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孔子说:“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考虑那职位上的事。”
【评析】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涉及到儒家所谓的“名分”问题。不在其位而谋其政,则有僭越之嫌,就被人认为是“违礼”之举。“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也就是要“安分守己”。这在春秋末年为维护社会稳定,抑制百姓“犯上作乱”起到过重要作用,但对后世则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尤其对民众不关心政治,安分守礼的心态起到诱导作用。应当说,这是消极的。
【原文】
8•15 子曰:“师挚之始(1),《关睢》之乱(2),洋洋乎盈耳哉!”
【注释】
(1)师挚之始:师挚是鲁国的太师。“始”是乐曲的开端,即序曲。古代奏乐,开端叫“升歌”,一般由太师演奏,师挚是太师,所以这里说是“师挚之始”。
(2)《关睢》之乱:“始”是乐曲的开端,“乱”是乐曲的终了。“乱”是合奏乐。此时奏《关睢》乐章,所以叫“《关睢》之乱”。
【译文】
孔子说:“从太师挚演奏的序曲开始,到最后演奏《关睢》的结尾,丰富而优美的音乐在我耳边回荡。”
【原文】
8•16 子曰:“狂(1)而不直,侗(2)而不愿(3),悾悾(4)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注释】
(1)狂:急躁、急进。
(2)侗:音tóng,幼稚无知。
(3)愿:谨慎、小心、朴实。
(4)悾悾:音kōng,同空,诚恳的样子。
【译文】
孔子说:“狂妄而不正直,无知而不谨慎,表面上诚恳而不守信用,我真不知道有的人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
【评析】
“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都不是好的道德品质,孔子对此十分反感。这是因为,这几种品质不符合中庸的基本原则,也不符合儒家一贯倡导的“温、良、恭、俭、让”和“仁、义、礼、智、信”的要求。所以孔子说:我真不知道有人会这样。
【原文】
8•17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译文】
孔子说:“学习知识就像追赶不上那样,又会担心丢掉什么。”
【评析】
本章是讲学习态度的问题。孔子自己对学习知识的要求十分强烈,他也同时这样要求他的学生。这“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其实就是“学而不厌”一句最好的注脚。
【原文】
8•18 子曰:“巍巍(1)乎,舜禹(2)之有天下也而不与(3)焉!”
【注释】
(1)巍巍:崇高、高大的样子。
(2)舜禹:舜是传说中的圣君明主。禹是夏朝的第一个国君。传说古时代,尧禅位给舜,舜后来又禅位给禹。
(3)与:参与、相关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多么崇高啊!舜和禹得到天下,不是夺过来的。”
【评析】
这里孔子所讲的话,应该有所指。当时社会混乱,政局动荡,弑君、纂位者屡见不鲜。孔子赞颂传说时代的“舜、禹”,表明对古时禅让制的认同,他借称颂舜禹,抨击现实中的这些问题。
【原文】
8•19 子曰:“大哉尧(1)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2)之。荡荡(3)乎,民无能名(4)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5)乎其有文章!”
【注释】
(1)尧: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圣君。
(2)则:效法、为准。
(3)荡荡:广大的样子。
(4)名:形容、称说、称赞。
(5)焕:光辉。
必背文言文-d548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