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后妃
超小超大

东周

东周瓦当的图案有动植物图案、云纹以及动植物变形图案等。河北易县燕下都出土的兽面纹半瓦当,双兽相背,张口吐舌,首尾蟠曲,即为变体动物纹图案。河北平山三汲出土的北域图铜版,展示出陵园的平面布局,并有文字说明和各部分的名称、长度,是研究东周建筑史的珍贵资料。河北易县燕下都东贯城出土的楼阙形饰件,不仅使我们得以直观东周的楼阙结构,也进一步了解到当时权贵的实际生活情景。

器械工艺

东周时期的金银器工艺具有十分高超的水平。金银器的出土地域也很广阔,不仅中原,而且江南和塞北也出土各种金银制品。中原地区的金银器多为器皿、带勾等,一般采用范铸法制成,内蒙古、陕西等地出土的匈奴族金银器,主要是首饰及马具上的饰件。内蒙古杭锦旗阿鲁柴登出土的匈奴王遗物之中,金器多达二百余件,还有少量银器。其中的鹰形金冠饰,虎、牛饰牌,虎、鹿扣饰等,制作方法包括范铸、锤压、雕镂、抽丝、镶嵌等,几乎遍采金细工艺中的各种技术,足以代表战国晚期匈奴王室金细工艺的最高水平。

陕西神木纳林高兔战国晚期匈奴墓出土的鹿形金怪兽、金银虎、银鹿等,在各种动物形象上采用立雕或浮雕的手法,神态生动,形象逼真,达到写实和装饰意趣的高度统一。湖北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的蟠螭纹带金鼎和双耳金杯采用环耳、衔扣、盖、身等分铸,再合范浇铸或焊接成器的方法,工艺较为复杂,与青铜器的铸造方法近似。

丝织技术

东周时期,各诸侯国鼓励发展蚕桑和丝绸的生产,加上铁器的推广使用促进了手工业机具的不断革新,丝织技术迅速提高,丝绸的品种也更加丰富多样,成为中国丝绸史上的重要发展时期。古代总称丝绸为帛或缯。考古发掘所见的东周丝绸大致有绢、纱、绨、缣、绉、罗、组、绦、绮、锦、绣等品种。考古发现的丝织品多属战国时期。丝织品主要出土于楚墓,这是由于南方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有利于丝织品的保存。实际上,根据文献记载,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丝织业东周时期也很发达。春秋丝绸迄今见于报道的考古发现尚不多。

有关战国丝绸的考古资料比较丰富,见于报道的出土地点主要在湖南和湖北。1982年发掘的湖北江陵马山1号战国中晚期楚墓,出土大量完整的丝织品,种类繁多,色彩斑斓,几乎包括东周时期丝织品的全部品种,是东周丝织品的一次最集中的重要发现。出自棺内的衣衾共19件,此外还有巾、镜衣、囊、枕套、棺套,以及木俑身着的衣裙等。

丝织品的种类有绢、绨、纱、罗、绮、锦、绦、组、绣等。丝织技术水平之高,令人惊叹。绢在战国丝绸中用量最大,其织造技术不断提高。马山1号墓的绢,经纬密度最大的达到每平方厘米158×70根,比春秋时期的绢更为细密。染色绢的品种较以前也有所增加。

东汉后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科技与魔法的碰撞 连载中
科技与魔法的碰撞
赤红镰锤旗
简介:东风浩荡慑寰宇,巨浪滔天弑冥王,鹰击长空硝烟飘!……当刀剑遇上步枪!当飞龙遇上战机!当魔兽遇上坦克,当神明遇上航母打击群与战略核潜艇,当科技遇上魔法!当五大善人遇上剑与魔法的异世界!……“接收诸元参数!轨道打击准备!类型!高超音速导弹!数量!幺两八!高度!拐拐勾!气象条件良好,可以进行打击!”
0.2万字2年前
血液型 连载中
血液型
诗人未死啊
简介:不要让我留在草地上,要让我躺在草地上,为冲向战场的我们祈祷……祈祷……--维克多·崔文章为现代战争题材,不会讲述历史,但会十分科学作者正在肝别着急了!
0.3万字2年前
枪鸣 连载中
枪鸣
枫羽落叶
简介:一个特种兵执行某任务之时,因碰到一个神秘之人,接着又此受伤,而得到了上级一封密信。在信里写道:“三年后,你给我到XX特种部队报道,在还没去的三年前,你把身体给我整好!”他看后一脸惊讶。
0.5万字2年前
中国历史之史记 连载中
中国历史之史记
文能提笔安天下
简介:来讲一讲史记,内容有些枯燥乏味,不喜欢看的请划走
1.1万字1年前
百坡 连载中
百坡
云归暝
简介:纪实体军旅文学
4.1万字1年前
羊羊聊天室157 连载中
羊羊聊天室157
曹操_12701599674988915
简介:有的角色是我胡扯的。
0.2万字1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