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有声从外地归来,得知娇妻已被霸占,非常恼火,就直奔军统局本部,但吃了闭门羹。有一天,戴笠的秘书王汉光明确指出:你要把胡蝶女士带回去,这点万万做不到。潘有声知道鸡蛋碰不过石头,只得作罢。
抗战胜利之后,戴笠准备在第二年迎娶胡蝶。不过,就在成婚之前发生了意外。1946年3月17日,戴笠因飞机失事而身亡。胡蝶终于结束了被幽禁的日子,重新获得自由。
后来胡蝶在本人的回忆录中,并未提及这段往事,这是因为对胡蝶来说,虽然她是受害者,但终究过于屈辱,不堪回首。而这也可以看出胡蝶性格中的特征,除了冷静之外,处事还比较圆润,不像阮玲玉那样极端。
之后,胡蝶依然坚持表演,直到1966年才息影。尤为值得注意的是,1960年胡蝶以影片《后门》获得第七届亚洲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荣膺“亚洲影后”。
1975年,胡蝶定居加拿大温哥华,改名潘宝娟。上世纪八十年代后,胡蝶开始撰写回忆录。1985,77岁的胡蝶向好友王丹凤表示:如果健康情况允许,希望有朝一日能回到祖国,能回到使她成名并留下她青春年华的上海,旧地重游,与影友同人团聚话旧。
晚年的她虽然身在异国他乡,但仍然热爱着祖国,思念着故土的亲友们。正如歌中所唱的: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遗憾的是,胡蝶的这一愿望未能实现。1989年4月23日,胡蝶在温哥华因脏病去世。她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蝴蝶要飞走了……
纵观胡蝶的一生,她做到了对自己要求的“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演戏”,在大是大非面前不糊涂,无论身在何地都怀着一颗炽热的中国心。如今她虽然离开了这个世界,但她在银幕留下的形象以及本人的传奇经历,都将永远被人们铭记。
本文来自@文史之新
历史异志文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