鬓边不似海棠红
超小超大

京剧百科小课堂(七)

*这一期实用性比较强,个人推荐赏析专用

⑥板式分类

京剧的板式是指:唱腔的-板眼结构形式。

通俗的讲就是(唱腔节奏。通常有四类:一眼板,三眼板,无眼板,散板。在各种声腔中,原板是变化的基础。除原板外,还有慢板、快板、导板、摇板、二六、流水板、快三眼等。

⑦京剧脸谱

――分类

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凶恶;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

――色画方法

京剧脸谱的色画方法,基本上分为三类:揉脸、抹脸、勾脸。

脸谱最初的作用,只是夸大剧中角色的五官部位和面部的纹理,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剧中人的性格、心理和生理上的特征,以此来为整个戏剧的情节服务,可是发展到后来,脸谱由简到繁、由粗到细、由表及里、由浅到深,本身就逐渐成为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以人的面部为表现手段的图案艺术了。[3]

⑦演绎道具

――伴奏乐器

京剧伴奏乐器分打击乐器与管弦乐器。

打击乐器有板、单皮鼓、大锣、铙、钹等,称为“武场”。管弦乐器有京胡、京二胡、月琴、三弦,称为“文场”*

――舞台道具

砌末是大小道具与一些简单装置的统称,是戏曲解决表演与实物矛盾的特殊产物。砌末一词在金、元时期已有。传统戏曲舞台上的砌末包括生活用具(如烛台、灯笼、扇子、手绢、文房四宝、茶具、酒具),交通用具(如轿子、车旗、船桨、马鞭等)。

武器又称刀枪把子(如各种刀、枪、剑、斧、锤、鞭、棍、棒等),以及表现环境、点染气氛的种种物件(如布城、大帐、小帐、门旗、纛旗、水旗,风旗、火旗、蛮仪器仗、桌围椅披)等。除常用的砌末之外,也可根据演出需要临时添置。

传统的砌末,是有意识地区别于生活的自然形态之物。它们不是实物的仿制品,而是实物在戏曲中的一种艺术表现。这也是砌末能够与动作、形象相结合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演员没有上场以前,桌椅只是一种抽象的摆设。如演出皇帝视朝,这张桌子便成了视朝时所需的御案;县宫坐衙,这张桌子便成了坐衙时所需的公案;朋友宴会,便成了宴会时所需要的酒席。以上是实物实用*,但戏曲舞台上的桌椅还可以做代用品。比如用桌子代替山石,人要上山,就站在桌子上,如果这山很高,就用两张桌子叠起来。要跳墙,就用桌子当墙;要睡觉,将身伏在桌上,用手支住头。至于椅子所代替的就更多了。舞台上表示从矮山爬到高山去,是从椅子了再登到桌子上,椅子还可以代替窑门,代替牢门等等。桌椅无论代表什么,都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如戏曲中的布城虽然比较简陋,但决不追求城的真实再现。布城可以根据城的需要自由调度。

旗帜在舞台上使用很多,如正方形帅字旗、长方形三军令旗、大纛旗(古代军队里的大旗),都是表示元帅及大本营所在地的。还有水旗、火旗、风旗、车旗等等,这些旗帜是在白色方旗上绘绿色水纹、火焰、风、车轮等等。演员执旗,略微颤动,就可以表示波浪起伏、着火、起风、乘车。

戏曲舞台上并不回避"露假",也不要求一一写实。扬鞭以代马,摇桨以代船*。

⑧名词解释

――工尺,戏曲音乐名词。(鬓边出现过)

泛指戏曲曲谱上曲词右侧所注音阶符号。我国传统民族音乐,以“合、四、上、尺、工、凡、六”等字作为音阶的符号,相当于西洋音的“56712345”。习惯上把这些符号统称为“工尺”。

有的曲谱,曲词旁只注板眼(拍子),不注工尺。有工尺的曲谱,名为工尺谱。

――板眼,戏曲音乐名词。

传统唱曲时,常以鼓板按节拍,凡强拍均击板,故称该拍为板。次强拍和弱拍则以鼓签敲鼓或用手指按拍,分别称为中眼、小眼(在四拍子中前一弱拍称头眼或初眼,后一弱拍称末眼)。合称板眼。

――过门,京剧音乐名词。指在唱句与唱句之间,唱段与唱段之间的间奏音乐。唱句与唱句之间常用小过门儿,唱段与唱段之间常用大过门。但由于板式不同,亦有不少例外,并无固定模式。

――挂儿,京剧音乐名词。挂儿是“过儿”的谐音,专指在唱段与唱段之间的大过门,一般多指华彩的间奏音乐。在唱句与唱句之间的小过门不称挂儿。

――胡文阁

垫头,京剧音乐名词。指在乐汇与乐汇间起搭桥作用的旋律称为垫头或小垫头,亦名桥。垫头旋律较短,一般只有二、三拍,起前后衔接作用。

――行旋,京剧音乐名词。指在演员表演动作或对话、独白时的衬托音乐*。行旋多为曲牌或简单旋律的反复演奏,主要起烘托气氛*的作用。

――调门,指演员歌唱时的音高。凡用弦乐器伴奏,都根据演员嗓音的高度自由定调。京剧调门,一般以正宫调为适度,最高的唱乙字调,最低的凡字调,俗称趴字调。同一剧中,两个主要演员音高不同,有时互相迁就,有时临时长(提高)调门或落(降低)调门。

――叶少兰调面,演员唱的音高与伴奏乐器(胡琴、笛子等)的音高相同,叫做调面。意思是按照“调门”的表面歌唱。调面系针对调底而言。在一般情况下,演员都唱调面。调底,演员唱的音高比伴奏乐器(胡琴、笛子等)的音高低八度,叫做调底。意思是按照调门的底音歌唱。调底系针对调面而言。京剧的某些唱腔,如娃娃调的腔调经常翻高,如将调门定高,演员嗓音不及,如将调门定低,乐器音量有过小,乃采用调底的唱法,把乐器定高八度,演员以低八度的音来歌唱。

――定弦,指弦乐器(胡琴、阮等)定“调门”的高低。一般都以笛子作为定弦的标准。

――乙字调,京剧音乐名词。工尺谱所用调门之一。定弦时,以笛子小工调的“乙”音(开启第五孔,吹高音),定胡琴的“工”音(西皮调外弦的敞弦)。乙字调为京剧的最高调门。

――工正调,亦作正宫调。京剧根据笛的音高定胡琴的调门,西皮外弦与笛正宫调的工音同高的称为正宫调。比正宫调高出一度的称乙字调,高出半度的称工半调,比正宫调低一度的称六字调,低半度的称六半调,低二度的俗称趴字调。

――工半调,京剧调门之一。略高于正宫调,略低于乙字调。定弦时比照笛子的正宫调定音而略升高。

――软工调,京剧调门之一。略低于正宫调,而较六字调稍高。定弦时比照笛子的正宫调定音而略降低。六字调,京剧调门之一。定弦时,以笛子小工调的“六”音(六孔全闭,吹高音),定胡琴的“工”音(西皮调外弦的敞弦)。六字调为京剧中低于正工调,高低适度的调门。

――趴字调,亦作扒字调。京剧调门之一。凡低于六字调一度以上的统称趴字调。

――走边,“走边”的来源一说源于晋剧《白虎鞭·走边》中的舞蹈身段;一说是因为凡走边的人物因怕人看见而多在墙边、道边潜身夜行,故而称“走边”。一般来说,《恶虎村》的黄天霸走边最难。《夜奔》的林冲走边最累,《蜈蚣岭》的武松走边最吃功夫。

――趟马,由于京剧中多以马鞭来代替马,或作为骑马的象征,因此凡手持马鞭挥舞着上场后运用圆场、翻身、卧鱼、砍身、摔叉、掏翎、亮相等技巧连续做出打马、勒马或策马疾驰的舞蹈动作的组合就是京剧的趟马。

鬓边不似海棠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综影视:炮灰只想躺赢 连载中
综影视:炮灰只想躺赢
紫栀_
简介:【黑暗荣耀火热进行中】幽暗公主×黑道偏执王子,强强联合,以暴服人。你们毁了别人我照样能毁了你们,让你们接受正道的惩罚。————————————————————————【少年歌行赤王分线】愚蠢且中二,爱撒谎装蠢,撒娇扮可怜,无能狂怒乱发脾气,一言不合就耍横,有啥好东西都想要,喜欢搞小学生告状的赤王殿下的小娇妻来喽!赤王虽狠辣,但确实貌美————————————————————————林琳带着系统到处穿,遇上美男就撩,遇上绿茶就怼,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具体每个世界的简介可看作者说)1.甄嬛传夏冬春(完)1-322.少年歌行(完)33-1023.满江红(完)103-112(可跳过)4.如懿传阿箬(完)113-1435.重紫+少年歌行145-211(完)6.少年歌行赤王分线212-230(完)7.黑暗荣耀(进行中)
32.1万字2年前
综影视:coser又双叒叕穿错片场了 连载中
综影视:coser又双叒叕穿错片场了
未圍
简介:[已签约/3.18]少年歌行(ing)【没看过动漫不影响阅读!】莫名被系统绑定,肩负起拯救世界的重任。已经过了中二期的俞末表示:这果然是一场噩梦吧?虽然但是,二次元coser什么的也不是不可以。俞末:然而这跟说好的不一样!我穿的明明都是综影视!系统:并没有说好呢亲。俞末(超大声无能狂怒):mmp!我真的mmp!!!单男主/无cpooc预警本文又名:《画风不同怎么走剧情?》
12.5万字2年前
梦如南筏 连载中
梦如南筏
忆殇倾
简介:海上月是天上月,眼前人是心上人。向来心是看客心,奈何人是剧中人。——张爱玲​​
1.9万字2年前
我和小玉髓的故事 连载中
我和小玉髓的故事
瑭瑭爱吃瑭
简介:打开就一目了然啦!
0.3万字2年前
综影视:女主不是白莲花 连载中
综影视:女主不是白莲花
酸桃子
简介:当男人成为唾手可得之物,真情显得那么可贵天生媚骨不是她的错,只是世间千千万万的男子,到底哪一个才是她的真爱(沉香如屑故事概述)(影视男主)(苍兰诀完结)(星汉灿烂正在更新)
30.0万字1年前
情深三世,乱世前缘 连载中
情深三世,乱世前缘
I forever miss you
简介:当年古装剧里的那一对情侣,开始演了现代剧
0.5万字2年前