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妃全传
超小超大

明英宗:敬妃

贞顺懿恭惠妃刘氏(?—1463年),明英宗朱祁镇的嫔妃,初封敬妃。

刘敬妃的年纪比英宗大很多,也未生育子女,但她很得明英宗的宠爱,册为敬妃,《万历野获编》记载:“上钟情独至矣” [1] 。

天顺七年(1463)七月,刘敬妃薨逝。当时英宗自己也得了病,却为她辍朝五日,并下令皇太子以下的百官皆在灵柩前为她行礼,又不顾病体亲自为她制定葬礼的细节,恩礼独厚。她的一切祭葬之体,比明成祖“昭献王贵妃”的规格还稍高,其他妃嫔的葬礼则根本无法与之相比。刘氏追尊为惠妃,册谥四字贞顺懿恭(而明代宗朱祁钰的生母吴贤妃在两年前病逝,明英宗仅辍朝一日,谥号也只有两字)。

4个月后,即天顺八年正月十六日(1464年2月23日),明英宗驾崩。临终前,他特意把皇太子朱见深(明宪宗)和太监牛玉等人召到病榻前,遗命:钱皇后将来去世,与他合葬,同时刘敬妃亦须迁来合葬。

但明宪宗的生母孝肃周太后欲独尊自己,在英宗的钱皇后尊为太后、死后是否与英宗合葬问题上多方阻挠,两次在朝廷引发群臣的反对浪潮,阁臣彭时、礼臣姚夔等人力诤,且将英宗的遗命摆出,周太后才被迫作罢,勉强同意钱皇后与英宗合葬裕陵,同时又暗中在陵墓作手脚,将钱皇后与英宗相通的左室墓道堵死,只留自己的右室墓道与英宗的中室相通,以便在阴间自己能独占皇宠。

孝庄睿皇后钱氏是明英宗的结发妻,深得英宗爱敬,与英宗合葬尚且如此波折,作为妃妾的刘敬妃自然更没指望与英宗合葬了。另外,明朝在英宗以前,只有皇后与嗣皇帝生母才能与皇帝合葬,没有妃嫔与皇帝合葬的先例。所以明宪宗最终没有尊从遗诏将父亲的爱妃刘敬妃迁去裕陵合葬,而是让她单独葬在别处。

葬地考证编辑 播报

明宪宗并未依从遗诏将刘敬妃迁去与父亲合葬,而刘敬妃也没有和其他妃嫔同葬金山(今北京西郊)。

关于她的葬地,《明实录》中未载。《日下旧闻考》转引《嘉靖祀典》则云,“贞顺懿恭惠妃葬桃山。”成书于嘉靖时期的郑晓《今言》中也写道,“英宗遗诏,皇妃他日宜合葬。惠妃亦须迁来,以后诸妃次第祔葬。今止睿皇后合葬裕陵,诸妃皆葬金山,惠妃尚葬桃山,竟无陪葬者。”言明惠妃葬地为“桃山”。万历年间徐学聚《国朝典汇》、蒋一葵《长安客话》,以及清人毛奇龄《胜朝彤史拾遗记》各书中,也都引用了这则文字,只是细节略有出入而已(《长》将“桃山“误为“枕山”,《彤》将惠妃误姓胡氏)。而同样是在《国朝典汇》中,对英宗诸妃葬处的叙述,除了引用《今言》“诸妃皆葬金山,惠妃尚葬桃山”的记载外,又有“十八妃,一葬绵山”的记录,但未注明出自何典。查《万历野获编》,其中有“今祀典载裕陵十八妃。一葬绵山。余皆金山。意者绵山为刘妃乎?”可见《嘉靖祀典》中,还曾将惠妃葬处称作“绵山”。

后妃全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少年特种兵学校cp 连载中
少年特种兵学校cp
189***605_1712270920
简介:封面瞎填的
0.3万字2年前
假如各国朝代在一个群聊 连载中
假如各国朝代在一个群聊
凋零不是凋灵
简介:脑袋一抽,想出来的
0.3万字2年前
穿越我为崇祯 连载中
穿越我为崇祯
说爱太烫嘴@
简介: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了崇祯,看到了大明此时百姓生灵涂炭,国将不国,东有野猪皮,西有国内起义看他怎么力缆狂澜挽救这个国家,开创大明盛世。
11.5万字2年前
上世纪延续至今 连载中
上世纪延续至今
斑某人
简介:上世纪延续至今(Thelastcenturycontinuestothisday),在这个铁序即将奔溃的末世,太阳照常升起......
0.3万字2年前
三国:黄初之年雨落时 连载中
三国:黄初之年雨落时
鸾凤月卿水涟漪
简介:【本文已于2021.8.16签约完成】【更新较慢,但一定不会放弃,可放心食用】标题出处:黄初八年正月雨——曹植《慰情赋》他是枭雄曹操最为宠爱的四子,名唤曹植,文采斐然。曾在铜雀之上作《登台赋》一首,也曾立志尽己所能报效国家,更是赋诗言道:“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而他是曹操存活下来的长子,名为曹丕,更是曹植最尊重的长兄。六岁会射箭,八岁知骑射。却在十岁那年亲眼目睹昔日敬重的兄长曹昂为掩护他而死。曹丕:子建…我最大的愿望,便是你不要步为兄的后尘曹植:现在连二哥都不愿信我么?
12.2万字2年前
群英传奇 连载中
群英传奇
该和尚用潘婷
0.0万字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