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交替之际,各路军阀风起云涌,天下一片混乱,王莽这位“穿越者”倒行逆施后,各地更是纷纷起义,一时之间天下没有一个共主,从西汉末年到刘秀建立东汉竟然先后出现了10位不被后世承认的皇帝,这十位不被承认的皇帝分别是孺子婴、王莽、刘盆子、王郎、刘永、公孙述、孙登、李宪、卢芳、刘玄。
首先要说的就是孺子婴(刘婴)这个倒霉孩子了,孺子婴在出生不到一年就被王莽立为“皇太子”,由王莽实际执政,一切政令全是王莽说了算。孺子婴四岁时,王莽正是篡夺了大汉政权,建立新朝。而孺子婴被王莽囚禁,王莽甚至不让任何人与他说话以致于孺子婴长大后话都说不利索而且六畜不识,俨然一个傻子。更始三年(公元25年),孺子婴在临泾被李松杀死,时年20岁。
第二位要说的就是王莽这位“穿越者”了。西汉末年,王莽逐渐成长为一位实权派人物,朝廷大权全部被他把持。初始元年(公元9年),王莽逼迫姑母王政君交出传国玉玺,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在朝野的广泛支持下,王莽登上了最高的权位,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通过禅让作皇帝的先河。
王莽从安汉公—宰衡—假皇帝—真皇帝其计八年,中国历朝除了贵族革命及平民革命之外,另开篡夺之例。成为皇帝后,王莽按照自己的意愿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可惜的是他的改革太超前,远远脱离了社会实际,又大大伤害了士族地主阶级的利益,加上天灾不断,社会经济崩溃,农民起义不断爆发,最终在地主阶级和农民起义的双重打击下,新莽政权被更始政权取代,王莽亦被杀死在皇宫渐台。
第三位便是更始帝刘玄,刘玄是汉景帝刘启之子长沙定王刘发的后来,是刘秀的族兄。早年间,刘玄参加了平林兵,公元23年,新莽政权灭亡后,刘玄在绿林军的拥戴下,成为皇帝,年号更始。后刘玄入主长安,成为天下共主。
更始三年(25年),在赤眉军和刘秀两路大军的夹击下,更始政权土崩瓦解,刘玄被迫向赤眉军投降,最终被赤眉军所杀。刘秀念他是同族兄长,葬其于霸陵。
第四位是“赵汉皇帝”王郎。王郎原名王昌,开始以占卜算卦为生,王郎自称是汉成帝之子刘子舆,更始元年(23年),在西汉宗室刘林和赵郡豪族李育等人的拥立下,王郎称帝,定都邯郸,史称“赵汉”。
然而王郎的“赵汉”政权存在仅仅一年便在第二年被刘秀联军攻破邯郸,王郎兵败被杀。
第五位是“成家”政权的皇帝公孙述。新莽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竞起,于是公孙述自称辅汉将军并兼领益州牧。建武元年(25年),公孙述在蜀地称帝,国号“成家”,年号“龙兴”。
建武十一年(35年),刘秀派兵征讨公孙述,不料公孙述竟然抗拒“天兵”,次年刘秀派大司马吴汉征讨蜀地,吴汉率兵攻破成都,纵兵抢掠,公孙家族全被诛杀。
第六位是“建世帝”刘盆子。刘盆子是汉高祖刘邦之孙城阳王刘章的后代。更始三年(25年)六月,赤眉军领袖樊崇等人拥立刘盆子为帝,改元建世。
建世三年(27年),赤眉军兵败,刘盆子投降了刘秀。刘秀厚赐刘盆子,任命刘盆子为叔父赵王刘良的郎中。后来刘盆子因病双目失明,刘秀又下令用荥阳的官田租税来奉养刘盆子终身。
第七位是刘永。刘永是西汉宗室,他是梁孝王刘武的八世孙。更始元年(23年),王莽国破身死后,刘永跑到洛阳请求刘玄恢复他的王国爵位,刘玄按旧制封刘永为梁王,以睢阳为梁国国都。
更始政权灭亡后,刘永自立为天子,与刘秀争夺汉朝正统。建武三年(27年),刘永被部将庆吾所杀。
第八位是铜马政权的孙登,孙登的个人详细信息就不太清楚了,历史上也没有明确的记载。建武二年(26年),孙登被铜马、青犊、尤来余贼在上郡拥立为天子,后来其部将乐玄叛变,将孙登杀死,率众五万投降刘秀。
第九位是“淮南政权”的李宪。新朝灭亡后,李宪据郡自守。更始元年(23年),李宪自称淮南王,建武三年(27年),李宪自立为帝,设置百官,拥有九城,部众十余万。
建武六年(30年),汉军攻下舒县,李宪逃走,途中其被军士帛意追击斩杀。
第十位是卢芳。新莽时期,卢芳自称是汉武帝的曾孙来迷惑百姓,王莽政权灭亡后,卢芳与三水的属国羌胡共同起兵。
更始三年(25年),更始帝刘玄被杀后三水的豪杰共同拥立卢芳为上将军、西平王。公元36年(建武十二年),卢芳因部将亲信背叛,众叛亲离,于是逃入匈奴。
梦莹华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