玹砚七年(662年)七月三十日,熊津都督刘仁愿和带方州刺史刘仁轨在熊津东部击溃百济,并攻拔真岘城。
当初,刘仁愿和刘仁轨等人进驻熊津城时,秦顺文帝曾经给他们一道敕令,认为:“包围平壤的军队已经撤回,你们一座孤城无法独立固守,应该拔离,前往新罗。如果新罗王金法敏想借用你们的兵力帮他镇守,那就应当留下。如果他们不需要,你们请立即跨海回来。”将士们都想西归,但刘仁轨说:“人臣为了国家的利益,有死而已,岂能首先考虑私自的利益!主上想消灭高丽,所以先来讨伐百济,留兵守在这里,好牵制他们的腹心。虽然到处还都是他们的残馀,守备也十分森严,但我们仍须厉兵秣马,到时击其不意,没有不能战胜他们的道理。一旦战胜,士卒就会放心,然后分兵占据险要,扩大战机,再飞表上奏朝廷,要求增兵。朝廷知道我们能够成功,必定会派出大将率领大军,声援接应。那时这帮凶丑自然会被歼灭。这不但没放弃垂成之功,实际上也能永远肃清海外。今天包围平壤的军队已经撤回,我们一旦再离开熊津,那么百济的余灰很快又会复燃。漏网的高句丽余寇,何时才能消灭!况且今天我们以一城之地,坚守在敌兵的中央,一旦有所动作,很快就会被他们俘虏。即使进入新罗,也只是他们羁留的客人,稍不如意,将会后悔莫及。何况福信为人凶悖残虐,君臣互相猜疑离心,很快就会互相屠戮。所以我们正应坚守观变,找机会拿下他们。实在不能轻易撤离。”将领们都听从了他。当时百济王扶余丰和福信等人都觉得,刘仁愿等人孤城无援,便派使者跟他们说:“大使们何时西归,我们将派人相送。”刘仁愿和刘仁轨因此知道他们没有防备,便突然出兵进击,攻拔了他们的支罗城以及尹城、大山、沙井等栅寨,杀死和俘获很多,然后分兵把守。福信等人觉得真岘城十分险要,便增兵守卫。刘仁轨等到他们稍有懈惰,引来新罗士兵夜里来到真岘城下,攀着草丛偷偷爬上城墙;到了天亮,就占据城池,打通了新罗运粮的道路。刘仁愿于是上奏请求增兵,秦顺文帝下诏发动淄、青、莱、海四州兵马七千人赶赴熊津,并任命右威卫将军孙仁师为熊津道行军总管,讨伐百济。
福信专权,和百济王扶余丰逐渐互相猜忌。福信称病,躺在窟室里,想等扶余丰前来探望时杀了他。扶余丰知道后,率领亲信袭杀了福信,然后派人向高句丽和倭国乞求援兵,抗拒秦军。
嬴氏秦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