妆的人家,着实很少。
苏家的大门早早就打开了,苏洵夫妻二人带着自家两个儿子,在正堂迎接。
一抬又一抬的嫁妆规规整整地摆在了院子里。嫁妆单子前段时间就送给了苏家大娘子过目,如今正在一件一件对过去。
嫁妆那可是女子自己的私人财产,纵使是夫家,也一分一毫不得占领。这般开诚布公地对着,也是为了王弗将来不受委屈。
“子瞻,小妹向来温顺知礼,你可要好好对她。”王弗的长兄王淇认认真真地对苏轼说道。
“兄长所言,子瞻牢记于心。”苏轼目光温和,那是他一见便倾心的女子呀,他如何舍得委屈了他。
王淇平时不苟言笑的面容上浮起浅浅的笑意,他与苏轼一同读书,苏轼为人他心里一清二楚。只是,到底嫁的是自己从小疼爱的妹妹,还是要出言提醒的。
“亲家放心,在我心里,弗儿就是我的亲闺女,自然会好好待她的。”程氏乐乐呵呵地说道,王弗也算她看着长大的,小娘子温婉可人,她看着也喜欢。
话本黑产程氏,苏洵之妻,苏二娘子、苏八娘子、苏轼、苏辙之母。
此时的王家。
王弗的母亲徐氏清点着她的私房钱,都是要给王弗一块儿带过去的。
“这些散碎银子,你可以用来打点底下人,或者逢年过节给小辈做零钱。”徐氏念叨着,满脸都是不舍。
“这是收成不错的庄子田地,还有几个铺面,都写进单子里,给亲家过了目的。”匣子里装着厚厚一沓纸,都是徐氏自己的攒下来的嫁妆。
“母亲,女儿舍不得你,也舍不得父亲,兄长,弟弟。”王弗拉着徐氏的手,不舍地说道。
“我们又何尝不是?虽说苏家与咱们家离得近,可男儿志在四方,以你郎君的才华,定然能成进士,入朝为官,你也是要随夫去的,那可真真是分别了。”徐氏叹道。
话本黑产王弗的嫁妆明天会发出来,尽量贴近宋代
如懿传:捡漏成了第一宠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