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泉州之后,宋青之和苏毅便全身心投入到造船和造炮的研究当中。
泉州和福州的泉县一样,是个沿海城市,不同的是,泉州是福建的省会,有一个比泉县大好几倍的港口,这倒是有利于造船,可惜泉州本地也没有大型造船厂。
于是宋青之苏毅决定高薪聘请之前在泉县造船的那几个技师,在泉州设一个造船厂,又在本地招募了几百个能工巧匠为帮工,开始制造比之前那五艘排水量更大的战船。
由于之前已经有过成功的经验和造船的图纸,所以只要稍加改动很快一艘艘的制造战船就可以下海了。
现在难的是大炮,苏毅翻出那本机械制造,研究上面的海炮制造工艺。
由于是大型的军事武器,书上面写的很隐晦,不如之前的弓弩之类的冷兵器来得详细,就连宋青之也是看得一知半解,只能了解个大概。
只是最后的记载上写着如果按最大的预期造出的大炮其威力惊人,能发射五十公斤的炮弹直线距离飞行两千米,抛物线飞行五千米,精准度在十米之内。
五十公斤的炸药足以把一艘普通战船炸的粉碎,这种杀伤力在当时只能发射几公斤炸药把船炸一个窟窿的时代来说,简直相当于现在的核武器了。
不过书中记载的是提炼出最高程度的精铁制作出来的炮管的最大承受力。
也就是说那是理想化的,现实是不能制造出那种炮弹的,只能制造出威力小几倍的炮弹,这样炮管才能承受住并保证自身的安全。
经宋青之和苏毅商议,决定制造比炮管承受力小一倍的炮弹,就那样也比冯将军送来的炮弹威力大好几倍,射程更远的多,完全有优势在水面上击败清军的战船。
于是他们带着技师们开始反复计算这种炮管需要的厚度,形状和精准度的调节,他们一坐就是一天。
研究近半个月,才确定了炮管的各项数据,最后又花了半个多月研究装填的炮弹的装填量以及炮弹的重量,飞行的偏向。
一切完成以后,便又建造了一座炮弹兵工厂,开始用大型浇筑机浇筑炮管和炮弹外壳。
几个月过后,第一门自制火炮总算成功做了出来,于是他们找了个荒无人烟的小岛开始试炮。
结果一拉炮栓,火炮炸膛了,就是在炮管里爆炸了,把整个炮管炸的稀巴烂,根本就没有发射成功,这让宋青之和苏毅懊恼不已。
而这时冯信将军已经写信来催了好几遍,也能理解,一边战事告急,而宋青之苏毅从造船到研发炮弹,已经快过了一年多了,结果第一个炮管居然就炸膛了。
而苏老金也没少来催促他们,这样又无形中给了他们更大的压力,为了尽快试验成功,他们又马不停蹄的生产第二门炮管,重新计算炮弹弹药装填量,结果又是炸膛……。 不过宋青之和苏毅却欢呼起来,这总算是成功了一步,于是又一次次的反复试验弹药装填量。
最后把周边的渔民都驱散开来,随着一声轰鸣,炮弹射出炮膛,飞向天空,最终稳稳的掉落在预计的荒岛上,炸的整个岛屿为之一颤,海鸟惊飞。
这时宋青之和苏毅才最终肯定,火炮算是研究成功了。
极品差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