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是珠江流经之地,是中国华南沿海地区的门户,同时也是中国利用香港输入外援物资的一条主要通道。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切断中国华南地区的外援通道,早在1937年12月底,日本陆军部就提出了“在广东大亚湾登陆”的设想,但因遭到日军海军山本五十六的反对而中止。
1938年7月,日军大本营确定在武汉作战的同时,策划了广州作战的“大湾战略”。
9月7日,东京大本营天皇御前军事会议,近卫文磨首相正式作出“大湾战略”的计划,军部令整编日军第二十一集团军担任攻占广州的作战任务的主力。
日军第二十一集团军,由日本驻台湾军司令官古庄干郎中将担任司令官,日本军部决定以21集团军下辖的第5师团、第18师团、第104师团和第四飞行团等部,在海军第五联合舰队配合下进攻广州附近要地,切断中国通往国外的海上补给线。
许文强从上海驻日司令部特高科小林光子提供的情报:日军第18师团将从大亚湾西北角岩前港、澳头港一带登陆,迅速北进攻占淡水,行进至惠州附近东江一线准备渡珠江。
第104师团从大亚湾东岸的玻璃厂地区登陆,迅速沿平海至惠州公路占领稔山,并向平潭集结。
第9旅团从大亚湾东北角的盐灶背地区登陆,迅速北进攻占东江南岸的横沥镇渡口,从东边迂回策应第18师团、第104师团进攻惠州,以及渡过东江。这就是日军的“大湾战略”。
许文强连夜发报给李克农。
延安方面做出了回应,把这一情报送给了南部战区的何应钦。可是,这一情报并未引起何的高度重视。他在军事分析会上说:“如果日军敢进攻广州,英国人不会坐视不理,一定会从香港出兵,这样我们就可以从陆上和海上夹击日军。”
历史上,凡是从海上沿珠江水道进犯广州,就必须先攻占虎门。
那么日军这次为何不打虎门,而先打大亚湾?
日军之所以首先从大亚湾下手,显然是受了之前淞沪会战登陆金山卫而没有从吴淞口进攻的启发。
日军和中国十九路军队在上海打得胶着的时候,为了打破僵局,梅津美治郎提出派一支队伍绕到上海西南侧的杭州湾,在金山卫进行登陆。守护上海滩的十九路军担心自己的后路被切断,腹背受敌,他们顽强地打了一周,后勤补给无法跟上,最终军长童翎阁牺牲,残部撤离上海,淞沪会战失败。
而这一次,日军打算故伎重施,对广州进行迂回包抄的“大湾战略”。战前近卫文磨告诫英国人不要出兵与日为敌,英国军舰固守港九,并未发一炮,任凭广州沦陷。
日军由于一阶段的作战出乎意料的顺利,日驻台湾军司令官古庄干郎命令:“第5师团于珠江口提前登陆。”
10月22日凌晨。日军第5师团在海军第5舰队的保驾护航下,从大亚湾出发,绕过香港,进至珠江口。
在空中飞机和海上舰炮的火力掩护下,日军登上西岸大角岛,但遭到了驻守在大角炮台守军的顽强抵抗。
日军再次出动了一百余架飞机,配合舰队炮火,对大角炮台连续进行了一昼夜的轰击,驻守在大角炮台的中国海军陆战队的一个加强营的近五百名战士全部壮烈殉国。
10月24日虎门沦陷,广州——华南重镇沦陷。
上海滩(续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