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教学之我见。高中作文教学之我见
“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这是现阶段高中生语文学习的现状,其中作文问题恐怕更具有普遍性,每次作文练习,课堂上唉声叹气此起彼伏,更有甚者,怨声载道,或者干脆“撒娇求饶”。当看着自己搜肠刮肚绞尽脑汁拼拼凑凑写出的文章所获得的惨不忍睹的分数时,各位学子该是心灰意冷的。其实,何止学生,老师们也常常因无法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感到头疼。基于作文水平的提高是个漫长的过程,本人总结了几点个人经验,与各位同仁共同交流、探讨。
1、作文,从模仿开始
毕加索说:“伟大的艺术来源于模仿。”可以说,唱歌也好,绘画也好,无不从模仿开始,作文亦如此。高中学生虽然已具备一定的写作基础,但面对高中作文更高的要求,他们总还是茫然的,无从下手。对此,我认为高中作文可以引导学生从模仿开始。
1、模仿结构。这训练得放在高一进行,教师精心选择优秀作文,最好是获奖作文和满分作文,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在评价中模仿,获得进步。评价的方向主要是作文的结构,如: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在哪个位置呈现中心论点,作者是如何引出中心论点的,是名言引出、故事引出、结合生活实际引出,还是别的什么方法。又如:为了证明中心观点,作者展开了哪些分论,每个分论点与中心论点有什么关系,分论点之间又有什么关系,是并列,还是层进。再如:作者在结尾段又采用了何种收尾方法,如何点题,如何深化主题。开始的训练需要老师的统一指导,如此训练几次后,可放手让学生对自己欣赏的作文自主评价,教师做好监督与指导工作。这办法虽显得有些笨,但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或许有效,学生经过这样的训练,心中便会产生作文结构意识,从而结合自己的认识和需要加以创新,不至于在自己作文时信马由缰,杂乱无章。
2、模仿标题。俗话说:“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玲珑、精美又意味无穷的作文标题,总能先声夺人,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然而,我们的学生在面对一个作文题的时候,往往咬着笔杆无从下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想不出好的甚至是适合一点的标题。所以引导学生积累一些好标题很关键,必要时候,学生自然而然根据需要合理模仿、改装。最近我班一次测试中,关于看好粉笔板书还是PPT办公软件的作文题,学生作品中《滚蛋吧,粉笔君》、《多才多艺PPT》等标题就是模仿、改装而成。一位同仁也认为,可引导学生借鉴章回小说回目(所谓“回目”,就是古代章回小说每回书的题目,如《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的形式拟写作文标题,如《荣枯随缘,遇合尽兴》、《舍一朝风月,得万古长空》等,均属于这类形式的作文标题。
2、必须重视积累
有这样一则笑话:古时候某秀才,冬夜里写文章,一会儿紧蹙双眉,一会儿抓耳挠腮,又是揪头发,又是捶额头,一副痛苦不堪的样子。妻在一旁做针线,不忍,问曰:“相公,写文章真的很痛苦吗?难道比女人生孩子还难吗?”秀才回答:“娘子有所不知,女人生孩子虽痛苦,但毕竟肚子里有货,而我肚子里空空如也,挤都挤不出来,你说能不难吗?”
这虽是笑话一则,却让我们在捧腹之余悟出一个朴素的道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更别说把饭做得香甜可口。学生无话可说,如何作文?所以,必须重视积累,正所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么,该如何着手呢?广泛阅读是关键,任何形式的模仿和积累,都必须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上。
1、积累人物素材。作文素材的积累,可从教材入手,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不妨说:“教材中不是缺少写作素材,而是缺少发现素材的眼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积累素材的习惯,引导他们从作家生平与思想、主人公的人格魅力等方面去挖掘写作素材,组建属于个人的写作素材库。例如杜甫的心系家国,苏东坡的豁达乐观;宋濂的刻苦求学,烛之武的深明大义等,还不止如此,每篇课文可以挖掘的素材往往不是单一的,就拿《烛之武退秦师》来说,烛之武除了深明大义,还有诸如责任、爱国、宽容、智勇、口才、变通等方面的魅力,这些都可以根据需要为学生作文服务。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写颁奖词之类的方式,进行自己的语言加工,积累、运用素材。另外,鼓励并监督学生积累课外素材,不断丰富自己的素材库,以保证时时具备写作的活水源头。
2、积累名言警句。作文时,名言警句可引用,也可化用,用好名言警句,定会给学生作文加分,俗语云:“记得老句子,便是新文章。”我们语文老师应该都对一件事深有同感,那就是每个星期不辞辛劳批阅的周记,几乎是学生“赶”出来敷衍老师的口水话,我想不如改为每日积累一句名言,每周一检查的做法有意义。当然,教师应该做必要的监督,引导学生积累简短的、富含哲理的、可用于作文的名言,如三毛的“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又如尼采的“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等等,学生在行文时巧妙“借”用,不仅借句子,甚至可以“借”思想,画龙点睛,深化文章主旨。
3、积累好词佳句。“千古文章一大抄,就看你会抄不会抄。”积累好词佳句,学生可引用,可仿用,从而帮助学生提高文采。另外,很多佳句一样富含深刻道理,对学生作文时审题立意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如:“人生是一段有着优美风景的旅程,每个人都在开辟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有的路柳荫匝地,有的路落英缤纷,有的路表面阴云密布却转角柳暗花明,有的路看去阳光明媚却暗藏埋伏重重,而只有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才是最好的路。”
总之,积累至关重要,“厚积”方能“薄发”,厚积方能创新。而阅读是途径,学生在阅读中不仅积累语言、素材、思想,还可帮助自己沉淀人生、获得智慧,对提高写作水平、健全个人人格,都大有裨益。
3、讲究有效训练
作文训练若只是“甩”个作文题给学生,说:“赶紧的,写篇作文,下课交。”是不可能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相反,这会让作文训练流于形式,让学生厌恶写作文。个人认为,作文训练要讲究方法,循序渐进,有的放矢。首要的是引导模仿结构(前文已写,不再赘述),之后的训练,亦可分阶段专项训练。
1、训练开篇。开篇训练,一是要做好明确要求,开篇要简:语言简洁,短小精悍,直奔主题,使人一目了然。二是一定要做好方法上的引导,或排比入题,先声夺人;或引用名言,文采飞扬;或借用诗歌,凸显底蕴;或设问开头,引人深思;或故事开头,引人入胜。不管是对哪一种形式开头的训练,都该先给学生呈现范例,让学生有具体的方法可学,再出题进行反复训练,直至达到一定水准。
2、训练分论点论证方法。虽说作文不一定都得采取整齐的分论点式写法,但分论点式论证方法的训练很必要,因为可以有效培养学生作文的结构意识,只有他们行文有章法后,才可能游刃有余地进行结构创新。分论点式论证方法的训练,或并列式、或层进式,或正反论证式,都可细化反复训练。
3、结尾训练。结合开篇和论证过程,培养学生收束全文的能力,结尾一样要短小有力,或画龙点睛,或深化主题,或发人深省,或意味深长。
以上训练可采用命题式作文题进行训练,因为命题作文观点明确,便于学生把握,好让每个阶段的训练达到最佳的效果。
4、立意训练。每个专项的训练,都可单独进行,立意训练一样,我们只需给出作文题目,引导学生读懂材料,分析材料;学生只需正确立意,拟出标题即可,不做长篇论述,加重学生负担,引起学生反感。
如此训练后,学生在作文的每个环节心中有数,写起来应该更能得心应手。高中学生考试多,综合性训练的机会多,教师要加以点拨、指导。
作文教学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作文水平的提高需要漫长的时间,我们在一路的摸爬滚打中积累经验,寻求方法,互相交流、探讨,共同进步。以上是个人的几点拙见,敬请批评指正。
作文精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