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姓历史演义27卷
超小超大

唐朝下、五代十国、平安时代,宋初

这两次失败,使唐昭宗的威望损失殆尽,逐渐沦落为诸侯们随意侮辱的对象。讨伐李克用的失败使藩镇对朝廷更加藐视,最直接和最可怕的对手就是李茂贞。此时的李茂贞已经加封为陇西郡王,势力有了大的发展,他开始对朝政关心起来,有了当皇帝的意思。一些大臣认为他指手画脚,眼中没有君主,便对他加以斥责。李茂贞不肯服软,立即修书一封反击。朝中一些大臣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也和李茂贞联合,对抗其他大臣,这使李茂贞更加骄横,言语当中经常有不恭敬之词。

景福二年七月,李茂贞在一封写给昭宗的信中嘲笑朝廷的软弱态度,信的结尾这是那句名言,未审乘舆播越,自此何之,唐昭宗勃然暴怒,与宰相杜让能商议惩罚李茂贞,杜让能却进谏道:“陛下初登大宝,国难未平,李茂贞近在国门,不宜与他构怨,万一不克,后悔难追。

昭宗大骂让能:王室日卑,号令不出国门,这正志士愤痛的时候,朕不能坐视陵夷,卿但为朕调兵输饷,朕自委诸王用兵,成败与卿无干。

战争是打响了,但朝廷的军队还是以失败告终,李茂贞领兵进军长安问罪。忠心的宰相杜让能站出来,用性命为昭宗化解了一难。此后大臣们也和昭宗走的远了

乾宁二年,李茂贞指使宦官杀死宰相崔绍纬,再次移师长安,唐昭宗被迫逃往河东去寻求李克用的庇护

而走到半路被李茂贞的盟友、华州刺史韩建追上

韩建恐吓昭宗说:车驾渡河,无复还期。挟持昭宗。

乾宁三年七月十七,抵达华州。堂堂一国之君就这样被大臣幽禁了将近三年。期间,皇室宗亲覃王李嗣周,延王李戒丕,通王李滋,沂王李禋,彭王李惕,丹王李允,及韶王、陈王、韩王、济王、睦王等十一人被杀。

乾宁五年,朱温占据了东都洛阳,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导致李茂贞、韩建和李克用建立暂时的联盟,他们决定宁可让昭宗回到长安,也不能让他落到朱温手里。

乾宁五年八月,唐昭宗回到长安,改元光化,以资庆祝。

唐昭宗回到长安,在宦官和官僚们之间的旧有矛盾又引起了另一场危机。

以中尉刘季述为首的宦官垂死挣扎,进行最后的抗争,他们策划废黜唐昭宗,拥立太子。

光化三年十一月,宦官们实现了他们的计划,将昭宗关在了最熟悉的少阳院,为了防止昭宗逃跑,又熔铁浇在锁上,每日的饭食则从墙跟挖的小洞里送进去。但是宦官们害怕李克用、李茂贞和韩建等人会兴师问罪,将包袱抛给了朱温。而朱温并不想在残酷的宫廷政治中使自己陷得太深,相反他派人将实行政变的宦官们一个个都暗杀了,于光化四年拥立昭宗复位,昭宗改元天复,加封朱温为梁王。

而李茂贞听说昭宗复位,特意从凤翔赶到长安,厚颜无耻的请求加封岐王,无功受禄,显得异常跋扈。此后宰相崔胤想借朱温的力量诛杀宦官,大宦官韩全诲则和李茂贞联合,请来李茂贞的几千兵马驻守京城,保护长安

半年后朱温领兵讨伐韩全诲,韩全诲便迫使昭宗一起逃到了凤翔。朱温紧追不舍,将凤翔城包围起来。

一直围困了一年多,李茂贞守得粮草用尽,从冬到春,雨雪又多,城里每天饿死和冻死的就有一千人,唐昭宗在宫中弄个小磨,每天磨豆麦喝粥,喝得他一点力气也没有。宫人们每天也有三四人死亡,百姓更惨,吃人的现象都很普遍了,人肉每斤值百钱,犬肉值五百钱,每日进奉御膳,就把此肉充当。

天复三年正月,李茂贞实在没法再守下去了,和昭宗商量了一下,便将韩全诲等二十多名宦官斩杀,将他们的首级送给城外的朱温,同时将昭宗也交给了朱温。朱温带着到手的皇帝撤兵东去。

回到长安,朱温命令他的士兵将几百名剩下的宦官赶到内侍省,在那里将他们残酷地杀掉,困惑中晚唐的宦官问题终于被朱温解决了。但是昭宗也完全落入了朱温的监控之下,苟延残喘的度过了他生命中的最后时光。大概是为了报答朱温,昭宗任命朱温为诸道兵马副元帅,相当于军队副总司令。又加封朱温为梁王,并赐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的荣誉称号,还有御笔《杨柳词》五首。可朱温早就利欲熏心,不可能看重这些。

天祐元年正月,朱温再次表请迁都洛阳,当昭宗车驾至华州,民夹道呼万岁。上泣谓曰:勿呼万岁,朕不复为汝主矣!

又对他的侍臣说:朕今漂泊,不知竟落何所!

朱温把昭宗左右的小黄门、打毬供奉、内园小儿等200 余人全部缢杀而代之以他选来的形貌大小相似的亲信。昭宗初不能辨,久而方察。自是昭宗左右前后皆梁人矣!

朱温也担心昭宗再次成为自己对手的招牌,就对他下了杀手。天祐元年八月十一日壬寅夜,昭宗正在皇宫安歇,朱温的手下蒋玄晖和史太带领一百多人深夜来到宫殿,言军前有急事相奏,欲面见皇帝。昭宗的妃子见来人众多,正在犹豫,史太挥刀杀死她,闯入宫内。蒋玄晖入宫后见到昭仪李渐荣,问她:皇帝在哪儿?

李渐荣大声说:宁可杀了我们也不能伤害皇帝!昭宗由于内心苦闷,喝了些酒,正在睡觉,听到有人入宫寻他,暗觉不妙,急忙起身

史太等人已经拿着剑冲入了椒殿

,昭宗 只穿着单衣绕柱躲藏,史太逼近,将昭宗杀害,

李柷登基,他被朱温吓破了胆,不敢立年号,沿用唐昭宗的年号天祐。

紧接着,哀帝就将已为梁王的朱全忠加授相国,总百揆,进封魏王,所担任的诸道兵马元帅、太尉、中书令、宣武、宣义、天平、护国等军节度观察处置等使的职务照旧,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赞拜不名,兼备九锡之命。

唐哀帝并无实权,一切政事由朱全忠决策。

在位期间,其实没有下达过任何实际的政令。那些以他的名义下达的制敕,其实都是按照朱全忠的意思办理,所谓“时政出贼臣,哀帝不能制。

唐哀帝在位期间,只有两件事是他自己主张做的,但都没成功。

一件事是天祐二年九月,以宫内出旨的名义加封他的乳母为昭仪和郡夫人。其中乳母杨氏赐号昭仪,乳母王氏封郡夫人,另外一个也姓王的乳母在昭宗时已封郡夫人,也打算准杨氏例改封为昭仪,此举被宰相提出异议,他们认为:“乳母自古无封夫人赐内职的先例。后来因循此例,实在是有违典制。当年,汉顺帝封乳母宋氏为山阳君、安帝乳母王氏为野王君时,朝廷上就议论纷纷。臣等商量,当今局势下礼宜求旧,望赐杨氏为安圣君,王氏为福圣君,第二王氏为康圣君。

哀帝也只好依从。

另外一件是天祐二年十一月,哀帝准备在十九日亲祠圜丘。

当时各衙门已经做好了举行礼仪的各项准备,宰相也已下南郊坛熟悉有关仪式。可是,朱全忠听到后很不高兴,认为举行郊天之礼是有意延长大唐国祚。有关主持的官员很恐惧,就借口改期使此事不了了之。

天祐二年六月,朱全忠在亲信李振和柳璨的鼓动下,将裴枢、独孤损、崔远等朝廷衣冠之流三十多人,集中到黄河边的白马驿全部杀死,投尸于河,制造了惊人的白马之变。

十二月,朱全忠因宣徽副使蒋殷、赵殷衡诬告蒋玄晖私侍积善宫又与柳璨、张廷范为盟誓,求兴唐祚,处死了蒋玄晖,密令蒋殷、赵殷衡在积善宫缢死何太后,并迫哀帝下诏称何太后是因秽乱宫闱而自杀谢罪,追废为庶人,以太后丧废朝三日,并以太后丧及宫闱丑闻故废除新年郊礼

不久,柳璨被贬赐死,其弟兄也被全部处死。太常卿张廷范被五马分尸,其同伙被除名赐死者若干

朱全忠已是生杀予夺,大权在握了。

天祐四年三月,后梁开平元年

•四月,朱温逼哀帝禅让,自即帝位,改名朱晃,是为后梁太祖朱晃,改国号为梁,唐朝亡

…分割线…

开平五年,河北赵王王镕归附李存勖,朱温派遣王景仁征讨,王镕于是请求李存勖援助他。

这年冬天,王景仁与李存勖的部队在柏乡相遇,在同李存勖交战中惨败而归。

乾化元年七月,燕王刘守光称帝,李存勖闻讯,前去讨伐,刘守光不敌李存勖,写信请求朱温援助。

朱温深知幽燕一旦落入李存勖手中,后果不堪设想,于是决定攻打王镕以此声援刘守光。

乾化二年

二月十五日,朱温率军12万从洛阳出发,号称50万大军。

二月二十六日,朱温到达魏州,命杨师厚等围枣强,贺德伦等围蓨县杨师厚昼夜急攻,枣强因城小,很快被攻陷。

当时蓨县还没有破城,朱温随与杨师厚的部队前去支援贺德伦,将军队驻扎在蓨县以东,可蓨县还未取下,却被数百敌骑攻扰了军营,火烧了很多帐篷和粮草,军心因此大丧。而李存勖的攻势很快,几尽将刘守光消灭,刘守光无法与李存勖继续抗衡下去,

朱温随即收拢军队撤退。

朱温年老体弱,本来就患病在身,路上的颠簸更加重了他的病情,以至于不能乘坐轿子,一路歇歇停停,五月六日才返回洛阳。

五月十五日,朱温病情越发沉重,对近臣十分悲伤地说道:我经营天下三十年,想不到太原余孽竟能死灰复燃如此猖狂!我看他李存勖的志向不小,上天却又欲夺我余年,几个儿子皆非其敌手,我将死无葬身之地了。

说着竟哭泣失声,昏死过去了,近臣一面失声呼叫,一面急传御医,待其渐渐苏醒过来,御医也火速来到,急忙诊脉用药,病情这才稍稍缓解。

因为朱温长子郴王朱友裕早死,因此从建国称帝以来,朱温始终未立太子

此时他明白自己命不久矣,而其他几个亲子又不堪重用,仅仅养子博王朱友文尚可成气,因而决定传位于他。

朱友文驻守在东都开封,朱温于是将传国玉玺交给其妻王氏,让她去召回朱友文,事情被郢王朱友珪的妻子张氏探知,告于朱友珪,朱友珪这时是控鹤都指挥使,控鹤都负责皇宫的警卫工作。朱温看出朱友珪有野心,又下诏即将朱友珪调任为莱州刺史,朱友珪知道这是为了传位给朱友文做的准备,如若自己起身赴命,那么从此就与皇帝宝座无缘,而且当时大多被贬到地方的人,紧接着就追命赐死,恐有杀身之祸,朱友珪更不能自安。

乾化二年六月二十二日,朱友珪穿上庶装,装扮成庶人进入左龙虎军,把情况向统军韩勍说明,韩勍是朱友珪的老部下,恐发生变故因此受到波及不能自保,于是与朱友珪一拍即合,决定协助他弑父篡位。

韩勍带领着自己信任的亲兵五百人,换上控鹤军士的服装,跟随朱友珪混入皇宫中隐蔽起来,至半夜启动,砍断万春门的门闩涌入朱温所在的寝殿,此时宫人因恐惧而呼号奔走地逃逸了

朱温:造反的人是谁

朱友珪:不是别人,是我!

朱温:我早怀疑此贼,愤恨没有杀之,你如此悖逆,杀父篡位,老天爷会放过你吗?

朱友珪指示自己的马夫冯廷谔说将老贼万段

冯廷谔提刀追砍,朱温奋起,绕着大殿内的柱子躲避,期间冯廷谔挥刀三次都劈到了大柱子上,最后朱温力乏,倒于床榻,冯廷谔找准机会向朱温的腹部刺了一刀,刀刃从后背穿透出来,朱温随即毙命。

朱温被杀死之后,朱友珪使人将寝宫地砖扒开,挖一个坑,用蚊帐包裹其尸,然后埋入寝宫地下,即派供奉官丁昭溥策马飞奔传要将朱友文赐死的伪诏,

并于清晨呼使文武百官集中在大殿上,宣读伪造的皇帝诏书博王朱友文谋图造反,指示杀驾,昨日夜,有穿盔带甲的兵士突入皇宫,幸好依赖于郢王友珪的忠孝,亲率控鹤军士将其歼殄,保全了朕的性命。

然朕之病情也因为昨晚发生的事情而更加严重了,故此现以郢王友珪监国,主持军国大事。

六月二十六日,丁昭溥返回,朱友珪确认朱友文已死,公开了朱温驾崩的消息,而后又公布假遗命制书,宣布继帝位,定明年的年号为凤历给朱温上谥号神武元圣孝皇帝,庙号太祖,陵墓叫宣陵,于十一月二十五日在伊阙下葬

朱友珪加冕登基,可朝中人人都清楚他弑父篡位的事实,即使朱友珪用财宝贿赂,大多也不情愿辅佐他,君臣因此离心离德

又因朱友珪软弱失策,对在外的藩王们没有采取先发制人,导致均王朱友贞借此机会,暗中纠集了其他藩王和旧将帅们为外应,确保有与朱友珪进行长期军事对抗的实力,并策动统领洛阳禁军的袁象先为内应,约定发动宫廷政变

朱友贞先于凤历元年一月,起兵讨伐朱友珪,朱友珪派出拦截迎战的部队首战不力,接着被朱友贞劝降,继而又策反了开封龙骧军众将,因此朱友贞于二月顺利进入东都开封

之后袁象先在西都洛阳向朱友珪发难,率兵几千冲入皇宫中,朱友珪闻讯兵变,同皇后李氏及冯廷谔逃命,来到宫楼北垣楼下,将要出去,可朱友珪知道自己总还是不能逃脱,就让冯廷谔将自己与皇后张氏杀死,紧接着冯廷谔也自尽了。

朱友珪死后,袁象先携传国玉玺至东都开封,朱友贞等来玉玺就在开封即位,追废朱友珪为庶人,除朱友珪的年号,复称乾化

—跳时间—

(宋太祖篇)

后周显德六年,后周世宗柴荣病死,继位的恭帝时年只有七岁,因此当时政治不稳。

后周显德七年1月30日

赵光义成功伪造假情报,传来辽国联合北汉大举入侵的消息。

当时主政的符太后毫无主见,听说此事,茫然不知所措,最后问计于宰相范质。

范质暗思朝中大将唯赵匡胤才能解救危难,不料赵匡胤却托言兵少将寡,不能出战。

范质只得委赵匡胤最高军权,可以调动全国兵马。

2月2日,赵匡胤统率大军出了东京城,行军至陈桥驿。

[当时,大军刚离开不久,东京城内起了一阵谣传说,出军之日,当立点检为天子

这个谣言不知是何人所传,但多数人不信,朝中文武百官也略知一二,已慌作一团

赵匡胤此时虽不在朝中,但东京城内所发生的一切他都了如指掌。

周世宗在位时,他正是用此计使驸马张永德被免去了殿前都点检的职务而由他接任。赵匡胤知道皇帝的心理,就怕自己的江山被人夺走,所以他们的疑心很重。这次故计重施,是为了造成朝廷的慌乱,并使他的军队除了绝对听命于他外别无他路。

赵匡胤统军夜宿距开封东北二十公里的陈桥

驿兵变计划就开始了这天晚上,

赵匡胤的一些亲信在将士中散布议论,说今皇帝幼弱,不能亲政,我们为国效力破敌,有谁知晓;不若先拥立赵匡胤为皇帝,然后再出发北征。

将士的兵变情绪很快就被煽动起来,这时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和亲信赵普见时机成熟,便授意将士将事先准备好的黄袍披在假装醉酒刚醒的赵匡胤身上,并皆拜于庭下,呼喊万岁,遂拥立他为皇帝。

赵匡胤:你们自贪富贵,立我为天子,能从我命则可,不然,我不能为若主矣。

赵光义:把他架起来拖他去宫殿。

赵匡胤:哎呀,我不能啊,别拉着我。

在身体上,边说边跟着两个人拽他的士兵朝向宫殿走,结果自己走的的比两个士兵还快

一路快走到门口

赵匡胤:那好吧,既然,天命不可违回开封后,对后周的太后和小皇帝不得惊犯,对后周的公卿不得侵凌,对朝市府库不得侵掠,服从命令者有赏,违反命令者族诛。

诸将士:诺。

于是赵匡胤率兵变的队伍回师开封

守备都城的主要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都是赵匡胤的结社兄弟,得悉兵变成功后便打开城门接应。当时在开封的后周禁军将领中,只有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在仓促间想率兵抵抗,但还没有召集军队,就被军校王彦升杀死

陈桥兵变的将士兵不血刃就控制了后周的都城开封。正月初四,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逼使恭帝禅位,轻易地夺取了后周政权,降周恭帝柴宗训为郑王

由于赵匡胤在后周任归德军节度使的藩镇治所在宋州,遂以宋为国号,定都开封建立了赵宋王朝

即位之后,赵匡胤斩封邱的守门官,升了陈桥守门官的官职

整场兵变就死了,这个看门的跟王彦升,一共两个人。

在北宋取代后周的过程中,因赵匡胤注意严肃军纪,一回开封就下令军队各归兵营,开封城中没有发生以往五代改朝换代时出现的那种烧杀抢掠的混乱局面,因而得到原后周大小官吏的支持。

——封丘镇——

两家邻居,东家甲以卖鸡为生,西家乙卖蒜为生。

两家人的生活都很辛苦,卖鸡要早起拔鸡毛,弄得满地都是鸡毛;

卖蒜的要早起剥蒜皮,弄得满地都是蒜皮。本来两家相安无事,但一刮风就出事了:刮东风时,鸡毛会被吹到西家院子里,而刮西风时,蒜皮会被吹进东家院子里。

两家经常为这些事争吵。

有一次,两家的矛盾升级了。卖蒜的与卖鸡的打起架来,双双负伤。

此时,官府的政令发到。

衙役:注意注意大事呀,改朝换代了,现在本地区是宋朝了。

东家甲:关我屁事,接着吵。

西家乙:一边去,见惯不惯,这不很常见,

一两年就能换一个皇帝

当前背景音乐,无言,极泷

建隆二年七月初九日。

晚朝时,宋太祖把石守信等禁军高级将领留下喝酒,酒兴正浓时,

宋太祖突然屏退侍从。他叹了一口气。

赵匡胤:我若不是靠你们出力,是到不了这个地位的,为此我从内心里一直念及你们的功德。

然而,当天子太过艰难,还不如做节度使快乐,我整个夜晚都不敢安枕而卧啊!

石守信等人惊骇地忙问其故,

赵匡胤:这不难知道,我这个皇帝位谁不想要呢?

石守信:陛下何出此言,天命已定,谁还敢有异心呢?

赵匡胤:不然,你们虽然无异心,然而你们部下如果想要富贵,把黄袍加在你的身上,你即使不想当皇帝,到时候恐怕也是身不由己了。

这些将领知道已经受到猜疑,弄不好还会引来杀身之祸,一时都惊恐地哭了起来,恳请宋太祖给他们指明一条可生之途。

赵匡胤:人生在世,像白驹过隙那样短促,所以要得到富贵的人,不过是想多聚金钱,多多娱乐,使子孙后代免于贫乏而已。

你们不如放弃兵权,到地方去,多置良田美宅,为子孙立长远产业;同时多买些歌姬,日夜饮酒相欢,以终天年;朕同你们再结为婚姻,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这样不是很好吗?

石守信等人见宋太祖已把话讲得很明白,再无回旋余地,而且当时宋太祖已牢牢控制着中央禁军,几个将领别无他法,只得俯首听命,表示感谢太祖恩德。

第二天,石守信等上表声称自己有病,纷纷要求解除兵权。

宋太祖欣然同意,令罢去禁军职务,地方任节度使,并废除了殿前都点检和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司。

禁军分别由殿前都指挥司、侍卫马军都指挥司和侍卫步军都指挥司,即所谓三衙统领。在解除石守信等宿将的兵权后,太祖另选一些资历浅,个人威望不高,容易控制的人担任禁军将领。

于是禁军领兵权拆而为三,以名位较低的将领掌南下,而起义军差不多与此同时,已攻占两浙路首府杭州,方腊拒绝部属关于北上抢占江宁,控扼长江天险抗击官军渡江的建议,而是主力南下,先握三衙,这就意味着皇权对军队控制的加强。

以后,宋太祖还兑现了与禁军高级将领联姻的诺言,把守寡的妹妹嫁给高怀德,后来又把女儿嫁给石守信和王审琦的儿子,把张令铎的女儿嫁给太祖三弟赵光美。

此番后,宋太祖当年执掌兵权的结义兄弟的禁军职务全部被解除,且从此再不授人。

石守信虽然保留着侍卫都指挥使的头衔,却已没有任何实权

另一方面,宋太祖又派李汉超镇守关南、马仁瑀镇守瀛州、韩令坤镇守常山、贺惟忠镇守易州、何继筠镇守棣州、郭进镇守西山、武守琪镇守晋阳、李谦溥镇守隰州、李继勋镇守昭义、赵赞镇守延州、姚内斌镇守庆州、董遵诲镇守环州、王彦升镇守原州、冯继业镇守灵武,管榷之利,悉以与之,其贸易则免征税。

故边臣皆富于财,以养死士,以募谍者,敌人情状,山川道路,罔不睹而周知之。

故十余年无西、北之忧也

北宋建立伊始,后周一些带重兵在外执行巡边使命的将领,如慕容延钊、韩令坤,都表示拥护宋太祖登皇帝位,只有盘踞潞州的昭义军节度使李筠及在扬州的淮南节度使李重进先后起兵反抗,于是宋太祖亲率大军平叛,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先后击败李筠和李重进。他们的失败,使得一些势力较小,又对赵匡胤代周不满的地方藩镇更感到无力与中央抗衡,也只得表示屈服。这样,北宋在原后周统治区已基本上稳定了局势。

赵匡胤死因说法合集

1,自然病死,赵匡胤传位给赵光义,死之前敲了几下斧子警示。

2,赵匡胤自然病死,赵光义圣旨矫诏

3,赵光义为了夺取皇位,昨天晚上灌醉之后外加赵匡胤身上也有疾病,赵光义进房间后看见,赵匡胤身边有斧子,于是用赵匡胤的斧子砍死赵匡胤圣旨矫诏。

4,由于赵匡胤迟迟犹豫不定,自己和赵匡胤以成年的大儿子跟他就是含糊不清没有直接选出来到底谁当皇帝,赵光义担心赵匡胤到时候不履行说好的事情,以防变故,夺取皇位昨天晚上灌醉之后,外加赵匡胤身上也有疾病,赵光义用,赵匡胤房间里的斧子砍死赵匡胤,母亲约定圣旨是真的。

5,赵光义昨天晚上派了个鬼鬼岁岁的御医下毒毒死的赵匡胤,圣旨矫诏。

6,赵光义昨天晚上看赵匡胤喝多了,也得了病,赵光义调戏某个妃子,不巧让赵光胤看见了两人发生的冲突,赵匡胤拿斧子砍他,赵光义临时起意,夺斧反杀。

(宋太宗篇)

太平兴国四年五月,北宋灭亡北汉后,宋辽直接对峙。

双方接触线大体东起泥姑口,西沿拒马河流域的信安军、霸州、容城,然后折向西北至飞狐及灵丘以南,直达代州雁门。

此线以北为辽控制的幽云地区。

当时把幽云十六州中位于太行山北麓东南的檀、顺、蓟、幽、涿、莫、瀛7 州称为山前,把太行山西北的儒、妫、武、新、云、朔、寰、应、代9 州称为山后。

辽对这一地区特别是幽州十分重视,除派大丞相、南京留守韩德让和大将耶律斜珍率兵防守幽州外,还在隋唐蓟城的基础上对幽州进行大规模的扩建,

从而使幽州城成为方圆36 里,城高3 丈、宽1.5 丈,人口30万的陪都和军事、政治重镇。宋军在消灭北汉时,在太原集结了数十万部队,并在白马岭之战中击退了支援北汉的辽军

赵光义企图乘战胜的余威,一举夺取幽云地区

北汉刘继元已降,宋太宗还师至镇州即转兵北上。

但是破太原尚未赏三军,诸军兵将多不愿行,只是无人敢说。

赵光义下令枢密使曹彬调发各地屯兵

当时宋军诸将,大多数比赵光义冷静得多,他们以大军云集,粮储不及为请

赵光义却兵来将挡,下诏发京东、河北诸州军储,限期转运至镇州北面行营以备供应

当时扈从六军,有没有按时到达指定地点集结的,赵光义大怒,要按军法处置,被臣下谏阻

而当时辽对燕地的防守其实早有部署

三月,在宋军进攻北汉,韩侼、耶律善布、耶律沙等救援北汉时,辽已增派北院大王耶律奚底、将领萧讨古和乙室王撒,率兵戍守燕地,说明其早已考虑到宋军可能的进攻了。辽在幽州经常屯驻的汉兵,有神武、控鹤、羽林、骁武等军,共约一万八千余骑;又有其所属将帅契丹、九女、奚、南北皮室当值舍利一千九百五十

若契丹大举南侵,则一般调集东京、中路诸路兵,兵力可达二十余万

五月二十日,宋军从太原分路东进,翻越太行山,二十九日抵镇州,进入河北平原。六月初七,赵光义调发京东、河北诸州的武器装备和粮秣运往前线。

六月十三日,宋太宗赵光义自镇州出发,十九日次金台屯,募民百人为向导,二十日至东易州之西,过拒马河入辽境

辽易州刺史刘宇,涿州判官刘厚德相继献易州、涿州投降宋军

宋军推进很快

六月二十三日,赵光义大军至幽州城南,驻跸宝光寺。

当时辽京守将为权知南京留守事韩德让以及权知南京马步军都指挥使耶律学古。

另有辽北院大王耶律奚底与统军使萧讨古等军在城北屯扎。宋军先锋东西班指挥使傅潜、孔守正巡哨城北,在沙河遇到辽军,马上以先至的兵马与之交战,后军不久到达,而后诸军齐集,大败奚底、讨古及乙室王撒合军,斩获甚众,生擒五百余人。

辽南院大王耶律斜轸屯兵得胜口,看宋军锐气正盛,不敢与之直接冲突,便趁着耶律奚底新败,在得胜口用青帜伪作收容溃军之状以诱敌。赵光义得到探马报告,便有轻敌之心,麾军继续攻击,宋军将士乘胜追击,斩首千余级。而斜轸抓住机会突然袭击宋军后方,宋军败退,与斜轸军对峙于清沙河北。

辽南京城内守军得此声援,固守之志更加坚定。

六月二十五日,宋军看出耶律斜轸兵力不足,只是据险而守,仅能声援幽州之敌,便只留一部兵力与之对峙,而用大军围攻幽州城

定国节度使宋偓与尚食使侯昭愿,领兵万余攻城东南面;河阳节度使崔彦进与内供奉官江守钧,率兵万余攻西北面;彰信节度使刘遇率军攻东北面;定武节度使孟玄喆攻西南面。

并以潘美知幽州行府事

耶律斜轸部将渤海帅达兰罕率部降宋,赵光义以其为渤海都指挥使。自此,城外宋军对守城辽军多方招降,使城中人怀二心,后又有其铁林都指挥使李扎卢存等率所部出降。原在城外的辽御盏郎君耶律学古入城增守,与韩德让等共谋守御,安定反侧,守军才安下心来守城。

六月二十六日,赵光义由城南宝光寺至城北,亲督众将进兵,攻击清沙河辽军,大战一日,杀敌甚众,获马三百余匹,辽军稍却,仍然凭借险要坚守。三十日赵光义又督军攻城,宋军三百人乘夜登城,被耶律学古力战所擒,后又发现并堵塞了宋军挖的隧道,修守备待援兵。而当时,辽南京被围,远近震动,辽顺州守将刘廷素、蓟州守将刘守恩相继率部降宋。

辽景宗耶律贤于六月三十日闻知辽京被围,耶律奚底、萧讨古、耶律斜轸等军虽未大败,却不能进援,只能声援,于是急遣南府宰相耶律沙率兵往救,其特里兖耶律休哥自荐请缨,辽主便以休哥代替奚底,统帅五院军之精锐驰赴前线。

宋军围攻幽州坚城不下,将士多怠,士气低落。

七月初六,耶律沙大军至幽州,赵光义督诸路军攻击,两军战于高梁河,耶律沙力战不支而败退。然而当时的宋军连续近二十日不停地猛攻幽州城,士卒早已疲殆,故而虽然战胜,从中午到傍晚只追了十余里。

令赵光义始料未及的是,耶律休哥率军出其不意间道而来,人人手持火炬直冲,宋军不知其多寡,未等接战心里已经发怵,故不敢接战,欲据高梁河为抵御之计。

耶律休哥先收容耶律沙败军,使之回去再战,与宋军相持,然后与耶律斜轸各自统帅精锐骑兵,从耶律沙的左右翼挺进,乘夜夹攻宋军,实行两翼包围钳击之势。战斗激烈非常,耶律休哥身先士卒,身被三创犹力战。城中耶律学古闻援军已至,也开门列阵,四面鸣鼓,城中居民大呼,响声震天动地。耶律休哥继续率部猛攻,这时宋军才发觉已被包围,又无法抵抗辽军的猛攻,只能纷纷后退。耶律沙从后面追击,而休哥与斜轸两军也对宋军实行超越追击。

宋军大败,死者万余人,连夜南退,争道奔走,溃不成军,赵光义与诸将走散,诸将也找不到各自的部下军士。

—高粱河车神名场面—

赵光义的近臣见形势危急,慌忙之中找了一辆驴车请赵光义乘坐,急速南逃,凭借高超的驾车水平,疯狂连奔,成功甩开距离。

耶律休哥时已受重伤,昏死过去,不能骑马,

左右用轻车载着他,代他发号施令,继续追击。

一直追到涿州城下,获得兵器、符印、粮草、货币不可胜计

赵光义于七月初七日天明之后,已先到达涿州城外,当时宋军的败兵还没到。

他又绕过涿州城,直奔金台屯,见诸军尚未到达,才敢停住车驾观望。

初九日,赵光义见诸军仍然未到,便使人往探,这才知道诸军仍在据守涿州,而且有策划立太祖子武功郡王德昭的事,于是急命崔翰往传诏命班师。

太平兴国五年十九岁的寇凖考中进士。宋太宗选取进士,往往到殿前的平台亲自看望提问,年纪轻的人往往不予录用。有人教寇凖增报年龄,

寇凖:我刚刚准备要踏上仕途,怎么可以欺骗陛下呢?后来考取了,被授官大理评事,被派往归州巴东任知县,任满改任成安知县。以后他又先后升任盐铁判官、尚书虞部郎中、枢密直学士等官。

端拱二年,寇凖曾奏事殿中,大胆进谏。

由于忠言逆耳,宋太宗听不进去,生气地离开了龙座,转要回内宫。

寇凖却扯住宋太宗的衣角,劝他重新落座,听他把话讲完。

事后

赵光义:我得到寇凖,像周王得姜子牙一样。

寇凖在宋太宗朝群臣中,以刚直足智著名。

寇凖

淳化初年,朝廷处理了两桩受贿案。情节严重的王淮,赃钱以千万计,仅被撤职仗责,不久又恢复了原职;而情节较轻的祖吉,却被处以死刑。寇凖知道这是王淮的兄长、参知政事王沔搞的鬼,心中忿忿不平。

淳化二年春,发生了一次大旱灾,宋太宗召集近臣询问时政得失。

群臣多认为是天数所致,

寇凖:《洪范》里说,天和人的关系,相互应和就像影子和回声,大旱是因为刑罚有不公平的地方。

宋太宗很生气,起身回到宫中。过了一会儿,召寇凖询问刑罚不公平的情况,

寇凖:希望把二府的官员召来,我就说。皇上下令召二府的官员来,

寇凖:不久前祖吉和王淮都触犯法律接受贿赂,祖吉受贿较少却被杀头,王淮因为是参政王沔的弟弟,收受钱财千万,只受杖刑,仍官复原职,这不是不公平是什么?

宋太宗把这件事问王沔,王沔叩头谢罪,于是宋太宗严厉批评了王沔,并且知道寇凖可用。

当即任命寇凖为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任同知院事,开始直接参预北宋朝廷的军国大事。

寇凖在枢密院与知院张逊发生了严重的意见分歧,一天,寇凖与与温仲舒一起外出,在路上碰到一个疯子迎着他的马喊万岁。判左金吾王宾与张逊向来交好,张逊就嗾使他把这件事禀告宋太宗。

寇凖引温仲舒作证,张逊让王宾单独上奏,言辞很严厉,并且互相指责对方的短处。宋太宗很生气,贬谪了张逊,寇凖也被免官任青州知府。

但这时宋太宗已离不开寇凖了,寇凖去青州后,宋太宗闷闷不乐,经常询问有关寇凖在青州的情况。第二年,寇凖就被召回京师,拜为参知政事。

至道元年又加给事中

当时宋太宗在位日久,一直未立皇储。

这件事也一直是令宋太宗头疼的事情。因为宋太祖驾崩后,其子德昭未能继位,宋太宗以皇弟身分践祚,宋太宗传位,就面临两个选择:立自己的儿子,还是立太祖的儿子。

当时一般大臣都讳言立储一事。大臣冯拯曾上疏请立皇储,被太宗贬到岭南。

从此朝野上下很少有人再敢议论此事。

寇凖刚从青州还朝,入见宋太宗。

宋太宗当时正患足疾,让寇凖看见后。

赵光义:应立谁为皇太子。

寇凖:为天下选择国君,不能与后妃、中官商量,也不能与近臣谋划,应选择众望所归者立为太子。

宋太宗低头想了好久,屏退左右的人,轻声问道:襄王怎么样?

寇凖:知子莫若父,陛下既然认为襄王可以,就请决定吧。第二天,宋太宗便宣布襄王赵恒为开封尹,改封寿王,后立为皇太子。

宋太宗与太子拜谒祖庙回来,京城的人们拥挤在道路两旁喜气洋洋,争着看皇太子。这时人群中有人喊了声少年天子。

赵光义:寇凖人心归向太子将把我放在什么位置?

寇凖:陛下选择的皇储深得人心,这是国家的福气。

宋太宗恍然大悟,赏寇凖对饮,大醉而罢。

此后宋太宗更加依重寇凖。有人给宋太宗献了个宝物:一通天犀,宋太宗令人加工成两条犀带,一条自用,另一条赐给了寇凖

(宋真宗篇)

宋太宗驾崩,太子赵恒继位,寇凖任尚书工部侍郎,宋真宗很早就想让寇凖做宰相,担心他性格刚直,难于独自担任。辽国乘宋主新立,更加频繁地骚扰边境。

咸平二年,辽军大败宋军于高阳关,俘宋并代都部署康保裔,大掠而还。

咸平六年辽军再侵高阳关,宋军副都部署王继忠又被俘降辽。

这两次战争极大地震惊了北宋朝廷。

景德元年,边境告急文书频传,说辽军又要大规模入侵了。

这年六月,参知政事毕士安向宋真宗推荐寇凖为相。

毕士安:寇凖天资忠义,能断大事;志身殉国,秉道嫉邪。眼下北强入侵,只有寇凖可以御敌保国。

八月,寇凖与毕士安同日拜相。

景德元年寇凖以集贤殿大学士的官职排在毕士安之下。

九月,辽圣宗耶律隆绪和他的母亲萧太后,率20万大军,从幽州出发,浩浩荡荡,向南推进。

辽军由威虏军攻定州,被宋兵阻击,便把兵锋转向东南。

当辽军南下,急书一夕五至的时候,

北宋统治集团的上层人物大多惊惶恐惧。参知政事王钦若是江南人,主张迁都金陵。枢密副使陈尧叟是四川人,提议迁都成都。

他们主张用躲避辽国的办法,应付辽国的入侵。宋真宗本来就无心抗敌,更表现得惶恐不安。只有寇凖与毕士安坚决主张抵抗,当宋真宗问他们的意见时,王钦若、陈尧叟二人正好在场。

寇凖心里明白,迁都之议就是他们提出的,但他却假装不知,对宋真宗说。

寇凖:谁是替陛下筹划这个计策的人?他的罪可以杀头,现在陛下是神明威武的皇帝,武将和文臣都很团结,如果您亲自领兵出征,敌人自然而然就会逃跑。

不这样,那就出奇兵打乱敌人的计划,坚守阵地消磨敌人的士气,使敌人困乏疲惫。从疲劳和安逸的敌我形势来看,我们有必胜的把握,为什么要抛弃太庙太社,到楚、蜀这样边远的地方去呢?问题在于人心崩溃了,敌人乘势而入,天下还能够保住吗?

寇凖的意见终于阻止了妥协派逃跑避敌的主张。

为了消除王钦若对宋真宗的影响,寇凖把他从宋真宗身边调到天雄军前线去防辽兵。

寇凖派探子到前线侦察情况,根据对敌情的分析,制定了一套抗敌方略。

他指出:目前敌人已至深州、祁州以东,我方大军在定州及威虏等地,东路别无驻军。应一面调天雄军步骑万人,驻守贝州,派孙全照指挥,遇敌掩杀;另一方面招募民兵,深入敌后,袭击敌人据点,兼以报告敌情。

这样就可以振奋军威,安定人心,打乱敌人的军事部署,并可与刑州和沼州的军事据点构成犄角之势,以便攻守。万一敌骑南下攻

十月,辽兵攻下祁州,向东南推进,经贝州,直扑澶州城下。这样一来,不仅河北大片领土陷入敌手,而且仅隔一河的都城汴京也暴露在辽国骑兵的威胁之下。

只有坚决抗敌才是惟一的出路。怯弱的宋真宗在寇凖的督促下终于决定亲征。但统治集团内部仍然有不少人对抗敌没有信心,甚至当时的宰相毕士安也以自己抱病在身,以及太白星白天出现对大臣不祥为借口,不愿随驾北征,并对寇凖促使宋真宗亲征说三道四。

在寇凖的督促下,宋真宗让雍王留守京师,自己起驾北上。当车驾缓慢行至韦城时,辽军日益迫近的消息雪片似地从前方飞来。

臣僚中又有人劝真宗到金陵躲避敌锋,于是真宗又动摇起来。寇凖十分懂得把握军心民心和取威决胜的军事法则。

他提醒真宗在大敌压境,四方危机的情况下,只可进尺,不可退寸。

寇凖明确指出,进则士气备增,退则万众瓦解。殿前都指挥使高琼也支持寇凖的意见。宋真宗车驾终于北行到达澶州。

北宋时,黄河还是从澶州流过的,将澶州城一分为二。

辽军已抵北城附近,宋真宗不敢过河,只愿驻扎在南城。寇凖力请渡河,真宗犹豫不决。

寇凖:高琼太尉承蒙国家厚恩,今日打算有所报答吗?

高琼:我是军人,愿以死殉国。

于是寇凖与高琼商议了一番,便一同去见宋真宗。

寇凖:陛下如果认为我刚才的话不足凭信,可以问问高琼。

没等真宗开口,

高琼:寇凖的话不无道理。

随军将士的父母妻子都在京师,他们不会愿意抛弃家中老小随您迁都而只身逃往江南的。

接着高琼便请宋真宗立即动身渡河。枢密院事冯拯在一旁呵责高琼对宋真宗鲁莽。

高琼愤怒地驳斥道:你冯拯只因为会写文章,官做到两府大臣。眼下敌兵向我挑衅,我劝皇上出征,你却责备我无礼。你有本事,为何不写一首诗使敌人撤退呢?

高琼命令卫士把真宗的车驾转向北城行进。渡过浮桥时高琼简直是在驱赶卫士前进。当真的黄龙旗在澶州北城楼上一出现,城下北宋的兵民立即欢声雷动,气势百倍。真宗到澶州北城象征性地巡视后,仍回南城行宫,把寇凖留在北城,负责指挥作战。宋真宗几次派人探视寇凖的举动。

寇凖与知制诰杨亿在城楼上喝酒下棋,十分镇定。

寇凖胸有成竹,使宋真宗不再恐慌。

自从辽国大举入侵之后,各地军民英勇抗敌。辽军虽然号称20万,却是孤军深入,供给线长,粮草不继。

十月以后,辽国军队在战场上节节失利。尤其是真宗亲临北城时,辽军先锋萧挞览在澶州城下被宋将李继隆部将张环用精锐的床子弩射杀,极大地动摇了契丹军心。

因此辽国太后萧绰及大丞相耶律隆运估计在战场上捞不到什么便宜,便转而向北宋议和,企图从谈判桌上获得在战场上得不到的好处。

宋真宗本来就没有抗敌的决心。差不多在他离京亲征的同时,宋朝的议和使节曹利用也被派往契丹军营。曹利用当时是一个职位很低的官员。在辽宋对垒的过程中,曹利用总是往来于两军之间。辽圣宗和萧太后也通过前一年望都之战中俘虏的宋将王继忠和曹利用联系。契丹提出的议和条件是要宋归还后周世宗北伐夺得的关南之地。

宋方的条件是,只要辽国退兵可以每年给辽一些银、绢,但不答应领土要求。谈判在两军对峙中进行。最后终于按宋方的条件达成了协议,剩下的问题就是每年给辽银绢的数量。曹利用临行前请示宋真宗,

真宗:必不得已,一百万也可。

曹利用从真宗的行宫一出来就被一直守候在门外的寇凖叫住。

寇凖:虽然有圣上的旨意,但你去交涉,答应所给银绢不得超过30万。否则,你就不必再来见我,那时我要砍你的头!

寇凖始终反对议和,主张乘势出兵、收复失地。主战派将领宁边军都部署杨之,以夺取幽燕数州。

但由于真宗倾心于议和,致使妥协派气焰嚣张。他们攻击寇凖拥兵自重,甚至说他图谋不轨。

寇凖在这班人的毁谤下,被迫放弃了主战的主张。

于是,在妥协派的策划下,于同年十二月,宋辽双方订立了和约。

史称澶渊之盟

从积极抗敌到澶渊之盟,寇凖功冠朝臣,朝野上下有目共睹。但是有功之臣却由此招来不测之祸。寇凖对北宋王朝功重如山,真宗对寇凖十分敬重,引起妥协派官僚的嫉恨。

王钦若这个曾被寇凖斥之为罪可斩首的妥协派首领,对寇凖更是恨之入骨。

一回到东宫,王钦若就开始对寇凖施展阴谋。在一次退朝之后,他乘机对真宗说:陛下敬重寇凖,是因为他对国家有功吗?

宋真宗点头肯定。

王钦若:我想不到陛下竟有这样的看法。澶渊之役,陛下不以为耻,反而说寇凖有功。

宋真宗一愣,问他原故。

王钦若:《春秋》—书都把城下之盟当作一种耻辱。澶渊之盟实际上是城下之盟,陛下不以为耻吗?陛下听说过赌博吧,那些赌徒在钱快要输完时,就尽其所有押了上去,输赢在此一着,这就叫孤注一掷,陛下在澶州时不过是寇凖的孤注罢了,真是危险啊。

从此,宋真宗对寇凖就冷淡起来。

寇凖做宰相,选拔人才不讲门第,喜欢进用出身贫寒而有真才的人。

御史台是专门批评朝政得失的机构,每当御史台官员有缺额时,他就让平时具有批评精神的人去担任。这样一来,他就更成为王钦若等人的眼中钉。在王钦若一伙的攻击下,景德三年二月,寇凖被免去相职,到陕州去做知州。

寇凖离开东京,在河南、陕西等地作了多年的地方官。

丁谓与王钦若都是一个善于奉迎之人,为了博得宋真宗的欢心与信任,他们大搞迷信活动,以伪造所谓天书、编造祥异等事。

粉饰太平、迷惑视听。宋真宗晚年卧病不起,越发迷信和糊涂,对于王钦若与丁谓,简直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

天禧三年,形势发生了变化。

丁谓主动邀请寇凖回朝再当宰相。丁谓此举别有一番用心。当时,无论从资历是从声望上讲,丁谓实在不够宰相的资格,因而他以参知政事的名义请寇凖回朝为相,以便假借寇凖的资望为自己的权势服务。这一点,局外人是清楚的。

寇凖的一个门生就曾十分恳切地对寇凖说,称病不去为上策,而再入中书当宰相为下策。

然而耿直的寇凖不听劝阻,终于在六月间赴京上任了。

丁谓对寇凖先后施展了两套阴谋。起初他一心想把寇凖拉为同党。在一次宴会上,寇凖的胡须沾了些菜汤,丁谓马上起身为寇凖擦须。寇凖不但不领情,反而十分恼火,当场训斥丁谓有失大臣之体。丁谓恼羞成怒,发誓要报复寇凖。

宋真宗得风湿病后,刘皇后参预朝政,凡事皆问丁谓。

丁谓误国,寇凖、王旦、向敏中等元老重臣都上奏建议应选择正大光明的大臣来辅佐太子监国。寇凖还特别指出:丁谓、钱惟演是奸佞之人,不能辅佐少主。其实是在反对刘皇后预政,反对丁谓专权。病中的宋真宗也意识到丁谓专权的严重局势,批准了寇凖等人的上奏。寇凖让知制诰杨亿秘密起草太子监国的诏旨,并且准备与杨亿一起辅政。

刘皇后是四川人,她娘家的人仗势犯法,宋真宗为了刘皇后的面子,下诏赦免。寇凖坚决反对,认为必须按国法处置。

为这件事,刘皇后与寇凖结下怨仇。不料,寇凖与杨亿密谋由太子监国一事被杨亿的妻弟张演酒后泄漏,刘皇后先下手为强,罢寇凖为太子太傅,封为莱国公。正在这个节骨眼上,和丁谓有私怨的太监周怀政联络同党,企图发动政变,斩杀丁谓,复相寇凖,尊宋真宗为太上皇,拥立皇太子即位。这件事被客省使杨崇勋出卖。丁谓连夜化装乘牛车到曹利用那里商量对策。丁谓、曹利用派兵包围了周怀政的住处。周怀政被俘后自杀。

丁谓想乘机干脆把寇凖置于死地,就诬告寇凖参与密谋。

寇凖虽没被问成死罪,却再次罢相,被逐出京城。

寇凖被贬,真宗卧病不知,问左右的人为什么多日没见寇凖,左右臣僚都不敢回答实情。

寇凖离开京城那天,大臣们由于害怕丁谓,都不敢

寇凖在雷州任上,除少数政务外,主要是读经释书,闲暇时写字、会友,每逢客至,则笑脸相迎,毫无权贵大官的样子。

天圣元年,寇凖在雷州任所忧病交加,卧倒在床。

此时,他以《病中诗》为题,赋诗一首:多病将经年,逢迎故不能。

书惟看药录,客只待医僧。壮志销如雪,幽怀冷似冰。郡斋风雨后,无睡对青灯。

天圣元年 九月,寇凖病故于雷州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仁宗准奏。但因所拨费用有限,灵柩运至中途,钱已用完,只得寄埋洛阳巩县。

(宋仁宗篇)

明道二年十一月,仁宗为寇凖昭雪,恢复寇凖太子太傅、莱国公之职,赠中书令,谥号忠愍。

寇凖得以归葬下邽。

皇祐元年,仁宗又令翰林学士孙抃为寇凖撰写了《莱国寇忠愍公旌忠之碑》,并亲笔为碑首篆书了旌忠二字

狄青介绍

狄青十几岁时,因与乡人发生冲突而被官府捕快投入监牢,并在脸上刺字,注销户籍,发配京师充军。

狄青精通骑马射击,早期是隶属于御马直的一名骑兵,后被选做散直。

宝元初年,李元昊发动叛乱,朝廷下诏任命狄青为三班差使、殿侍兼延州指挥使前往边疆作战。当时前线的偏将屡次被西夏打败,士兵大多畏惧胆怯,狄青行军打仗时经常亲自做先锋。

作战四年,前后大小打了二十五场战斗,身中乱箭多达八次。

攻陷金汤城,夺取宥州,屠杀了砽咩、岁香、毛奴、尚罗、庆七、家口等部族,焚烧西夏储备的粮食数万石,收缴帐篷二千三百只,俘虏五千七百人。又建桥子谷城,筑建招安、丰林、新砦、大郎等城堡,这些城堡都建在敌方要害之地。

安远一战,他受伤很重,但听说西夏军队到了,就又挺身飞速赶往,士兵们因此也争先恐后,奋力拼搏。

他临敌作战时,披头散发、带铜面具,出入敌军中,西夏军均望风披靡,无人敢挡。

颇受重用

康定元年,尹洙出任泾原、秦凤两路经略安抚司判官。

狄青以指使身份求见,尹洙与他谈论军事,很欣赏他,便将他推荐给经略使韩琦、范仲淹,并说:这是良将之材。

所以二人一见狄青,便认为是个奇才,对他厚礼相待。

庆历二年十月,狄青晋升为秦州刺史、泾原路副都总管、经略招讨副使。

宋仁宗因狄青多次建立战功,想要召见狄青,刚好遇上西夏侵犯渭州,狄青受命前往泾原,宋仁宗命人给狄青画了像送到京城。

庆历四年,狄青被加升为捧日军、天武军四厢都指挥使、惠州团练使。

西夏李元昊称臣降服后,狄青调任真定路副都总管,历任侍卫步军殿前都虞候、眉州防御使,又升任步军副都指挥使、保大、安远二军节度观察留后,接着又升马步军副都指挥使

狄青在军队中奋斗,十多年后才显贵起来,当时脸上还留有刺字。

宋仁宗曾劝狄青敷药除掉刺字,狄青指着自己的脸说:陛下根据功劳提拔臣,而没过问臣的出身门户;臣之所以有今天,就是因这些疤痕,臣希望保留它好鼓励军队,不敢奉行您的命令。

后来狄青又以彰化军节度使的身份出任延州知府。

皇祐四年六月,狄青升任枢密副使。

广源州蛮侬智高反叛,攻陷邕州,又攻破了沿江的九个州,包围广州城,岭外一带骚动不安。

杨畋等安抚使负责处理平定蛮人叛乱,但宋军长久没有成绩。

又命孙沔、余靖为安抚使,率官军讨伐叛贼,但宋仁宗仍放心不下。这时狄青上表请战,第二天入见宋仁宗时,

狄青:臣当兵出身,除了战场杀敌,没有什么可以报效国家。希望能带领数百个外族部落的骑兵,再加上一些禁军,去将叛贼的头砍下送回京城。

宋仁宗佩服他的豪言壮语,于是任命他为宣徽南院使、宣抚荆湖南北路,负责处理广南叛乱之事,并在垂拱殿设酒为他送行。当时侬智高回师重新占据邕州,狄青联合孙沔、余靖的部队进驻宾州。

在此之前,蒋偕、张忠都因轻敌而战败阵亡,官军声威大衰。

狄青命令各将不得妄自与叛军接战,而听从他的统一指挥。广西钤辖陈曙趁狄青还未到,便擅自率步兵八千攻打叛军,溃败于昆仑关,殿直袁用等人都逃跑了。

狄青:号令不一,是部队失败的原因。

于是在早晨集合各将领到堂上,逮捕了钤辖陈曙,并召来殿直袁用等三十人,依战败逃跑罪,推出军门斩首。

孙沔、余靖相视惊愕,而众将领则吓得两腿颤栗。

随后军队停止前进,休整十天。敌人的侦察兵回报侬智高,以为宋军不会很快进击。但狄青第二天便集合军队人马,一昼夜就过了昆仑关,从归仁铺出来布阵。叛军失去了险要阵地后,都出来迎战。宋军前锋孙节与叛贼在山下搏斗而死,叛军士气极高,孙沔等人吓得脸色都变了。狄青手举白旗指挥骑兵,从左右两翼冲出,出于叛军意料之外。大败叛军,追击了五十里,斩数千首级,侬智高同党黄师宓、侬建中、侬智中以及伪官僚吏属被杀死者有五十七人,生擒叛贼五百多人,侬智高在夜间纵火烧城后逃走。

黎明时,狄青领着部队开进了邕州城,缴获金银玉帛数以万计,杂畜数千,又招集曾被叛军俘虏胁迫的老壮年人七千二百人,慰抚之后释放、遣散。将黄师宓等人的头挂在邕州城下示众,又敛集叛军尸体在城北角建筑京观。

当时叛军尸体中有个穿金色龙袍的,部下众人说是侬智高已死,要向朝廷报告。

狄青:怎知这不是一个骗局呢?我宁可说侬智高失踪,也不敢欺骗朝廷来贪求战功。

狄青由此复任枢密副使,并升为护国军节度使、河中尹。等回到京师后,宋仁宗嘉奖他的功绩,任命他为枢密使,并赏赐给他一套在京师敦教坊的宅第,还优先给他的儿子们加官进级。

侬智高叛乱刚起时,交趾请求出兵帮助朝廷讨伐侬智高,余靖说他们可信,便在邕州、钦州准备了万人的粮草等待他们。

宋仁宗还下诏用三万缗钱赏赐给交趾国做军费,并许诺平定叛乱后再有厚赏。

狄青到前线后,传令余靖不要派使者到交趾借兵,并立即上奏说:李德政声称将率步兵五万、骑兵一千赶来支援,不是真的。

而且借蛮夷来消灭内寇,对我无利。凭一个侬智高就能横行、蹂躏两广,使朝廷无力讨伐,如果再向蛮夷借兵,那蛮夷贪得无厌,不仁不义,进而发动战乱,又怎么抵御他们呢?请取消要交趾出兵援助。

意见被采纳。叛军被平定后,人们都佩服他有远略。

狄青任枢密使四年,每当他出现时,士卒总会指着他互相夸奖赞叹。谏官因狄青家的狗生角,并且多次发光,便请求将他调出京师以便保全他的声誉,但宋仁宗没有答复。

嘉祐元年,京师发生洪涝灾害,狄青避水将家搬到大相国寺,竟在佛殿上居住,民情对此颇有疑惑议论,朝廷便免去狄青枢密使之职,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衔,离京出知陈州

嘉祐二年二月,狄青嘴生毒疮。三月去世。

宋仁宗在禁苑中为他举哀,追赠中书令,赐谥武襄

(庆历新政)

宋仁宗召见范仲淹、富弼,给笔札,责令条奏政事。

范、富二人随即提出了十项改革主张,谏官欧阳修等人也纷纷上疏言事,宋仁宗大都予以采纳,并渐次颁布实施,颁发全国。

1、澄清吏治

明黜陟(严明官吏升降)。

仁宗时,官员升迁采用磨勘制度,只讲资历年限,不间政绩,导致官吏因循苟且,无所作为。

范仲淹对此提出新的考核政绩,破格提拔政绩卓著的官员,撤换有罪和不称职的官员;并规定京朝官及郡县官吏,有人保举在三年任期届满即与磨勘升迁,否则便要等到满五年之后,方行磨勘。

抑侥幸(限制官僚滥进)。

宋初以来,恩荫制度造成官僚滥进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有任学士以上官职的,在二十年内通过恩荫,其兄弟子孙出任京官的就有二十人。[8]

范仲淹对此提出限制中、上级官员的任子特权,防止权贵子弟亲属垄断官位。

③精贡举。

改革科举考试内容,把原来进士科只注重诗赋改为重策论,把明经科只要求死背儒家经书的词句改为要求阐述经书的意义和道理。令州县立学,士子必须在学校学习一定时间,方许应举。

这样,学生有真才实学,进士之法,便可以依其名而求其实了。

择长官

针对当时分布在州县两级官不称职者十居八九的状况,范仲淹认为官员的升迁要严格依照政绩,建议加强对官吏的考察,奖励能员,罢免不才,并主张由各级长官保荐下属。

均公田。

重新规定官员按等级给以一定数量的职田,调配给缺乏职田的官员,以责其廉节,防止贪赃枉法。

公田,即职田,是北宋地方官的定额收入之一,但分配往往高低不均。

范仲淹建议朝廷均衡一下他们的职田收入;没有发给职田的,按等级发给他们,使他们有足够的收入养活自己。

然后,便可以督责他们廉节为政;对那些违法的人,也可予以惩办或撤职了。

2、富国强兵

厚农桑

范仲淹建议朝廷颁布诏令,加强农桑立法,命令全国各路转运使及其所管辖的乡县真正重农桑,奖农桑,使农业的好坏作为考察官吏、官吏黜陟的重要内容。

减徭役。

宋代的赋税与力役基本上沿袭了五代的制度,宋初虽作了一些调整,但赋税残酷、力役烦苛,赋税、徭役迫使贫苦农民纷纷破产,也激起农民起义反抗。

对此,范仲淹主张合并户口稀少的县邑,以减其地人民的傜役;节用、节俭,裁减统治者的奢侈耗费,做到均赋税、宽徭役,减轻人民负担。

③修武备

范仲淹主张恢复府兵制,建议在京城附近地区召募强壮男丁,充作京畿卫士,用来辅助正规军。这些卫士,每年大约用三个季度的时光务农,一个季度的时光教练战斗,寓兵于农。

实施这一制度,可以节省给养之费

(此项,因辅臣反对而作罢)。

3、厉行法治

重命令(严肃对待和慎重发布朝廷号令)。

针对朝廷过去颁布的法令烦而无信的弊病范仲淹提出朝廷今后颁行条令事先必须详议,删去繁冗”,审定成熟后再颁行天下,一旦颁行,必须遵守,不得随意更改,否则要受到惩处。

这样,朝廷的命令便不至于经常变更了。

推恩信(落实朝廷的惠政和信义)。

宋代皇帝三年一郊祀,照例大赦天下、免除百姓多年积欠的赋税,但多未彻底施行。

范仲淹要求取信于民,主管部门若有人拖延或违反赦文施行,要依法从重处置。除此之外,必须向各路派遣使臣,巡察那些应当施行的各种惠政是否施行。

这样,就不会发生阻隔皇恩的现象。

厉行变革

庆历三年十月,朝廷任命张温之为河北都转运按察使、王素为淮南都转运按察使、沈邀为京东转运按察使、施昌言为河东都转运按察使。

这样,十条中的第四条首先见之于行动。

在选择诸路转运按察使时,范仲淹翻阅班簿,发现不称职的一笔勾去,毫不留情。

富弼:一笔勾下去,就会有一家人痛哭啊。

范仲淹:一家哭总好过一个地区的百姓哭。

十月二十八日,仁宗下诏,施行磨勘新法。

新法实行后,明黜陟也就见之于行动。

十一月十九日,朝廷对恩荫制度,作出新规定;二十三日,下任子诏,增加恩荫的年龄限制和恩荫范围,但对高、中级官僚的子孙及期亲、尊属仍用旧制,没有任何限制。

庆历四年三月十三日,颁布贡举新法,加强儒家经典在科举中的比重,并允许州县立学,把学校教育与科举考试结合起来。

庆历四年四月,因新政实施后,恩荫减少、磨勘严密,希图侥幸的人深感不便,于是毁谤新政的言论逐渐增多,指责范仲淹等是朋党的议论再度兴起。

仁宗对朋党之论也开始产生怀疑,范仲淹提出小人之党、君子之党的说法予以反击,欧阳修也撰写《朋党论》一文上奏仁宗。

五月,范仲淹与韩琦上疏仁宗再议兵屯、修京师外城、密定讨伐之谋

等七事,并奏请扩大相权,由辅臣兼管军事、官吏升迁等事宜,改革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增加。

六月,夏竦令人依照石介笔迹,诬蔑富弼欲行伊霍之事,私撰废立诏草。

仁宗虽不相信,但范仲淹等人惶恐不安,时边事再起,范仲淹请求外出巡守,仁宗任命为陕西、河东宣抚使,仍保有参知政事的头衔。

八月,富弼亦以枢密副使离京,出为河北宣抚使。

庆历五年正月二十八日,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知邠州、兼陕西四路缘边安抚使。同一天,富弼亦被罢去枢密副使,改任京东西路安抚使、知郓州。

第二天,杜衍被罢为尚书左丞,出知兖州。

二月初四,罢磨勘新法、任子新法。

三月初五,韩琦罢枢密副使,加资政殿学士,知扬州。至此,主持变法改革的主要人物,全被逐出朝廷。

二十三日,废除科举新法,恢复旧制。

八月二十一日,欧阳修罢河北都转运使,改知滁州。

至此,庆历新政彻底失败

叶姓历史演义27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战争世纪:世界 连载中
战争世纪:世界
完颜顼
0.9万字2年前
未定局势 连载中
未定局势
青峰丶师爷
简介:周更,持续更新ing……
2.6万字2年前
特种兵学校:彼岸无花 连载中
特种兵学校:彼岸无花
WuSan雾散
简介:有点虐,主CP为华绿
0.4万字2年前
救世英雄系列分部A之世界大战(地球故事) 连载中
救世英雄系列分部A之世界大战(地球故事)
我的世界古斯塔夫巨炮(破碎粉、奥特一族)
简介:(本书纯属虚构,请勿当真)二战最后,元首并没有像大家想象中那样自杀,而是乘坐纳粹钟到了另一个时空,现在,他卷土重来了……救世英雄系列第二部
0.1万字2年前
三国志之毁灭天尊 连载中
三国志之毁灭天尊
毁永
简介:我看不下去三三国作文了,也想做一册小说
0.2万字1年前
落日龙旗 连载中
落日龙旗
大选帝侯
简介:刘公岛外,日本联合舰队的炮火铺天盖地的倾泻而来,……她吐了一口鲜血,一字一顿的说道:“哥哥……你知道吗……我刚刚……做了一个梦……我梦见大清亡了……我梦见我们打败了……小日本……华夏土地上有了一个更强大的中国……我看见我们有……好多好多……好大的战舰……比我们的定远镇远还要大……它们真的好大……有些还可以和鱼一样……潜在水里……哥哥……你说我们……会有这么好的战舰吗……会有吗……”“没……没事的……会……将来一定会有的!我们一定会有一支……更强大的海军……”
0.4万字1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