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治角度来看,咸丰帝虽说是呕心沥血,用力改革,可还是没有挽回败局;再加上他下了很多错误的抉择,所以清朝还是那样千疮百孔。他的大变革没有取太大的作用。政治腐败,国库空亏,民生凋敝,兵将腐朽一个也没解决。他的疏忽太多了,他的最大的疏忽竟然可以灭亡一个国家——他没有阻止慈禧篡政,还加速了慈禧的篡政。
其他评价
刘体仁《异辞录》:①文宗勤于政事,万几之暇,颇耽逸乐,王心弗善焉。②文宗用人,惟贤是尚,不分满汉。 [45]
晚清重臣郭嵩焘:文宗初基,东南糜烂,天下岌岌。朝廷怀恐惧之意而出之以端简,百官慑于大难之骤兴,瞻顾却立。 [29]
英法联军在圆明园等地的告示:宇宙之中,任何人物,无论其贵如帝王,既犯虚伪欺诈之行为, 即不能逃其所应受之责任与刑罚也。兹为责罚清帝不守前约及违反和约起见,决于十八日焚烧圆明园。所有种种违约行动,人民既未参预其间,决不加以伤害,惟于清室政府,不能不一惩之也。 [46]
赵尔巽等《清史稿》:①文宗厌廷臣习于因循,乏匡济之略。②文宗遭阳九之运,躬明夷之会。外强要盟,内孽竞作,奄忽一纪,遂无一日之安。而能任贤擢材,洞观肆应。赋民首杜烦苛,治军慎持驭索。辅弼充位,悉出庙算。乡使假年御宇,安有后来之伏患哉? [47]
清末民初学者宗彝:文宗体弱,骑术亦娴。 [48]
著名清史研究专家喻大华:①“咸丰在整顿吏治方面是个狠角色,处理官员的级别之高、力度之大比雍正还要厉害。”②“任贤擢才,洞观肆应”,改变了清朝实行了二百多年的“重满抑汉”的国策。
著名清史研究专家阎崇年:“咸”是普遍的意思,“丰”是富足的意思,“咸丰”是天下丰衣足食的意思。可是在当时,所谓“天下丰衣足食”,只能是个不切实际的幻想。咸丰皇帝面临着内忧外患、国将不国的严重局面,而他却无胆识、无远略、无才能、无作为。咸丰做了十一年的皇帝,显然是个历史的误会。 [49]
著名历史学者茅海建:咸丰帝知道自己不是绝顶聪明,但绝不会承认自己不够当皇帝的资格,他知道了太多当皇帝的规范、原则、机谋、策略和秘诀,知道了太多的成功和失败的治国经验。他认为只要按照恩师杜受田的教诲,只要按照千年不变的政治教科书所阐释的经义,只要按照已创造出的“康乾盛世”的祖制,必然会创造出一片辉煌。他非常注重克己,尽量使自己的一切行为符合“帝德”。即使是对他个人的私行的批评,也最终采取宽容的态度,这在历代帝王亦属罕见。 [50]
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看来他不是一位明智而坚强的领导者,他对外部世界极端无知。 [51]
人民网:咸丰继位不久,即违背祖训,吸上鸦片,并美其名曰“益寿如意膏”。咸丰北狩热河后,京师被英法联军侵占。他不仅不率军民抗击外敌侵略,却以吸食鸦片来刺激自己、麻醉自己。最后在外敌入京、义军蜂起、社稷多难、江山危急之时,咸丰皇帝逃离皇都北京,躲进避暑山庄。而且因恐惧洋人,拒不回銮返京,可谓是昏庸至极。
宫女要种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