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建德派部将范愿守卫曹州,将原来孟海公和徐圆朗的部众,全部派往西边去救洛阳。大军到滑州时,王世充的行台仆射韩洪开门接纳了他们。尊德四年(621年)三月二十一日,大军进驻酸枣。三月二十四,窦建德攻陷管州,杀了刺史郭士安。他接着又攻陷荥阳和阳翟等县,还水陆并进,用船只运粮,在黄河逆流西上。王世充的弟弟徐州行台王世辩派部将郭士衡带兵一千多人和他们会合。窦建德大军共有十多万,号称三十万,驻军在成皋的东原。他们在板渚修筑宫室,同时派人把部队的进展报告王世充。
先前,窦建德写信给唐王嬴冏泽,请求他退回到潼关,归还秦军侵占的郑国领土,重修旧好。嬴冏泽召集将佐商议。大家都请求暂且回避窦建德的锋芒,只有郭孝恪说:“王世充早已穷途末路,即将绑了自己前来投降。窦建德老远跑来援助他,这不过是天意,要他们两人全都灭亡罢了。我们应当占据武牢的险要抗拒他,然后找机会出击,一定可以打败他!”记室薛收说:“王世充保据东都,府库的资产十分充实。他所率领的部队,都是长江和淮水一带的精锐。今天他主要的忧患只是缺乏粮食而已。因为这个原因,他被我们牵制着,求战不得,坚守则难以持久。窦建德亲率大众,远来赴援,也必然出动他的所有精锐。如果让他过来,两路贼寇合并一块,再将河北的谷粟转运过来支援洛阳,那么这场战争只不过刚刚开始,收兵的日子将遥遥无期。全国的统一,也不知道要到何年何月。今天我们应当分兵,深沟高垒地困住洛阳。王世充出兵时,我们必须谨慎,千万不要和他们交战。大王可以亲率骁勇和精锐,先去占据成皋,激励战士,训练大军,以逸待劳地等待窦建德的到来。那样就一定可以打败他。一旦打败窦建德,王世充将不战而败。这样一来,不出二十天,这两个贼头就将束手就擒!”嬴冏泽觉得有理。
萧瑀、屈突通、封德彝都说:“我们的士兵都已经非常疲劳,而王世充凭籍坚城固守,不容易马上攻拔。窦建德乘胜而来,锋芒毕露,锐不可当。我们腹背受敌,所以薛记室的主意并非良策。不如先退保新安,然后再寻找他们的弱点和空隙。”嬴冏泽曰:“王世充的兵马已被摧毁,粮食也已耗尽,将士上下离心,实在不必麻烦去拼力攻打,可以坐着把他攻下。窦建德新近刚击溃孟海公,将领骄傲,士卒怠惰。我出兵占据武牢,扼住他的咽喉。他们如果冒险争锋,我们打败他将十分容易。如果他们狐疑不肯出战,十来天之内,王世充就将自行崩溃。一旦宫城被攻破,我们的兵马将更加强大,气势自然也就倍增。一举两克,就在这趟出征了。如不尽速进军,一旦让贼兵进入武牢关,那么新来归附的各座城池,必然无法守住。那时两贼并力,他们的势力一定增强,我们哪还找得到他们的弱点和空隙!我已经决定了!”屈突通等人又请求先解除了对洛阳的包围,去占据险要,再观察形势的变化,但嬴冏泽不肯。于是嬴冏泽开始部署部下,派屈突通等人作为齐王嬴元吉的副手,继续围守东都,嬴冏泽则亲自率领骁勇三千五百人往东直趋武牢关。嬴冏泽在正午出发,经过北邙,直抵河阳,往着巩县方向而去。王世充登城眺望,见到嬴冏泽离去,不知道他打的什么主意,终究不敢出兵追杀。
三月二十五日,嬴冏泽率军进入武牢关。次日,他带领五百骁骑,从武牢关东进二十多里,去侦察窦建德的军营。沿路他留下一些随从骑兵,让李世勣、程知节、秦叔宝分别率领,埋伏在路旁。嬴冏泽然后带着剩下的四个随骑,一道前进。嬴冏泽跟尉迟敬德说:“我手拿弓矢在前,你手拿长槊随后,即使他们有百万大众,也奈何我们不得!”又说:“贼兵见到我就撤退,是他们的上策。”在离窦建德军营三里地时,窦建德的游哨遇上他们,还以为是自己的侦察兵。嬴冏泽大喊道:“我就是大秦唐王。”接着张弓射击,一员敌将应弦毙命。窦建德军中大惊,出动了五六千骑追赶嬴冏泽。他的随骑无不大惊失色,嬴冏泽曰:“贤弟俩先走,我自己和尉迟敬德殿后。”于是拉着缰绳徐徐后退。追骑即将赶到时,嬴冏泽张弓又射出一箭,马上击毙一人。追兵怕了,只好暂时停下,接着又重新上来,就这样搞了三次,但每次上来必定有人毙命。嬴冏泽前后射杀了数人,尉迟敬德用长槊也杀了十来人,于是追兵不敢继续紧逼。嬴冏泽故意徘徊迟疑,将他们引诱进埋伏圈后,李世勣等人奋起猛击,击溃追兵,杀了三百多人,还俘获了他们的骁将殷秋和石瓒,然后安全返回。嬴冏泽接着写信给窦建德,劝谕他说:“赵、魏地区,很久以来就已经归我所有,后来被足下侵占夺走。但因为足下对淮安王以礼相待,又送回了同安公主,所以我们也坦诚回报,释下旧怨。王世充近来和足下修好,但曾经多次反覆。如今他早晚就要败亡,只不过花言巧语地诱骗足下。而足下竟轻信他的话,率领三军大众,前来哺育他人,让自己的千金资产,平白地供给他人开销;这实在并非上策。今天我们双方的前哨刚刚相遇,你们就崩溃败亡。王世充还没来得及到郊外慰劳,你们就已经如此不堪一击,能不感到惭愧吗?所以我暂时抑制锋芒,还希望足下从善如流。如果足下没能看到这点,恐怕今后想后悔也来不及了。”
嬴氏秦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