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得众人信,先付一真心。
因爱故生慈,师生齐助贫。
时间过得很快,很快到了下学期,秦正以为会继续教初一(3)班的语文,但是没有想到初二(2)班的班主任升职了,不再担任班主任了,所以陈华校长直接任命秦正去做初二(2)班的班主任兼任该班语文老师。
初二(2)班的学生也有挺多顽皮的。由于上学年龄晚,有的学生是9岁到10岁才读学前班的,所以很多学生已经长得牛高马大,对这些学生,打不得骂不得。除了男生顽皮,有的女生也是小混混。秦正从《孙子兵法》里的“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得到启发:要管理好学生,就要先取得学生信任感,得跟学生打成一片。
秦正继续用学生当小老师的方法,效果非常好,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对老师印象好了,就自然听话了。而且初二(2)班的学生整体素质很好,有的提点一下就进步神速,其中有一位天资聪颖的学生叫张世宏。张世宏记忆力好,领悟能力非常强,能做到教学相长,他讲课时学生能学到知识,老师也能得到启发。
《论语》里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秦正当时认为道是方法、方向和力量,德是给予和高尚的品德。管理一个国家,一个组织,一个政党,一个集团,一个班级,都应该用道德来治理。秦正在管理学生的时候,运用了《水浒传》里宋江被称为“及时雨”的方法,舍得用自己的钱为学生服务。比如学生在校住宿因为有蚊子,秦正自掏腰包给学生买驱蚊药。秦正家里的书,都任由学生自由免费借阅,有很多书都没有被还回来。
另外,学生交的班会费,秦正都是让学生自己管理,做到公平公正,不贪学生的便宜。这些与众不同的行为,得到学生的尊重和敬佩。年轻人喜欢一个人就是喜欢去模仿他,所以很多学生都喜欢模仿秦正板书的字体。
有一次学校要求班主任下乡去做家访,秦正去了几位学生家里,其中有一位学生叫木建设。木建设家庭困难,他父母说交学费压力很大,主要是务农,收入微薄,家里还有两位小孩读书。秦正听了木建设父母的话,心情很沉重,把这件事记在了心里,计划做些事情可以帮助到有困难的学生。
在周一班会上,秦正说:“我们班里有些同学,家里很穷,很困难,不如我们班搞一个互助会,可以帮助班里有困难的同学,或者有余力了再帮助社会上有困难的人?”班里的学生们都说:“好啊,非常支持。”秦正说:“大家想个名字吧。”最后一致决定用“爱心会”这个名字。然后经过全班学生决定选出程雄才和张世宏分别记账和管钱。
秦正拿出200元,说:“我这次捐200元,以后每个月捐50到200元不等。”秦正说到做到,几乎每个月都从微薄的1000多元工资里拿出200元捐到爱心会。一直捐了五六年,直到这班同学都找到自己的出路才停止捐到爱心会了,其他学生也停止了捐款。
后来也有其他班的学生,包括初一(3)班陈明业他们也加入了爱心会。加入爱心会的学生把自己的零花钱捐出来,除了帮助班里有困难同学,每逢社会或者学校有号召捐款,爱心会的钱会匿名捐到各地需要的人手中。由于陈明业热衷于从事团体活动,所以后面爱心会的钱一般由他负责管理和捐出。
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到了五月,有一位初一(3)班的学生突然问秦正:“老师,你什么时候生日?”秦正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脱口而出:“5月12日。”这位学生也没有说什么就走了,秦正有点莫名其妙。
后来到了5月12日下了晚自习后,初一(3)班的陈明业过来找秦正,笑着说:“老师,我们有学生有点事情找你,想请教你。”秦正说:“好啊。”秦正虽然不再教他们班的语文,但是师生关系还是非常好的。
秦正走到初一(3)班教室,看到教室没有亮灯,窗帘布都拉起来了,借助旁边教室的灯光,还是能看到学生的,于是直接走了进去。突然全班学生一起说:“秦老师,生日快乐!”然后灯突然就亮了,一个大大的蛋糕也出现在秦正面前,还有一张张的笑脸。陈明业笑着说:“全班同学到齐,包括已经退学的学生都到齐了。”
秦正开心地笑道:“谢谢同学们,大家有心了,我非常感动!连我自己都忘记今天过生日了。大家把蛋糕分了吃吧。”学生们纷纷说:“老师,不用给我们吃了。我们是买来给你庆祝生日的,分给其他老师吧。”秦正只得说:“那好吧,谢谢大家的一片心意。陈明业你帮忙把蛋糕分给在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吧。”陈明业叫上几位同学一起帮忙去分蛋糕。
生日蛋糕的事情,引起了老师和学生的轰动,其中教导主任一边吃一边感叹地说:“教了这么多年书,还是沾秦正老师的光,才吃到学生的蛋糕。”还有其他老师附和说:“是啊,师生关系做得这么好,不是一般人都能做到的。”
秦正休病假回归学校后,因为启用学生当小老师的教学方式,自己就不再那么劳心劳力了,所以牛皮癣还在可控的范围内。为了避免大爆发,聚餐的时候,也不敢拼酒了。
课堂上,秦正自己布置的作业,就自己批改。如果是小老师布置的作业,就留给小老师批改。这样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积极学习的态度,也增强了学习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写作的能力,要求学生每周都要写一篇作文,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敢想敢写的能力。秦正心里认为:“提高写作能力关键还是要多写,通过写作运用自己的知识,做到熟能生巧。如果学生一个月只写一篇作文,就算老师精心批改,但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很难迅速提高。提高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多写、敢写。”
秦正跟班里的学生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成绩好的,有能力又有时间就要超前学。”张世宏问:“什么是超前学?”
秦正说:“简单的超前学,是预习明天或者近期的课程。另一种超前学的方法是指有想法,想考重点高中的同学,现在初二就要开始学习初三的课程,并且当做真正在学习,要做习题、测试。现在把后面课程学完了,到了初三,就可以轻松自如面对各种问题。对于超前学遇到不懂的或者难搞的问题,在初三就可以有很多时间去解决了。这样做好准备,升高考试就可以稳操胜券。”
秦正又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基础比较差,成绩一般的同学,就要做到熟能生巧,把基础打好,以免到时候顾此失彼。有句老话说,根基不厚地动山摇。当然了,就算现在成绩一般,但想考上好高中的同学也可以提早了解一下未来要学的课程。这就是《孙子兵法》说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真正能做到超前学的学生很少,张世宏却不止做到了,还开始博览群书,比如看《毛选》、《孙子兵法》、四大名著等书籍。
由于张世宏的出现,秦正想起了高中天资聪颖的好友王瑞林,于是写了一封信给在魔都读研究生的王瑞林,问他怎么培养张世宏这样的天才学生。
王瑞林回信说了很多,但关键说到一句话:“天才的学生很多,关键是在学习态度上要始终如一。”秦正把信拿给张世宏看,当时还在班上说:“我这个同学非常聪明,以后肯定能有所作为,如果有机会肯定能考入体制内,他绝非池中之物。”后来聚会的时候秦正也跟大学好友,也跟老师们说了这件事情。
秦正买一套《雍正王朝》的书送给王瑞林,并写信说:“上面可能在招人,这是一次机会。”这个消息是秦正根据自己博览群书,以及看社会新出版的书籍、看报纸推断出来的。
王瑞林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并没有因为秦正智商情商不如他就看不起他,只要对他好的建议就听取。他善于观察别人的长处,他知道秦正的特长是善于分辨时事和借鉴历史。
王瑞林马上去了解这件事的真实性,当了解到事情属实就马上做了准备,抓住了机会考入体制。最终确定成功录取他的那天,他在深夜打电话跟秦正分享这个喜悦的消息。
电话里王瑞林说:“谢谢你的信任和支持。”
秦正笑道:“我相信你可以的,你有这个能力。智商、情商高的人做事容易成功。”
由于这件事情料事如神,让秦正在熟悉的学生、同事和朋友间非常受崇拜。后来有一位老师唐言要到京城办事,还特意问秦正要王瑞林的电话号码。
王瑞林接到电话,听唐言说是秦正的同事,亲自去见了唐言,并请他吃饭。
唐言老师回来之后在老师中宣扬了一番这件事情,他特别佩服秦正之前的预见,还说了王瑞林所在部门非常好。
这件事直接证明了秦正之前所言非虚。
凡人是怎么样得道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