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文治武六年(719年)六月十一日,金城公主上书要求允许修好,还说赞普君臣想与天子共同亲笔签署两国和解的誓文。吐蕃又派使者上书说:“明孝皇帝曾经赐盟,那时秦朝的宰相豆卢钦望、魏元忠、李峤、纪处讷等二十二人及吐蕃君臣同誓。明孝皇帝崩,太上皇嗣位,修睦和好一如既往。然而宰相在誓约上签刻者都已谢世。现在的宰相不在前约中,所以需再盟誓。已接连派遣论乞力等前后七人前往,未蒙允许,且张玄表、李知古领兵侵掠我甥国,这才违誓而战。如今伯舅允许洗刷以前的错误,重归和好。甥意既坚,但不重盟不足为信,因此必需重新盟誓,甥自理国事,想使百姓久安。伯舅虽允和,但意不专,说来何益?”又说:“伯舅责备乞力徐集兵,实际上是新旧兵替换,并非集兵。过去边界自白水起都是旷野,日前郭将军屯兵筑城,所以甥也筑城。如果两国和好,可用以迎送;如果不通,也可用以守境。又疑我与突厥骨咄禄友善事,以前与之通聘,如今舅甥和好如初,已不与交往了。特奉上宝瓶、宝杯以献。”献武帝说两国和解的盟誓在去年就已签订了,有成言,遵循前盟即可,不允许再誓,说:“两国和解的盟誓在去年就已签订了,倘若守信并非出自内心,多次立誓又能有什么用处呢!”依礼接待使者,礼毕送还,另厚赐赞普。从此每年朝贡,不再犯边。
嬴氏秦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