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下是这样的,一中是最好的高中,然后是二中,然后是四中,都不行就上职专)
五月底第一次报志愿,安盈莹和她喜欢的男生除了个人信息不一样,具体志愿简直如同复制粘贴,这回,她是咬定了要和他在一起。在安盈莹的强烈要求下,梁慕柠也报了一中,虽然自己也没多想去那么远的学校,但自己的闺蜜,还是得宠。因此三个人的报名表被填得慢慢当当。
江嘉铭的报名表此刻就很干净,只有第一行有一个“第二中学”,仅此而已。梁慕柠看着他那张表问他说:“怎么不填一中,万一选上了呢?”
“二中离家近。”
“……”梁慕柠想,以前是生人勿近,现在熟人也勿近……
但是江嘉铭能怎么说呢,也不能说因为他想和黎晓锦高中在一个班吧。
“郝温柔”也劝江嘉铭报一中,江嘉铭只说要照顾奶奶,“郝温柔”也没再说什么,或许他的成绩高一些,会像去年的一个学生一样被破格录取。只能这样希望了。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韩睿和白浅析都报的四中,虽然韩睿努努力应该能上二中,但到那也最后几名,“宁当鸡头不当凤尾”,干脆就报四中吧,万一还能混个好点的班呢。白浅析的成绩比韩睿差些,但上高中又不像初中,自己亲妈还能帮自己一把,即使不想学也得学了。
六月初,梧桐树叶被雨水冲刷得锃亮,云彩是很厚的一大朵,阳光透过几片云彩的缝隙照进校园。偶尔几只蝴蝶已经在灌木丛中翩飞,空气潮湿也炽热,教学楼外初三的学生在拍毕业照。
梁慕柠从上初一就看着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站在棕红色的教学楼旁拍毕业照,没想到这次,也到了自己了。
位置是按队伍的顺序站的,梁慕柠还特意和后面的女生换了位置,为了照相时能站到江嘉铭前面。说来挺不好意思的,梁慕柠这三年,都没怎么和这个女生说过话,当然这次是特殊原因。
上天总是眷顾白浅析,因为白浅析个子矮,就站到了前面一排的男生边上,而旁边就是韩睿。老师还让白浅析往里靠靠,不然相机拍不全,那天只有韩睿和白浅析知道,他们近到手都碰在一起。
“好,看镜头,3!2!1!”
“茄——子!”
照片里他们笑得灿烂,“神明没收了少年的胆怯,这使他们的青春轰轰烈烈”。
教室的黑板上出现中考倒计时,黑色水笔芯用得很快,上课铃代替了下课铃的功能,大概这就是毕业班。
上课风扇转动的声音、从操场传来再不属于自己的哨声、从楼道传来别的班老师带着扩音器讲课的声音和书本翻动时纸张的声音混合在一起,是这个夏天专属的旋律,是关窗户都无法忽略的佳音;窗外成荫的绿树、五颜六色次第开放的喊不出学名的花和年纪刚好的少年少女,是这个夏天专属的风景,是无论多久都不会淡忘的美好回忆。
江嘉铭还会犯胃病,只是梁慕柠都看在眼里却很少过问;老师不再让用修正带,说是快要中考了要养成好习惯,因此梁慕柠和江嘉铭再也拥有不了同款修正带;隋炀帝开凿运河是中考中国古代史重点,相信江嘉铭和梁慕柠都会记得那次在楼道口不尴不尬的话题吧;路过食堂门口的那排正葱绿的银杏树,江嘉铭也忘不了那时毫无道理地连宋泽恒的醋都吃吧。三年,说长也长,发生了那么多事;说短也短,那些事仍历历在目。
结课考、一模、会考、体考、二模……这不到四个月里除了考试他们好像什么都没干,明明很忙却还是觉得什么都没变,但若是细想又什么都变了。他们做了充足的心里准备迎接中考也迎接毕业,但即使再怎么准备最后都无济于事。
二模后写同学录的时候,梁慕柠没有找任何一个同学签过名字、写过同学录,她不相信他们会分开,“郝温柔”也曾开玩笑说:或许你六月刚刚给朋友写完同学录,九月就和他走进同一所高中坐了同桌呢。当时全班都笑了,要是这样,就好了。
盐水微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