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作者:今天那个书没有带,所以就先写番外,然后再写些别的历史穿插着吧
刘备的儿子刘禅小名叫做阿斗,他是个出了名的庸碌之辈。阿斗继位之初有诸葛亮等就成全力辅佐,还可以维持下去。诸葛亮死后,蜀国每况愈下,国势日益衰弱,后来终于被魏国灭亡。
那时魏国的大权掌握在司马昭手里,魏主曹央不过虚有其名。刘禅投降魏国后,司马昭将刘禅唤,将他大大的训斥了一番,然后封他为“安乐公”,赐给住宅,拨给费用,把他养了起来。
刘禅初见司马昭时,以为要杀他。谁知反而受封,对此,刘禅不仅不觉得耻辱,反而还很满足,心安理得的在异国的土地上过起了安逸享乐的生活。
有一天,司马昭请刘禅喝酒,席间特意为他安排了蜀地的歌舞。在场的蜀汉的旧臣们看了触景生情,百感交集,心里很不是滋味,有的还掉下了眼泪。只有刘禅看的津津有味,乐不可支。司马昭不由叹息道:“就算诸葛亮没有死有这样的君主,蜀国想来也不会长久啊。”
几天后,司马昭去看望刘禅,问他:“你还想念蜀国吗?”
“我在这里过的很快乐,一点都不思念蜀地。”刘禅笑嘻嘻的回答。
后来这件事被卻正听到了,他立即对刘禅说:“以后如果晋公再问陛下是否想念蜀国,陛下应该哭着说:‘祖先的坟地都远在蜀地,这令我非常想念。’”
刘禅点点头。过了几天,司马昭又问刘禅这个问题,刘禅照卻正的话说了一遍。司马昭大笑起来,说:“刚才这番话不像你说的,倒像是卻正说的。”
刘禅吃惊的说:“对呀,你怎么知道的啊?”周围的人见此情景都了笑起来。
【注 释】出自《三国志·蜀书·后主传》:“后主讳禅,字公嗣,先主子也。……诸葛亮虽达于政,凡此之类,犹有未周焉。”后人用“阿斗”典故,讥笑不争气、没出息、不能守业的人;又用“乐不思蜀”典故,形容留恋异地,不思故土。也作“刘阿斗”,“捧不起的阿斗”等。
【近义词】刘阿斗 捧不起的阿斗
【反义词】能人 人中龙凤 可造之才
【例 句】现在改革开放了,许多人都到大城市里去淘金了,看惯了大都市的繁华,许多人都成了阿斗,不想回故乡了。
历史不忍细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