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陵尉杨相如上疏议论时政,疏文的大意是:“世宗惠襄皇帝自恃国家强大,不肯为时政而操心,虽然他颁发的制敕数不胜数,但言行之间却相差甚远,口说尧、舜之言,身行桀、纣之事,最后终于丢掉了整个天下。”他还说:“惠襄皇帝放纵自己的欲望以至于亡国灭家,本朝太宗皇帝抑制自己的欲望以至于国家繁荣昌盛,希望陛下能够从中慎重选择自己应走的道路。”他还说:“历朝帝王没有哪一个不是喜欢忠诚正直之士,憎恶奸佞邪恶之徒的,但是事实上却是忠诚正直之士常常被疏远,奸佞邪恶之徒常常被宠幸,以至于到了国亡身危的地步还不知原因所在,这是为什么呢?真正的原因在于忠诚正直之士大多不惜触犯帝王的旨意,而奸佞邪恶之徒却大多顺从帝王的邪念,长期触犯帝王旨意就会使帝王产生憎恶之心,长期顺从帝王邪念也会使帝王产生爱怜之意,这就是亲疏所以产生的缘故。圣明的帝王与此相反,他们喜爱敢于触犯自己旨意的臣子,为的是得到忠正贤良之士;憎恶一味顺从自己的人,为的是除去身边的奸佞邪恶之徒,如果能够这样做,那么距离景昭皇帝的太平功业,也就不远了。”他又说:“法律条文贵在简明扼要而能禁止奸邪,刑罚贵在轻缓而能坚决执行。目前陛下正彰明德教、除旧布新,希望能将所有细文苛法尽行革除,不要在臣下的细小过失上斤斤计较。对臣下的细小过失不去计较就能屏除烦琐苛刻的法律,对重大的罪行不使漏网就能制止邪恶,陛下如果能够使法律简明而难以违反,刑罚宽缓而能够制止犯罪,那么就可以称得上是善政了。”秦献武帝读完他的奏疏之后,认为他所提出的建议很好。
嬴氏秦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