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先,秦昭英帝下诏征发巴、蜀兵马,并任命赵郡王李孝恭为荆湘道行军总管,李靖代理行军长史,统辖十二个总管,从夔州顺流东下。他还任命庐江王李瑗为荆郢道行军元帅,让黔州刺史田世康从辰州道出发,黄州总管周法明从夏口道出发,一道出击萧铣。在窦建德和王世充失败后,占据荆州一带的梁帝萧铣就成了少数几个还在坚持的所谓群雄之一。
尊德四年(621年)九月,李孝恭从夔州出发。当时峡江的水正在高涨,部将们都请求等水落之后再进军。李靖说:“兵贵神速。现在我们大军刚开始集结,萧铣还不知道。如果趁着这江水高涨的机会,我们就能眨眼之间兵临城下,攻其不备,必定能将他手到擒来。千万不能错过这一机会!”李孝恭听从了他的建议。
十月七日,萧铣的鄂州刺史雷长颖在鲁山来降秦朝。
再说李孝恭率领两千艘战舰顺流东下。萧铣因为江水高涨,觉得秦军过不来,所以没有防备。李孝恭等人于是攻拔了荆门和宜都二镇,进军来到夷陵。萧铣的部将文士弘带领精兵数万进驻清江。十月九日,李孝恭把他们击退,缴获了战舰三百余艘。文士弘的士兵战死和落水淹死的数以万计。李孝恭率领水军追击,直到百里洲。文士弘收集残兵重新开战,但又败了,只好进入北江。萧铣的江州总管盖彦举带着五州来降唐朝。
占据荆州一带的萧铣当时决定裁军去经营农田时,才留下几千宿卫在自己身边。听说秦军前来,文士弘又战败了,他大为恐惧,于是仓猝开始征兵。但因为征的兵都在长江和五岭之外,路途险阻遥远,士兵一时不能很快召集到一块,只好带领现有的士兵出城拒战。李孝恭将要进攻时,李靖劝止他说:“他们是挽救败局的军队,对付我们的计策也不是早已定下的,所以势不能持久。我看不如暂且停泊在南岸,缓兵一天。他们必然会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留下抗拒我们,一部分回去坚守。一旦他们的势力减弱,我们乘隙进攻,那时还怕不能战胜他们吗?今天如果匆忙进攻,他们一定会拚死力战。楚兵剽悍精锐,未必容易抵挡。”李孝恭不听,留下李靖守卫军营,亲自率领精锐出战。他果然战败,急忙往南岸撤退。萧铣的部众放弃了他们的战舰,去抢掠唐军留下的军资,结果人人都背着很重的战利品,顿时失去了战斗力。李靖见到他们已经大乱,便纵兵奋起直击,击溃了敌军,然后乘胜直抵江陵,进入外城。李靖接着进攻并占领水城,缴获了萧铣的许多舟舰。李靖让李孝恭将这些舟舰全都散在江中。部将们都问:“打败敌人缴获的战利品,应当拿来自己使用,为何还要放弃了去资助敌人?”李靖说:“萧铣的地盘,南到岭南,东抵洞庭。我们孤军深入,如果一时无法攻拔他的城池,等到他的援军四面八方集结过来,我们将会里外受敌。那时进退不得,即使有这些舟舰,又有什么用处?现在把这些舟舰都散到江中,让它们满江地顺流而下,援兵见了,必定以为江陵已被攻破,绝不敢轻率进军。他们一定会来回不断地派人来侦察敌情,至少得花个把月时间。那时我们必定早已攻下了江陵。”萧铣的援兵见到上游漂下的舟舰,果然怀疑江陵已经失陷,便不再前进。萧铣下属的交州刺史丘和、长史高士廉、司马杜之松本来准备入援江陵,但听说萧铣已败,便都到李孝恭那里请降。
李孝恭带兵进围江陵,萧铣内外消息断绝。他向中书侍郎岑文本请教对策,岑文本劝他投降。萧铣于是跟他的臣下们说:“上天不肯保佑梁室,我们也支撑不住了。如果一定要等到兵尽粮绝,那么百姓将遭受苦难。怎能因为我一人的缘故,陷百姓于生灵涂炭之中!”十月二十一日,萧铣用三牲太牢到太庙祭告,然后下令开门出降,守城的将士们无不痛哭。萧铣率领群臣,头戴缌布的头巾前往李孝恭的军门,说:“应当处死的只有萧铣而已。百姓无罪,希望不要残杀劫掠他们。”李孝恭占据了江陵城。部将们想要纵兵大肆劫掠,岑文本劝李孝恭道:“江南的百姓,自从景嘉末年以来,吃尽了虐政的苦头。再加上各路豪杰不断争斗,今天幸存下来的,都是从刀枪下逃命的民众。他们踮着脚跟,伸长脖子,盼望着真正的君主。所以萧氏的君臣和江陵的父老,决定归顺朝廷,希望也许可以从此得到安宁。今天如果纵兵抢掠,恐怕从这里继续往南,再也没有前来归化的民众了!”李孝恭觉得有理,当即下令禁止劫掠。部将们又说:“和秦军作战死亡的梁军将官,罪孽深重。请求大王籍没他们的家室,将她们奖赏给将士。”李靖说:“王者之师,应当让大义的名声播扬在大军前头。他们为自己的君主战斗而死,都是忠臣,怎能将他们当作叛逆,去籍没他们的家室!”于是城中安然无事,秦军对百姓秋毫无犯。南方各个州县听说后,全都望风归附。萧铣投降后的几天里,有十多万援兵先后前来。但听说江陵已经失陷,他们都解甲而降。
李孝恭将萧铣送到长安。秦昭英帝历数他的罪行,萧铣说:“惠襄皇帝失去它的鹿,天下人共同追逐。我萧铣没有天命,所以有了今天的下场。陛下如果认为这是大罪,我也就逃不脱死罪!”秦昭英帝竟然将他在都市处斩。
嬴氏秦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