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好了,殊凡,我知道了,不过这事你是真的没办法了。”张霆笑着道。
洛殊凡走到病床边,看了一眼张无奕老爷子。张无奕面容憔悴,显然是受了不少病痛的煎熬,身体干枯无力,看样子是时日无多,洛殊凡说道:“你们张家是不是动别人祖坟了?”
这么突兀的一句,搞懵了在场所有人。
此时一个中年男子怒道:“小子,你一个赘婿我们都没有驱赶你,你还在这里口出狂言,赶紧滚出去!”
洛殊凡没有搭理中年男子,继续说道:“老爷子被人下蛊了。”
在东南亚地区,按照当地的说法,巫术分为降头、蛊毒、傩术等许多种。
蛊毒,指以神秘方式配制的巫化了的毒物。不仅种类多,而且善变化以至无穷,让人防不胜防,恰如晋干宝《搜神记》所说:“盒有怪物,若鬼,其妖形变化,杂类殊种.或为猪狗,或为虫蛇,其人皆自知其形状。常行之于百姓,所中皆死。”
所谓“蛊毒”,其实和降头术一脉相承,都是借助各种毒物施法对付想对付的人,但降头术的目的,是控制对方的意志和行为,而蛊毒则直接针对对方的生命,因此被称作巫术中最神秘也最毒辣的一种,有时也被视作降头术的高级阶段,据说最神秘的降头师可以施行所谓“飞头降”,让自己的头颅离开身体,去吸食他人鲜血,据说经过7个阶段、每阶段49天的如法炮制,降头师就可以得到最高深的功力。
一般而言,蛊毒里被谈论最多的有蛇蛊,犬蛊,癫蛊等等。
蛊是一种以毒虫作祟害人的巫术,是一种较古老的神秘、恐怖之巫术,主要流行于中国南方各地。谷子储藏在仓库里太久,表皮谷壳会变成一种飞虫,这种古人也叫它为蛊。左传昭公元年说:“谷之飞,亦为蛊”、“谷久积,则变为飞蛊,名曰蛊”。从谷壳变成的飞虫与米糠不同:飞虫会飞,米糠不能飞。孔颖达《十三经注疏》曰:“以毒药药人,令人不自知者,今律谓之蛊毒”。《本草纲目》里说:造蛊的人捉一百只虫,放入一个器皿中。这一百只虫大的吃小的,最后活在器皿中的一只大虫就叫做蛊。可知蛊本来是一种专门治毒疮的药,后来才被人利用来害人——“取百虫入瓮中,经年开之,必有一虫尽食诸虫,此即名曰蛊。”
(在此特别感谢百度大大的知识支援🙏🙏🙏)
“嗯,你们动的还是东南亚的祖坟。”洛殊凡捏着下巴道。
就在这时,旁边的一言不发的老太太发话了:“你怎么知道的?”
“几个月之前,我们的二儿子张晋在南地开发房地产,动了一个养蛊人的祖坟,自从建成之后便事故不断,工人离奇死亡,无奕的身体也越来越差。”
洛殊凡大致了解了事情经过,叹了口气:“看好了!”
洛殊凡拿出追风刀,几个张家子侄想阻拦,却被张家老太太阻止,看来老太太看出了点东西。
洛殊凡用真气催动追风刀,在张无奕的小腹之上轻轻划了一下,双手一按,一条小虫被洛殊凡抓了出来。
这就是一直折磨张无奕的蛊虫!
华夏武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