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妃全传
超小超大

明仁宗

还都南京

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为了北边边防安危等因素,朱棣遂将京师由南京迁往北京。朱高炽即位之后,户部尚书夏元吉随即上疏称建议还都南京。随后颇多大臣纷纷上疏朱髙炽,请求还都南京。平江伯陈瑄上疏朱高炽言七事,第一件便是“重国本”,众多大臣的上疏的确打动了朱高炽。然而迁都乃为国之大事,不可能一蹴而就。朱高炽只得先做前期规划。主要包括,首先加强对南京的管理,先命驸马都尉沐昕“掌南京后军都督府事”。

洪熙元年(1425年)二月,再“命太监郑和守备南京”;三月,正式宣布,“将还都南京,诏北京诸司悉称行在,复北京行部及行后军都督府。” [58] 随后又为各机构设置一些相应官员。四月,“命皇太子谒孝陵,遂居守南京。” [59] 但是五月,朱高炽便突然驾崩。即便是在弥留之际,其仍旧不忘迁都之事,遗诏中朱高炽言:“南北供亿之劳,军民俱困。四方向仰咸南京,斯亦吾之素心。” [60] 尽管朱高炽已经为迁都之事做好各种准备,但终究随其突然驾崩而搁浅。

军事

边防政策

朱高炽重视明廷北边边防,多次敕谕边关将领加强巡逻。其在位期间,曾下诏:“令各隘口及烟墩昼夜用心瞭望,谨慎谨慎,毋致疏虞,敕宁夏、甘肃、辽东、宣府、山海、永平、开平总兵官及备御官亦如之。”朱高炽亦加强防御体系的规格,“命行在后府都督佥事、指挥佥事李敬守居庸关。” [36] 除此之外,明廷还加强了对来往边关的审查,同样在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冬:“敕辽东、大同、宣府、永平总兵官,今天气已寒,宜善抚军士,勿令失所。但无敕旨及勘合文书,并勿擅放出境。” [37] 从此记载可以看出,朱高炽强调明廷边防的防御性。

后世对朱高炽的北边政策存在不同说法。有观点批评:仁宣之际明廷北边对蒙古多以防御和安抚为主,防线一再南移,瓦剌趁此窗口期统一各部;《明史·兵志三》亦称:“朔州军士白荣请还东胜、高山等十卫于故地。兴州军士范济亦言:‘朔州(云中郡)、大同、开平、宣府、大宁皆藩篱要地,其土可耕,宜遣将帅兵,修城堡,广屯种。’皆不能用。” [38] 然而同样是范济进言这件事,《明宣宗实录》及《明史·列传五十二》则记载是尚书吕震认为范济的奏章“文辞冗长,且事多已行,不足采” [39-40] ,亦即并非明廷不能用其言,而是其进言此前大多已经实行。由此亦可见这一问题上史家评价的复杂性。

军事调整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十五日朱高炽即位后,便开始对北部边防的军事将领进行调整。朱高炽首先对五军都督府与一部分都指挥使司的人选进行安排。八月十七日,朱高炽又“命武安侯郑亨等四人俱充总兵官,亨镇守大同;保定侯孟瑛镇交阯;襄城伯李隆镇山海;武进伯朱荣镇辽东。” [61] 设置的四个总兵官中,涉及北边的有三个,即大同、山海与辽东。朱高炽在位期间便安排了六个总兵官。加上甘肃总兵官费瓛,明廷北部便总共有七个总兵官。朱高炽对待北部七个军镇的总兵官与内地颇为不同。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点便是,明廷给其中一位总兵官发出命令之时,亦同时给其他几位总兵官发出相同内容的命令,此实际上显示的是朱高炽对北边军镇一体重视的特点。

后妃全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薛平贵与王宝钏:护你一生 连载中
薛平贵与王宝钏:护你一生
法律讲坛
简介:根据电视剧,薛平贵与王宝钏改编而来,讲述唐宣宗年间,俞,刘,二妃争宠,刘妃生下皇子,引来俞妃杀机,皇子因流落民间,改名姓薛,名为平贵,但经历种种困难一系列事件后,终于和亲生父亲和亲生妹妹团聚的故事
3.8万字2年前
我们的际遇 连载中
我们的际遇
若杺
0.5万字2年前
谍影飓风 连载中
谍影飓风
辛总特忙
简介:随着时代的飞速变迁,XQ组织为了加强战斗力,所以需要注入新的血液,就这样JF队也就顺理成章的诞生了,JF队经过了一次次的实战,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并且日渐强大起来,成为了华夏国继BZ队之后第二支强悍的特战小分队。境外势力S组织,趁着华夏国和牛国的一次国际贸易交易准备的间隙,偷渡来到华夏国,准备在贸易开始时,搞事情,给华夏国乃至世界一个下马威.得到情报后的XQ组织立即派出BZ队以及JF队开始破坏S组织的行动。成功将S组织消灭,并且抓捕了他们的首领。XQ组织BZ队彻底分散,部分被恐怖分子杀害,部分因为年龄以及家庭原因而退役.....
34.5万字2年前
纵横黑白之上 连载中
纵横黑白之上
清蒸爆炒田螺
简介:啥叫泡妞?啥叫死缠烂打?啥叫情圣?那是让青春少女情深不渝,让御姐痴心难忘,让火辣妹身陷爱河。啥叫拽?挥金如土,纵横黑道,自在逍遥,此时热血,彼时狂放,这就是纵横黑白之上……
1.8万字2年前
三国:黄初之年雨落时 连载中
三国:黄初之年雨落时
鸾凤月卿水涟漪
简介:【本文已于2021.8.16签约完成】【更新较慢,但一定不会放弃,可放心食用】标题出处:黄初八年正月雨——曹植《慰情赋》他是枭雄曹操最为宠爱的四子,名唤曹植,文采斐然。曾在铜雀之上作《登台赋》一首,也曾立志尽己所能报效国家,更是赋诗言道:“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而他是曹操存活下来的长子,名为曹丕,更是曹植最尊重的长兄。六岁会射箭,八岁知骑射。却在十岁那年亲眼目睹昔日敬重的兄长曹昂为掩护他而死。曹丕:子建…我最大的愿望,便是你不要步为兄的后尘曹植:现在连二哥都不愿信我么?
12.2万字2年前
柏林城南措森下 连载中
柏林城南措森下
SS突击队旗队长
简介:1945年,我,乌尔里希•林茵斯特成为措森郊区防守长官。仓促应战前,我何去何从?该如何摆脱被监禁的命运?这是我必须思考的问题,投降,是不可能了,但如何凭借手下四千人不到的729师完成一次次的作战任务,活下来……
4.6万字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