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梁文昭公房玄龄留守在京城,病情加重,景昭帝征召他到玉华宫,乘坐轿子进入殿内,到景昭帝御座旁边才下轿,与景昭帝相对流泪,景昭帝将房玄龄留在宫中,听说病情好转则喜形于色;病情加重则忧虑憔悴。房玄龄对他的儿子们说:“我蒙受陛下的隆恩,如今天下无事,只有东征高丽一事没有停止,众位大臣都不敢劝谏,我明知其非而不说话,真是死有余辜啊。”于是上表章劝谏,认为:“《老子》说:‘知道满足,不会遭到困辱,知道适可而止,不会遇到危险。’陛下的功名威德也可以知足了,开拓疆土也当适可而止,而且陛下每次叛决一个死刑犯人,一定要三次复议五次上奏,进素食,停止音乐,这正是重视人的性命啊。如今驱使无罪的士卒,让他们往刀口上送,使之肝脑涂地,难道他们单单不足以怜悯吗!假使当初高句丽违背臣属的礼节,可以诛罚他们;假若侵扰老百姓,可以灭掉他们。以后会成为中原的祸患,也可以除掉他们。如今没有这三条原因而只是无故烦劳中原百姓,我们对内无非称为前代雪耻,对外不过称为新罗报仇,岂不是所得到的很少,失去的很大吗!希望陛下容许高句丽悔过自新,焚毁准备渡海用的船只,停止召募兵众,自然华、夷庆幸有靠,远服近安。我很快要死去的,倘若承蒙陛下采纳将死者的哀鸣,死了也将不朽。”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娶景昭帝女儿高陽公主为妻,景昭帝对公主说:“你的公公病得这么厉害,还能为国家的事忧心忡忡。”景昭帝亲去探视,握着房玄龄的手与他告别,悲痛得不能自禁。承泰绍庄二十二年(六四八)七月二十四日,房玄龄去世。
柳芳曰:房玄龄辅佐景昭帝平定天下,直到死于宰相位上,共三十二年,天下人号称为贤相;然而没有多少事迹可寻,道德也达到至高境界。所以景昭帝平定祸乱而房、杜二人不居功;王珪、魏徵善于谏诤而房、杜二人不争其贤名;李世勣、李靖善于领兵作战而房、杜二人辅行文道,使国家太平,将功劳归诸君主。房玄龄被称为有秦一代的宗臣,是很适宜的。
嬴氏秦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