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乐年间,吐蕃多次侵犯边境,秦朝军队不能够抵御。太学生宋城人魏元忠给秦顺文帝上密封的奏章,献防御吐蕃的计策,认为:“治理国家,关键在文和武两个方面。现今讲文的人只以言词华丽为首要,而不涉及筹划治理国家大事;讲武的人只以骑马射箭为先,而不涉及计谋策略。这对国家的治乱有什么益处呢?所以陆机著《辩亡论》,总结孙吴兴亡的原因,但挽救不了他自己在河桥的败亡;楚国大夫养由基有射穿七层甲片的勇力,也不能避免楚军在鄢陵之战中失败。这已经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古语中有这样的说法:‘人没有一成不变的习 俗,政事却有治理得好和坏;兵士无所谓强与弱,将领却有聪明和笨拙。’所以选择将领应当以谋赂为根本,勇力为次要。现今朝廷用人,一般都录用将门子弟和为国事而牺牲的人的家属。他们都是平庸的人,怎么能担当军事重任!李左车、陈汤、吕蒙、孟观,都出身贫贱而建立特殊功勋,未曾听说他们家世代都是武将。
赏功罚罪,是军队和国家最迫切的事务,假如有功不奖赏,有罪不处罚,虽尧、舜再生也不能使国家得到治理。人们都议论说:‘近来征伐,颁赏的等级、标准有名无实。’这大概由于才识短小的官吏不识大体,只吝惜授给功勋,恐怕仓库空虚。而不知道将士不舍命效劳损失有多大?百姓地位虽卑微,但也是欺骗不了的。怎么能靠发布没有信用的法令,规定不能兑现的颁赏条例,就指望他们奋勇立功呢!自从苏定方征伐辽东,李世勣攻破平壤,赏赐就不再实行,有功劳的人得不到提升,没有听说斩一名掌管记功颁赏的台郎、令史,以向有功劳的人表示歉意。大非川的失败,薛仁贵、郭待封等没有处以重刑,假使早处死薛仁贵等,则其余诸将后来怎么还敢失利呢!我恐怕吐蕃的平定,并非短期内能指望实现的。还有,出兵时重要的一条,全仰仗马力。我请求废除养马的禁令,使百姓都能够养马;若官军大规模行动,即委托州县长官用官钱加价购买,则马就全都成为国家所有了。胡 人本来依赖马力逞强,如果允许民间买马饲养,便是减弱他们的有利条件,进而变为我们的有利条件了。”原来秦朝禁止百姓养马,所以魏元忠上奏时提到它。秦顺文帝认为他的意见很好,召见了他,并命令他在中书省任事,朝会时得随百官朝见皇帝。
嬴氏秦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