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一次酒醉后对皇后王氏说:“你知道我为什么不杀周世宗孤儿寡母吗?别人都说我厚道,可还有一层心意他们不知道,今天我杀了前朝遗孤,来日倘若他人篡了皇位,你们弱妇幼子也会血溅这殿前台阶。”
赵匡胤为何说出这样的话?面对造反,赵匡胤又是如何处置的?对于权力的分配,赵匡胤又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报,报,禀告皇上,边境传来消息说,李筠联合李重起兵造反”,赵匡胤听到此消息后勃然大怒,“朕平时待他们不薄,为何一个个的都要以这样的方式对待朕”,朝廷之上,赵匡胤将火气撒在众文武百官身上。
李筠造反,他是觉得赵匡胤对自己不公平,让自己镇守晋南这个偏远之地,让他的亲信镇守富饶之地,一对比,李筠越想越气,于是李筠就找到节度使李重,李筠将自己的想法告诉给李重,李重双手背在背后,走来走去一直在思考。
赵匡胤虽然分给了自己一些土地,但这并满足不了李重的需求,野心勃勃的两人一致决定起兵造反,李筠和李重两人在背地里偷偷谋划兵变的事间,但不曾想走漏了风声,两人的事情被赵匡胤知晓。
既然就这么想造反,赵匡胤就让两人失去造反的机会,于是,赵匡胤决定亲征讨伐李筠和李重两人,由于是李筠怂恿的李重,所以,赵匡胤先平定李筠的造反。
“李筠,朕待你不薄,为何不安分守己,好好镇守晋南”,赵匡胤兵临城下,李筠站在高高的城墙之上,俯视着赵匡胤,“哼”,李筠看到赵匡胤的那副嘴脸就想呕吐,说是待自己不薄,结果一直冷落自己。
赵匡胤见李筠没回自己的话,也不想再啰嗦,“杀”,一声令下,几十万士兵密密麻麻地冲向城楼,李筠高傲自大以为赵匡胤一个皇帝哪儿懂得打仗,然而,不过三天,赵匡胤就攻破了李筠的防守,李筠引以为豪的防守就这么轻易地被赵匡胤攻破了。
活捉李筠后,赵匡胤转身就去攻打李重,李重听闻李筠被赵匡胤活捉后,惊得慌了阵脚,他都没心思指挥手底下的人防守赵匡胤的进攻,他带着一小股士兵从一个偏远的小路逃跑,但赵匡胤早就料到,他早早地派人将各个路口堵死,不放过一个苍蝇,更不会放过李重这个叛贼。
将李筠和李重两人的反叛判定后,赵匡胤胜利班师回朝,当所有人的脸上都挂着微笑时,只有赵匡胤一个人愁眉苦脸的,谁然平叛了李筠和李重的造反,但以后肯定还有像两人一样的反贼挑起战争的,自己该怎么做才能避免或者减少这样的事情呢?
李重身为节度使,竟敢谋反还得缘于他的身份,节度使是一方地方最大的官职,对于地方的管理起到了很大的重要,但这也不便于中央对于地方的管理,想到这一点,赵匡胤似乎找到了能够减少位高权重之人,特别当时盛行的节度使。
在赵匡胤之前,节度使可以委任封地内的每个县的县令,如果将这些权力收回到中央,由中央管理,那岂不是节度使的权力得到了极大的削弱,深思熟虑后,赵匡胤下旨将节度使委任知县的权力收回,以后的县令都有中央这边直接委任。
赵匡胤此举让各地方的节度使惶恐不安,但想到前不久赵匡胤亲征平定李重的行为,其余节度使也猜到了一二,这赵匡胤也是害怕他们会像李重一样举兵造反,削弱他们的权力才让他赵匡胤放心。
赵匡胤不仅削弱了节度使的权力,还削弱了跟随自己多年部下的权力,这天,赵匡胤邀请自己的兄弟们去狩猎场打猎,赵匡胤的部下还以为真是打猎,都高高兴兴地来到狩猎场,结果,一来到他们就感觉到不对劲儿,这狩猎场怎么还有个专门由于斩头的台子啊。
赵匡胤看到兄弟们来了,就派人给他们倒酒,但没一人敢喝下,这酒是毒酒还是······,赵匡胤也好像没看到他们的反应似的,他一个边喝着酒,一边和他们谈起权力之时,果然,这赵匡胤果然没安好心,他们也是听出来了赵匡胤无非就是想要他们手中的权力罢了。
狩猎结束的第二天,凡是参加过狩猎的将军都将手中的兵权还给了赵匡胤。
历史异志文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