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历史五千年
超小超大

26.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去。

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

后羿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 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 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奇妙冷知识:

1.嫦娥进入月亮后变成了一只癞蛤蟆:

中秋节之所以与月亮息息相关,源于古人的月崇拜,因此这个节日又有“月夕”、“玩月节”、“拜月节”、“追月节”等一堆称呼。

而提到月亮,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女人:传说中她曾是凡间最美的女子,也是天上最美的神仙,这就是月宫中的嫦娥。

在民间传说里,天上的月神主要有两位,一位是西王母,一位就是嫦娥,而后者的知名度要远远高于前者。可以说,一提“月亮女神”是谁,那答案就非嫦娥莫属。

然而,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之内,美丽的嫦娥总会跟一种丑陋的动物联系在一起,那就是被我们俗称为“癞蛤蟆”的“蟾蜍”。

我们常用“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来形容丑陋的事物硬要与美丽的事物扯上关系。那么,“嫦娥”与“癞蛤蟆”又是怎么被古人联系到一起的呢?

嫦娥成仙到了月亮上以后,又是怎么变成了癞蛤蟆(蟾蜍)的呢?这个故事还有后续:

“羿妻姮娥窃以奔月,托身为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淮南子》)

姮娥和嫦娥是同一个人,这句话道出了嫦娥奔月的最终结局:成为一只蟾蜍,还是“月精”。

东汉张衡所著的《灵宪》中,也有一段对嫦娥变成蟾蜍的记叙:

“嫦峨,异妻也,窃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将往,枚占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嫦峨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嫦娥吃了不死药以后,想要奔向月亮,临行前还向一个叫“有黄”的人占卜了一卦,结果有黄说:“一路向西,遇到天黑,不要惊慌,过后大吉!”果然,嫦娥最后顺利乘风到达了月亮之上,还变成了一只蟾蜍。

众说周知,蟾蜍的形象是十分丑陋的,而把人世间最美丽的女子说成最后变成了蟾蜍,肯定是有谴责她不忠于夫之意。

不仅如此,这支癞蛤蟆还是一只被罚捣药赎罪的癞蛤蟆,要永远过着寂寞清苦的生活。

在这里,我们可以隐隐读出古人满满的恶意,这个故事在当时肯定还有一层世俗教化意义:看到没,这就是妻子敢于抛弃丈夫的下场!

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于嫦娥的态度,慢慢发生着转变,时常顾影自怜的文人们,对嫦娥更多的表现出怜悯和同情。

比如在李商隐的《嫦娥》一诗中,就有“嫦娥捣药无穷已,玉女投壶未肯休”、“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句子。

不仅如此,人们也觉得蟾蜍的丑陋形象,与皎洁的明月实在不相协调。于是,在民间,又将嫦娥恢复成亭亭玉立的美女模样,还把“嫦娥化蟾”故事抹去,用另一只可爱的玉兔来陪伴她。显然,美女加玉兔,这才更加符合人们对月亮的美好想象。

那么,古人制造“嫦娥化蟾”这个故事,仅仅是为了贬损嫦娥么?实际上并非如此,蟾蜍在古代还有一层特殊的文化含义。在古代,蟾蜍跟月亮实际上关系非常密切。

三、蟾蜍与月亮的关系

蟾蜍,是现在非常常见的一种水陆两栖动物。虽然它因丑陋而被许多人厌弃,但在远古时期,它实际上是人们崇拜的对象。原因是蟾蜍有下面这些特点:

1、繁殖能力强

蟾蜍一次可产卵上万枚,一年产两次卵。古人为了生存繁衍的需要,一直有祈求多子的传统。所以,人们也会顺便在蟾蜍身上寄托了多子的希望,渴望能具有它这样强大的繁殖能力。

2、跟丰收有关

蟾蜍和青蛙都有这样一个特点,那就是一般雨水要来时,其叫声往往更加喧闹。

从科学上讲,这是因为蛙类都是用皮肤辅助呼吸,因而能够敏感的感知空气中水汽的变化。而古人对此一无所知,误认为蛙类就是“雨水的使者”。因此,敬蛙为神以祈雨,从而获得丰收,成为一种流传甚广的习俗。

3、“不死”的能力

如果以上两个特点只是让古人对蟾蜍产生了崇拜的话,那么这一个特点就直接让蟾蜍与月亮发生了联系。

蟾蜍为冷血动物,有冬眠的习性。在上古先民们看来,其冬眠时如同死去,直到来年春暖才又“复活”,如此循环往复。这种自然现象,让他们很不理解,于是认为蟾蜍具备死而复生的能力。

而在上古先民们眼里,月亮也有死而复生的能力。

月亮由朔月经上弦月、满月到下弦月,整整一个周期,刚好一个月。这种阴晴圆缺的变换,在古人眼里,同样代表着一种死而复生的神力。

这样,同样被人们所崇拜的蟾蜍和月亮,因为一样拥有“死而复生”的能力,就被人为的联系在了一起。

在古代的一些传说中,蟾蜍就成为了“月精”。

《淮南子》有这样的记载:“日中有踆乌,而月中有蟾蜍。”汉代的《春秋演孔图》,更是直接指出“蟾蜍,月精也。”

不光在文字上,绘画方面,也多有月亮和蟾蜍在一起的形象,如在洛阳西汉卜千秋墓壁画《升天图》中的伏羲女蜗像上,女蜗靠近的月亮,内绘桂树和蟾蜍。重庆沙坪坝伏羲女蜗石刻上,女蜗手托月亮,而月中有蟾蜍。

所以说,古人编出一个“嫦娥化蟾”的故事,不是丑化嫦娥那么简单,其实在文化内涵上,蟾蜍和月亮是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

结语:嫦娥被古人说成是癞蛤蟆,其实,还有一个更加直观的原因。

今天是中秋节,皓月当空,当您抬头看天上那一轮皎洁的明月,必然会看到它上面有两团“黑影”,它们一左一右,左边像一只癞蛤蟆,右边像一只兔子。

这样看,古人编一个嫦娥变成了癞蛤蟆的故事,其实也很简单,并不需要太多文化功底。

中华历史五千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将军不做妾 连载中
将军不做妾
青璃1
简介:七岁,打扮成书童模样的小女娃捧着刚从宫外买来的桂花糕跑进辰阳阁,笑眯眯的凑到床榻前说:“殿下殿下,这是今天早晨刚出的桂花糕,可香了!”床榻上的少年只是看了看她手里的东西,然后一把将那用油纸包着的桂花糕给掀到了地上,少女愣怔了一秒低下了头。九岁,少女气喘吁吁的在藏书阁角落里找到了那个眼眶通红,无声哭泣的少年,她站在原地好一会儿,才走上前搂住少年,压抑着声音许下承诺:“你别怕,我会永远陪着你的!”腹黑冷漠病秧子&文武双全女将军看青梅竹马的二人护江山,杀敌寇,保家国,共谱盛世繁华之歌。
16.0万字2年前
千古玦尘之五大真神记 连载中
千古玦尘之五大真神记
小舞wwys
3.8万字2年前
妄君离 连载中
妄君离
阿语子
简介:主写洛林,星江,叶修,月咻,莉北,还有我自创的新人,凌炎
1.4万字2年前
十二星魂之破裂的镜子 连载中
十二星魂之破裂的镜子
笔墨纷飞
0.4万字1年前
野子,回来了 连载中
野子,回来了
never_063941018
简介:魅野子重生了,一切都还来得及
0.7万字2年前
触摸到不到的灵魂 连载中
触摸到不到的灵魂
甜肆
简介:一只生活千年的九尾狐一狐媚儿,被天师打汤坠入凡间,被李府的大少爷所救一李楚天。
3.5万字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