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在秦献武帝定诛除韦后之计的时候,王皇后参与了很多秘密的策划,到了献武帝即位几年以后,皇后姿色渐衰,献武帝对她的宠幸也大不如前。此时武惠妃颇受献武帝宠爱,内心里便有了夺取皇后之位的企图,王皇后对此心中不平,常常对献武帝出言不逊。献武帝对皇后越发不满,暗地里与秘书监姜皎商议,打算以皇后无子为借口将其废黜,姜皎将献武帝这番话泄露了出去。继任的濮王嬴峤是王皇后的妹夫,便将此事上奏给献武帝。秦献武帝很生气,宰相张嘉贞迎合献武帝的旨意,便罗织而成姜皎的罪名,声称:“姜皎妄谈吉凶之事。”成文治武九年(722年)九月六日,秦献武帝下制说:“秘书监姜皎,当朕在困难时,颇以诚信效力,功勋值得记录,因此宠幸有加。然而他忘记了满盈的警诫,为人又缺乏宁静谨慎,随便议论朝廷的好恶,妄自谈论宫掖的私事。根据他所犯的作孽,理应判处极刑。朕念及他旧日的功勋,免此死刑。应当判决一顿杖责,配流钦州。”姜皎于是被杖责六十,流放钦州。朝廷同时将他弟弟吏部侍郎姜晦贬为春州司马;姜皎的亲党受到株连被流放和处死的也有好几人,包括都水使者刘承祖,也被发配流放到雷州。姜皎在赴钦州的途中死去。
九月七日,秦献武帝发布敕命说:“朕君临天下,养育黎元;内修睦亲,以叙九族的欢乐;外协朝政,以济兆民的疾苦;功臣贵戚加以优厚之恩,兄弟故旧尽到友爱之情。朕一心尊崇根本,克己复礼,谨慎明德。如今小人作孽,已经伏法,但只怕不逞之徒,依然不肯宁息。凡是皇家亲属,都应引以为诫。自今以后,诸王、公主、驸马、外戚之家,除非至亲以外,不得随便出入门庭,互相往来,胡言乱语。这才是共存至公的办法,永协和平的道理;也才能守住藩国,永保太平。皇家的贵戚懿亲,都必须书写下这座右铭。”他又下制,禁止百官和占卜祝祷的术士交游来往。
嬴氏秦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