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山局部地形的多样化给唐绰和凌宪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趟过冰湖,进过深洞,爬过雪顶,稀奇古怪的植物被他们发现不少。他们前来皓山的诱因之一是那些不知是谁所著的泛黄的残缺药典,但实际上他们所采的植物几乎在任何书籍上都从未出现。那日深入洞穴所获的长根系植物,他们命名为青乌。大半个月之前来到这皓山;今日,启程返回离皓山而去,只是车上多出了几大袋植物,不知它们之中的哪一种会承载治病救人的使命。
虽说此次皓山之行有着严肃而重要的任务,但是唐、凌都是极能适应环境之人,每日日落之后,两人都会在皓山周边的地方吃吃喝喝,体验当地风情。人定之后,当然也少不了快活事。这段时间的疲惫终于在此刻积攒而发,马车上,两人相依而坐,并肩共眠,通过回程的旅途恢复饱满的精神。
回到紫鸢山之后,不觉间已过去大半个月。
丑时的垂露园中,唐绰翻身下床,看着发黑的浓液,轻叹一声。
凌宪闻声而起,"阿绰,怎么了。"
唐绰并不说话,凌宪自觉地凑过来看,蹙眉不已。"这是什么?"
"青乌。"
凌宪知道,唐绰制药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萃取原液后过滤,过滤之后与其他材料混在一起,加热制成药丸;第二种是直接将过滤出来的汁液稀释到一定比例,直接饮用。可是,现在看来,这个青乌一加热就发黑变质,散发出阵阵恶臭。不仅如此,如果青乌不慎接触到其他材料,也会瞬间变色,只能弃之不用。但对于青乌这种从雪山采来的植物,万不可采用第二种方法,会携带某些医界知道或不知道的病菌,给服用者带来未知的危险。其他植物倒是各有各的用,比如一种核大而软的植物——他们称之为"绵核果"——的核可以榨汁,凌宪喝了几口,发现此物甚是美味,比椰汁更为清甜;比如一种周体七彩色的植物——他们称之为"七虹",看似有毒,实则切块削皮之后煮汤,有驱寒之效;也有不那么好的,比如一种长相平平无奇的淡土色块状植物,凌宪切开时不慎触碰到他的汁液,手指红肿了七八天。大部分采回来的植物与此次疫病并没有什么关联,现在最大的希望还是被寄托在青乌身上。
凌宪缓缓开口,"不可毁之,何不抑之。采低温萃取之法,虽不能杀死病菌,但可以抑制。你记不记得皓山有种甜水名为'点青凉',我突然想到,它不就是青乌做的么。"
唐绰的味觉将她带回那一天。点青凉,将青乌冷冻后切块,和冰、红豆等一起拌,属于当地特色的小吃。原来,智慧的皓山百姓早已在他们之前就发现了这种植物,并将其应用于饮食。更重要的是,他们竟在无意中发现了处理青乌的非加热方法——只是,那些泛黄药典上并未记载,大概率是这种植物恰好位于遗失的那些卷页中吧。
与此同时,卫颂躺在玄天城的某间客房里,难以入眠。官府考试的结果,怎么还没有公布。师父啊师父,当时你连夜离开仰天居,也没交代接下来要怎么做,只说有急事,就匆匆忙忙地走了。我们这批徒弟,可真是散养的呢。
极限二选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