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李延寿的《南史》记载,刘裕攻下长安后想要继续北征,无奈朝中最重要的心腹刘穆之的突然离世,后方空虚且子嗣尚幼,为防有变,只得率领主力南返 [70] [168] 。司马光《资治通鉴》进一步认为,刘裕开始确实是想留在长安,经略西北,但他身边的文武将佐大多都有思归之心,加上刘穆之猝逝,使刘裕感到后方空虚,于是东还彭城 [169] 。
近代史学家吕思勉则认为,刘裕北伐前的功绩和威望足以称帝,如果真的急于篡位,没必要再北伐 [170] 。近现代史学家钱穆在《国史大纲》认为“裕之北伐,在廷之臣,无有为裕腹心者”,“要之江南半壁,依然在离心的倾向上进行。诸名族虽饱尝中原流离之苦,还未到反悔觉悟的地步”。江南士族习于偏安,不愿北归,难以与刘裕同心。除去攻下长安后,幕僚对于继续西征态度的不一外 [167] ,刘裕迁都洛阳的提议,同样遭到幕僚的反对 [171] 。以此可以看出,当时东晋国内对收复中原的议题并没有太大兴趣,对回归北方更是充满排斥。钱穆认为这才是刘裕不能统一的根本原因。
学者张敏、祝昊天认为:“对于刘裕而言,弃守关中的首要原因在于刘穆之猝然逝世导致京口集团内部发生力量变动。考虑到东晋的实力和战略全局,放弃关中是有利的战略选择。” [172]
后世纪念编辑 语音
主词条:初宁陵
初宁陵石刻
初宁陵石刻
初宁陵是宋武帝刘裕的陵墓,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麒麟门外的麒麟铺。初宁陵原有规模较大,内有寝殿和陵庙建筑,据《宋书》记载:“自元嘉以来,每正月舆驾必谒初宁陵。”但是陵园建筑多毁于兵火,陵冢已经被夷为平地。今仅存陵前神道两旁的天禄和麒麟石雕。天禄居东,已经残缺不全,目嗔口张,昂首宽胸,五爪抓地,双角已失,有须子和双翼,翼呈鳞羽和长翎状,卷曲如勾云纹,极富装饰意味。麒居西,四足已失,体态与天禄对称,仅头略向后仰,独角尖已残断,双翼的形状与天禄相似。两尊石雕造型凝重、古朴,与汉代石雕刻风格一脉相承。1988年,初宁陵石刻被确立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73-174]
史料索引编辑 语音
《宋书》卷1~卷3 [82]
《南史》卷1 [104]
武敬皇后
臧爱亲(361年~408年),东莞郡莒县(今山东省莒县)人。南朝宋时期皇后(追封),宋武帝刘裕结发妻子,尚书郎臧汪的孙女,东莞功曹臧俊的女儿。
恭敬不违,厉行节俭,生下会稽公主刘兴弟。器服粗素,不为亲属求官。
东晋义熙四年,病逝于东城县(今安徽省定远县),时年四十八岁,追赠豫章郡夫人。宋武帝刘裕即位,追赠武敬皇后,列入“天子七庙”之列,祔葬于初宁陵。
东汉后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