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肃帝为了营建金仙、玉真两座道观,强占了很多居民的住宅,工程耗费达数百万钱之多。右补阙辛替否上疏,以为:“我听说自古以来因为君主失去王道、爵赏不当而国破家亡的教训,实在是口说的不如亲身经历,耳闻的不如亲眼目睹。臣请允许臣根据陛下亲眼目睹的事实来阐明道理。景昭皇帝是陛下的祖父,他使乱世纳入正轨,中兴了大秦的基业,树立了中正的准则。省官清吏,他既不白白地把官爵俸禄赠送给任何人,因此也不浪费国库资金;赏必待功,官必得才,为无不成,征无不服。他从不修造众多寺观却照样很有福祉,也不剃度众多僧尼却照样没有灾祸。那时天地垂祐,风调雨顺;谷粟丰收,布帛充溢;蛮夷臣服,享国久长。因此景昭皇帝名高万古。陛下为何不效法他呢?明孝皇帝是陛下的兄长,居先帝之业,却不以祖宗基业为重,不听贤臣之言,一味顺从妇道人家的无理要求。在他的朝代,没有才能却食取俸禄者达数千人,没有功劳而赐给封户的有一百余家。他不停地建造佛寺,耗费国库财富数百亿,剃度的僧尼无穷尽,不交纳租庸的人达数十万之多。国家的支出日益增加,而财政收入却日益减少,仓乏半岁之储,库无一时之帛。所恶者逐,逐必忠良;所爱者赏,赏皆谗慝。朋佞喋喋,交相倾动。他夺走百姓口中的食物去豢养贪婪残忍的人们,剥下黎民身上的衣服去大兴土木画梁雕栋。于是人怨神怒,众叛亲离;水旱灾害纷至沓来,致六年之中,水旱疫病三祸骤至。不但自己在位时间无法长久,甚至还遭遇被弑身死的惨痛结局,取讥万代,诒笑四夷,陛下所见也。今陛下若学景昭皇帝治国,则有长安久岁;若依明孝皇帝治国,则有垒卵之危。最近以来,水旱灾害接连不断,使田地荒芜,麦烂在场;入秋又遭干旱、虫灾、霜冻,农田无收,很多百姓没东西吃,却不曾听说陛下开仓赈济灾民,反而给两个女儿修造道观,日继于时,道路流言,却不惜耗资一百多万缗。陛下怎么可以不考虑当今国库中的资财到底有多少?国库能供几年开支?百姓依靠什么生活?边关又依靠什么供应?民乱兵散的根源将由此而生。就轻易动用这一百多万缗钱,来支付这毫无用处的工程,受天下之怨。陛下诛灭了韦氏的家族,但没有除去韦氏的恶行;难道忍心抛弃景昭皇帝的法度,却不忍心抛弃明孝皇帝的弊政吗?何以继祖宗、观万国耶?况且陛下和太子在韦氏专权用事的时候,没日没夜地为大秦宗庙社稷和自己的身家性命担忧,对奸臣切齿痛恨;今贵为天子,却为何不肯改变他们的所作所为?臣担心会重新出现对陛下切齿痛恨的人。往见明敕,一用贞观故事。且贞观有营寺观,加浮屠、黄老,益无用之官,行不急之务者乎?以前先帝怜爱悖逆庶人,宗晋卿为她大肆修造府第,赵履温为她不断修建园林,竭尽了国家的财力和人力,用尽了民力之后,结果府第盖成也没时间居住,园林建成也没时间游玩,信邪僻之说,成骨肉之刑,陛下所见也。今天大肆建造道观,追逐奢侈的,必定不是陛下和公主的本意,一定有像宗晋卿、赵履温那帮佞臣从中推波助澜,冀娱骨肉?陛下对此不可不多加留意。惟愿陛下停建二观以须丰年,以所费之财周济贫穷、充实府库,则公主之福无穷矣。如果陛下不能中止这项工程的营建,臣担心百姓的怨恨之心,不会比明孝帝时期减少。现在每个人都明白必将造成巨大的祸患,却没有一个人敢于直言规谏,是因为担心一旦说出来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像韦月将、燕钦融这样的忠臣义士,被先朝诛杀,陛下给予他们很高的奖赏,难道不是因为陛下深知直言进谏有利于国家吗!臣今天所说的,也像先朝的直言一样,希望陛下能够体察到这一点。”奏章献上后,简肃帝虽然不能听从,但也嘉奖了他的恳切和正直。
嬴氏秦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