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真实的三国
超小超大

第十章:幽州双雄

徐州的吕布星陨白门楼,河北袁绍也终于大破公孙瓒于易京城楼,彻底将幽、并、冀、青四州都划入自己的版图中,志得意满的袁绍决定去许昌教育一下老弟曹操,就是那个当年和自己一起偷别人媳妇儿的小阿瞒。

话说当年,袁绍那两条大长腿背着别人的媳妇儿就开溜,袁术、曹操两个小短腿在后面紧追,袁绍一个不留神掉进了坑里,还辛苦小老弟曹操反应快大喊一声追上来了,袁绍才跳出坑来。

每每想起这些荒唐旧事,袁绍才能在多年的峥嵘岁月中感到些许温暖。

不过要说这些老弟可没一个省心的,最不省心的就是自己的亲老弟袁术,本事不大,脾气不小,还逢人就说袁绍不过是婊子养的,他袁术才是大汉袁家根正苗红的传承人,这个老弟可把袁绍头疼坏了,要知道大汉虽然行将就木,皇上也只不过是群臣之间利用的工具,再没有谁拿那个坐在龙椅上的刘协当一回事。

但面子功夫还是要做的,不管是权倾天下的大将军何进,罄竹难书的尚父董卓,跳梁小丑李傕郭汜,还是后起之秀曹操,天下八俊荆州刘表,宗亲太尉刘虞,都不敢将这层吹弹可破的窗户纸捅破,可袁术这个愣头青就这么干了,后果自然是众叛亲离,一年不如一年,以致最后唐唐大汉袁家正宗被饿死于荒郊野庙,被世人嘲笑。

按理来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亲兄弟有了难,当大哥的怎么也该拉一把。袁绍之所以没有拉这一把,是因为两人的仇怨太深,可以说从南到北,除了偏安一隅的益州刘焉和董卓余孽李傕郭汜,其他人都是在为他们亲哥俩而打仗。

袁术拉拢了公孙瓒,袁绍就拉拢曹操,袁术拉拢了孙坚,袁绍就拉拢刘表,袁术拉拢了吕布,袁绍就也通过曹操拉拢吕布,反正吕布是出了名认钱不认人,而这一切恩怨的起点是幽州的刘虞和公孙瓒。

刘虞那可是真正的大汉皇叔,而且还担任过宗亲的纪检委书记——宗正。

自董卓迁都以来,山东诸侯各怀鬼胎,除了孙坚曹操锐意进取,剩下的各路诸侯不是相互火并的,就是做着皇帝梦的,再不然就是不敢做皇帝梦却想着做拥立功臣的,当时风传长安路途遥远,道路阻隔,皇帝不知道还活着没有,即使是活着,受制于董贼之手,那些号令都是出自董贼之手,不可以相信,为天下苍生计,当立宗室中有能力的长者为新皇,凝聚人心,中兴大汉。

这个有能力的宗亲,大家一致认为就是大司马刘虞,这些人包括韩馥,袁绍。刘虞严厉的斥责了来使,表示那不可能,韩馥就又派人来表示真皇帝要是不敢,可以先当个摄政的尚书。刘虞这次直接把来使斩了,为表示护主之心。

刘虞派出了田畴和鲜于辅去迎接汉献帝,汉献帝为表达诚意,把刘虞当侍中的儿子刘和回刘虞身边尽孝,刘虞正是高兴非常,后将军袁术来了封信,大意是,你儿子在我这里,听到这小伙子说大司马想把皇上接出来,下官真是惭愧啊,只要大司马给我再来它千八百人的,下官就把皇帝接出来。刘虞接到信很激动的对公孙瓒说,老弟,世上还是好人多,袁公路不亏是四世三公,真是大汉的栋梁。

公孙瓒表示宁可相信世上有鬼,也绝不相信袁术这个破嘴,这家伙一心就想着自己当皇帝,还能和你一样不顾一切的迎接皇上,只怕他最希望皇上死掉了。

刘虞坚决不听,这时候,公孙瓒就有点让人不解了,虽然刘虞不听,公孙瓒也犯不着就给袁术出主意让袁术扣押了刘和,还把自己的弟弟公孙越派过去以示友好,袁术十分注重公孙越,把他放在自己最牛的将领孙坚手下学习战争技能,本想着刷刷经验,没想到在参加一场和袁绍部将周昕的城市争夺战,公孙越被乱飞的箭射死了。

然后公孙瓒就觉得这都是袁绍的错,这当然是借口了。

真正的理由是,袁绍靠着忽悠夺取了冀州,而且还是借助公孙瓒的威名,袁绍的谋士一顿忽悠,大致意思是你啥也不如袁绍,不如把冀州牧让给袁绍,还能做个富家翁。

韩馥本来也是一方诸侯,为啥一被忽悠就服了哪?

怂是一方面,公孙瓒是压死他的最后一棵稻草,而自己的首席大将麹义和自己闹翻了。如今的韩馥,外无可守之将,内无可调之粮。

虎狼环伺,韩馥确实再也没有退路,与其说是谋士巧舌如簧,不如说是形势比人强。

摆在韩馥面前的从来就没有如何能赢的选择,只有怎样才能不死的无奈。

韩馥是无奈的,冀州虽大,境内黄巾余孽四处流窜,大将麹义反叛,西有张燕,北有公孙瓒,外有袁绍觊觎,内有谋士离心。

韩馥只好选择让贤。袁绍上兵伐谋,一旦得冀州,顺便接收了韩馥的文官武将,只有一个叫荀彧的开溜到小弟曹操那里,袁绍丝毫没有介意,因为这些士族本来就是多方下注,这就是他们千年繁荣的原因。

不久后又有一个叫郭嘉的也跑到小弟曹操那里,这个人的出走,袁绍根本没当回事儿,或者说袁绍压根就没有注意到这个人。

当然袁绍和袁家最后会终结在这两个人的计谋之下,这是当时帐下人才济济的袁绍想不到的,或者说,现在袁绍考虑的不是几个谋士的存在,而是被自己欺骗了的公孙瓒。

袁绍心中肯定是瞧不起公孙瓒这种草莽之辈的,大概在袁绍这等人物心中只有刘虞才和他地位对等,这从他对待刘和的态度就可看出一二,实际上来说刘和从袁术那里逃走,又被袁绍所滞留,就是袁绍的人质,但后来刘和还能帮着袁绍收拾公孙瓒,就说明了虽然袁绍对刘和有所图谋,但起码是以礼相待。

也正是因为袁绍觉得和刘虞才是对等关系,实际上就和刘虞结成了攻守同盟,公孙瓒从官职上看是受到刘虞辖制的,刘虞也怕公孙瓒尾大不掉,因此公孙瓒在和袁绍的对抗中,始终有刘虞在后方掣肘,使得公孙瓒在袁绍刚接管冀州立足未稳时,突袭冀州得到的先天优势,在后续的战争中不但没有像滚雪球一样奠定成为胜势,相反因为刘虞的拆台,公孙瓒不得不去抢夺刘虞分配给乌桓的物资,来应付北上的袁绍大军,而公孙瓒既然有了自我补给的能力也就更加不把刘虞放在眼里了。

也正是因为刘虞的拆台,公孙瓒不得不筑易京城,作为同时防备刘虞和袁绍的根据地,身为幽州牧的刘虞当然不能允许自己的境内有公孙瓒这样不听话的存在,于是就起了杀心。

幸好有个明白人魏攸说:现在天下人都以刘虞为榜样,但谋臣武将是不能缺的,公孙瓒虽然不对,但现在还不是动手的时候。

魏攸的意思就是韩馥和麹义闹掰了,然后韩馥就完蛋了,况且如果把公孙瓒除了,谁为刘虞阻挡冀州袁绍?

可惜的是明白人活得太短,没多久就死了,刘虞就又想起公孙瓒的放肆。而且这次集合十万大军要灭掉公孙瓒,这时又有聪明人程绪说:公孙瓒虽然有错,但现在大家还不知道他的罪名,老大你不是先利用舆论压力让他置于不义之地,现在就这么不宣而战,人们会认为你们是同室操戈,祸起萧墙,没人会来帮助您的,而且咱们打仗也没有公孙瓒厉害,一决生死的风险太大,不如现在将兵马驻扎围困,不轻易发动总攻,公孙瓒的兵力不足以突围,就只有来投降。

这话说得多好,可谓知己知彼,点出了刘虞的两大优势:兵多足以围而不战,声望高可以一呼百应,也点出了刘虞的一大致命伤:临阵对战,应付复杂的战场态势,这个刘虞真不行。

刘虞的反应是认为程绪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然后推出去砍了,接着刘虞就迫不及待的证明了程绪说得有多对,刘虞下令,只抓公孙瓒一人,不要伤了老百姓。

本来爱民如子是件好事,这也是刘虞在幽州有崇高声望的缘故,但问题是如果太爱惜自己的羽毛,这仗就没法打了,刘虞手下本来就是些少爷兵,从来也没有真正的见过战争,又拘泥于爱民舍如爱民的条条框框,造成了公孙瓒四处放火,刘虞四处灭火的消防大演练的局面。

在血与火面前,这些少爷兵不知所措,被公孙瓒以白马义从为核心的百战之兵打败,刘虞狼狈逃窜,然后被公孙瓒抓住,公孙瓒可不和刘虞讲什么只抓一人,其余不问,抓过一个现成的罪名,说刘虞有僭越之心,就选了个晴天,发誓如果刘虞不该杀,老天就下雨吧。老天没有下雨,刘虞就被砍了。

当刘虞的脑袋落地的时候,公孙瓒彻底的独霸了幽州,但也同时失去了和袁绍争天下的实力,公孙瓒显然也是知道的,因此从此以后公孙瓒不再谋求夺取冀州之事,反而一心高筑墙去维修易京去了。

前面说过凡是想着高筑墙,从容自保的诸侯们都被收拾干净了。

在三国乱世,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这个原因看到最透彻的还是千古名臣诸葛大大,在他的出师表中提到,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危急存亡之秋也。

一旦不能有效的土地扩张来平衡内部势力的利益,内部势力就会像墙头草一样做对手的内应,官渡之战如是,赤壁之战如是,夷陵之战如是,战败固然可怕,但不战更是自取灭亡。

在没有建立足够的有效的运转体系之前,只有以战养战才是不自取灭亡的道路。

这就是袁绍明知晚战有利,也要急战;曹操明知水战不善,也要急战;刘备明知连营不可,也要急战。

战或许会输,但不战人心难留,人心一去,万劫不复。

公孙瓒知道不知道这个道理哪?

或许也知道,但还是那句话,形势比人强。

很多在后世读者看起来很二的决定不过是当时无奈的抉择。

公孙瓒的无奈就是刘虞的声望太高,名声这个东西,打仗的时候没什么用,但一旦被对手利用了,就是最锋利的武器。

前面已经说了明白人程绪说的,刘虞最大的优势就是声望。

声望是什么?

是人心。

人心就是天下。

刘虞空有幽州的人心而不用,当然也不一定是脑子一热犯病。

或许也是无奈,这个无奈就是刘虞和公孙瓒已经难分彼此,可以说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刘虞的任何行动很难对公孙瓒保密,可以说刘虞稍有动作,公孙瓒就会做好准备,战争就是变成残酷的围城战,到时候不知道又有多少无辜的百姓因为这场战争而枉死,因为声名所累,所以刘虞不可能选择会造成大量平民死亡的围城战,因此只能是偷袭战。

事实上即使是刘虞临时起意的偷袭战还是成功的泄密了,一个叫公孙范的人将这个消息透露给了公孙瓒,公孙瓒准备挖地道逃跑。

但一看这些少爷兵打仗这么单纯,根本不是打仗的材料,当即就放弃了逃跑计划,随便抓了几百人,抢占上风口,一把大火就把刘虞烧得逃窜。

前文说到,公孙瓒杀了刘虞后,会去修易京城堡是坐以待毙。

但其实也是无奈之举,仍然是那句话形势比人强。

杀了刘虞之后,公孙瓒的形势是什么哪?

北有乌桓铁骑,内有鲜于辅领刘虞兵,南有麹义大军压境,而且刘和归来,群情激奋。

此时的公孙瓒,境内无可信之人,只能和黑山贼张燕结盟,当然这时张燕恰好被过客吕布胖揍了一顿。

当然好消息也是有的,吕布虽然本领高强,但惹事也不含糊,在袁绍这转了一圈,险些把袁绍最倚重的大将麹义拐跑,麹义和吕布可能也是物以类聚,可以想象两个擅长弑主的猛将在攻打张燕的战争中友好的交流,这交流内容怕是少不了除掉袁绍,立吕布哥哥为冀州牧,事情没有搞成,吕布仓皇出逃,麹义也自然成了袁绍的眼中钉。

但对付公孙瓒还得用,而且杀人得师出有名,在随后的联合作战中麹义先后两次大败公孙瓒,然后在易京和公孙瓒打开了持久战,袁绍逮住了麹义粮尽兵败将其卸磨杀驴。

不得不说袁绍确实是成大事之人,用人时退让隐忍,不用时杀伐果断。

至此公孙瓒已经只有招架之功,再无还手之力。

只能在易京城堡中等待着袁绍的最后一击。

用公孙瓒自己的话说,当初他大败黄巾军于东光之时,有南下夺取天下的志向和可能,但现在众叛亲离,时不我与,也只能是过一天算一天了。

由于公孙瓒的清醒认识,这最后一击在四年后才降临。

建安三年末,袁绍经过了四年的经营,已经吞并了青州和并州,占据了幽州的大部,公孙瓒早已算不上袁绍的对手,而是一盘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的菜。

如今袁绍扫清大河之北,完成了沮授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准备南向吞并天下,在南下前,就来把公孙瓒这盘菜吃掉。

公孙瓒还是老办法,坚壁清野外加联系张燕。

殊不知袁绍等了四年等得就是他联系张燕,经过了四年的经营袁绍获悉了公孙瓒和张燕联系的路径,派出斥候截获了密报,然后伪装成张燕的部队,以举火为号,骗开易京的大铁门,公孙瓒就此在历史上画上了句号。

公孙瓒起于北征乌桓,内有刘虞怀柔手段,外有白马将军雷霆万钧,这一刚一柔使得乌桓平定。

盛于东光破黄巾,大收其众,以余威收冀州数郡,诚然是公孙瓒战法高妙,也是黄巾军转战千里强弩之末,兼袁绍新得冀州人心未定,公孙瓒趁乱取之,必因乱失之。

败于祸起萧墙,与刘虞互不相让,刀兵相见,杀刘虞失人心,四面树敌,成也刘虞,败也刘虞,只能困守易京做兽斗。

亡于杯弓蛇影,因刘虞和公孙瓒的势力本就相互重叠,使得公孙瓒不敢用人就怕是刘虞的故旧,无人可用,无人可战,战必亡。

和公孙瓒差不多时候灭亡的还有淮南袁术,不同的是他是自己败了,自己败了的意思就是他自己的钱花完了,就想去下属那里打秋风。然后被下属给打出来,这实在也怨不得下属,当下属们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时,他老人家骄奢淫逸嗨得不得了,以至于他的丞相认为与其被袁术浪费了,还不如拿来救济百姓,就自作主张把袁术的国库捐献给了灾民。

袁术到了末路终于想起来他的亲哥,结果在投奔亲哥的半路上病死。同样退出历史舞台的还有董卓的子弟兵们,樊稠被李傕杀,韩暹、杨奉被刘备杀,郭汜被自己的手下伍习杀张济在打南阳的时候战死,李傕也被杀。

随着张济的侄子张绣归降曹操,最后一颗棋子落定,天下之势明朗——袁绍坐拥幽、并、冀、青四州,雄踞大河之北,刘备盘踞徐州,孙策略有扬州,刘表据荆州,刘焉据益州,张鲁据汉中,公孙度据辽东,曹操据兖、豫二州。

除刘焉、张鲁、公孙渊山高路远又皆是自守之贼未参与这场即将到来的官渡大战,其他人各自归队准备火拼,队形大致为除了关中凉州的关西诸将有条件的帮助曹操外,其他人都是袁绍的盟友,而且对于曹操来说内部也不太平,曹操刚刚粉碎了又一次大规模的刺杀,还不知道有多少人暗中投靠了袁绍,这场决定帝国命运和方向的战争时机已经成熟。

三国年间,最有趣,最真实,最复杂,最豪情,最智慧的主人公曹操将正式站在舞台的最中央,抛开他之前袁绍小弟的称号,将自己奉天子以诛不臣的事业进行下去,即使站在他面前的是强大的袁绍以及同样强大的袁绍的后援团。

一个真实的三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穿越历史(波兰球 连载中
穿越历史(波兰球
冥辰冰月
简介:三个人的穿越沙雕故事。纯粹是作者脑子有病写的。(非正统波兰球!
0.5万字2年前
大明皇室群聊 连载中
大明皇室群聊
长河落星辰
0.4万字2年前
高塔中的盛夏 连载中
高塔中的盛夏
是阿許吖
简介:民国十六年,战事混乱,列强纵横,四处横尸遍野,芒城成为了这场纷争的主战场。
1.0万字1年前
末日雇佣兵 连载中
末日雇佣兵
罗斯海岸
简介:一场莫名其妙的旱灾席卷了古伦尔星,幸存的人类只能搬到地下。能承受高温的克劳尔族人在地表安营扎寨,他们其中一部分建立雇佣兵团,与各国政府合作;还有一部分化作土匪,与政府军对着干……
1.5万字1年前
中国古代历史(上) 连载中
中国古代历史(上)
乔峤
简介:了解历史
0.2万字1年前
刃上寒 连载中
刃上寒
吃青团不吃芹菜
简介:简介正在更新
0.1万字12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