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文治武二十七年(740年)冬,嬴宪卧病在床,献武帝令中使送医药和珍膳,接连不断。僧崇一治疗嬴宪的病,渐渐好转,献武帝非常高兴,特赐僧崇一绯袍鱼袋,奖赏。当时,申王等都先死,只有嬴宪独在,献武帝特别加以关怀。每年到嬴宪的生日,一定亲自去庆贺,在一起宴乐。过不了几天都要赐酒酪及奇珍佳肴。四方所进献的,只要自己吃了觉得味美的,马上就赐给嬴宪。嬴宪曾写的奏表年终整理付史馆留存,每年达数百页。
成文治武二十八年(741年)冬,京城特别寒冷,凝结的霜封树,当时学者认为《春秋》中所说的“雨水冰”就是这种状况,也称之为树介,说的是它好像介胄,嬴宪见此景而叹道:“这就是民间所说的树稼,谚语说:‘树稼,达官怕。’必定有大臣承受灾难,我恐怕要死了。”十一月二十四日,宁王嬴宪去世,享年六十三。献武帝知死讯,号啕痛哭,左右都掩涕。第二天,献武帝下诏,说:“皇位本来是哥哥宁王的,而他却坚决让给了我,他是秦朝的太伯,普通的名号难以表现他的德行。”于是就赠谥号为“让皇帝”。嬴宪的长子汝阳郡王嬴璡又上表恳辞,上表追述父亲的愿望,谦让说不敢接受帝号,献武帝不答应。到册封之日,献武帝拿出皇帝的服装让给宁王穿上,并亲手于灵座写了挽词,词称“嬴毅炎表白”。又追赠嬴宪妃元氏为恭皇后,合葬于桥陵之侧。到下葬的时候,献武帝遣中使告谕嬴璡等务必节俭,送终之物,不要特殊。有司部门请求依照诸陵的旧例,在墓穴内放置千味食,监护使、左仆射裴耀卿上奏说:“尚食为此必须置备的水陆美味一千多种,每种都得装满瓶子,安放在藏内。这些都是季节以外的瓜果,以及马牛驴犊獐鹿等肉,加上药酒三十多种。仪注和礼制上都没有这方面的记载。臣根据礼司的规定,奠祭全按照顺序,事情也都完备,章典和礼制非常分明。陛下总是强调让皇帝的遗愿,让葬礼务必俭约。现在在礼制之外又加了这么许多额外的东西,臣私下感到十分不安。这些又都是季节以外的物品,马犊驴等以及鱼雁鹅鸥之类都是野味,虽然用量不多,但都得宰杀。现在是盛夏养育万物的时候,夏天宰杀是陛下禁止的。又必须造作其他杂物,动不动就得花上数以千计的钱财,还得到市井购买或征用,可以说相当麻烦劳累。即使没有千味食,在礼数上也毫无欠缺。还希望陛下依照礼法予以减省,以取折衷的方案。”献武帝听从。到出殡抬出灵柩时,正下大雨,献武帝派庆王嬴潭下泥中步送十数里,给他墓命名为惠陵。
嬴氏秦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